徐芳云
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經驗
徐芳云
目的 探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經驗。方法 選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82例,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輔以護理干預,包括心理疏導、防止并發癥、控制飲食及四肢活動和語言能力的康復指導。結果 經過護理后,所有患者臨床癥狀均得到了很大改善,促進了患者康復。結論 采取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較好地改善其臨床癥狀和負面心理狀態,有利于疾病的康復,提高了護理質量。
急性腦梗死;護理干預
腦梗死主要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腦動脈血管腔過于狹窄而在局部形成血栓,血栓的形成反復加重動脈管腔的狹窄,甚至導致其完全堵塞,而最終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甚至壞死的一種神經功能障礙性腦血管疾病。急性腦梗死是腦梗死的急性發病狀態,其病理機制十分復雜,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復發率高以及并發癥多”即“四高一多”的特點[1-2]。在基礎治療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輔以多方面的護理干預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消除患者負面心理狀態,降低致殘率和病死率。本文選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82例采取上述措施,觀察并分析護理干預對患者康復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82例,均行腦部CT檢查,符合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其中,男47例,女35例;年齡最大72歲,最小42歲,平均年齡62歲;入院時即已顯示意識障礙的患者11例(13.4%),肢體活動障礙患者50例(61.0%),語言障礙患者21例(25.6%)。
1.2 護理方法
1.2.1 常規護理 所有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根據每例患者的病情特點安排床位,住院護理。在此期間,須保證患者的充足休息,病房保持安靜和整潔,避免紛擾的環境影響患者康復。所有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輔以護理干預,包括心理疏導、防止并發癥、控制飲食及四肢活動和語言能力的康復指導。
1.2.2 心理疏導 急性腦梗死通常病情復雜且嚴重,易給患者及家屬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因此,一方面,需要積極地開導患者,使其了解自身病情及治療和護理方案,積極參與急性腦梗死的治療和護理中。使患者保持開朗的心理狀態以便更好地配合護理工作,有利于疾病康復;另一方面,應將患者的實際情況準確、詳實的告知家屬,詢問家屬的意見來制訂治療和護理方案,同時應同意其參與到患者的康復護理中來,給予患者家庭的關愛和溫暖,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患者恢復。除此之外,還可例舉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成功康復病例來增強患者及家屬對于康復的信心。
1.2.3 防止急性腦梗死引起的并發癥 急性腦梗死常會引起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便秘以及壓瘡等并發癥[3-4]。并發癥的發生將會影響患者的康復,甚至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可通過以下幾點進行并發癥的防治。
1.2.3.1 防止發生肺部感染 為了預防肺部感染的發生應注意病房內的空氣質量,經常通風換氣,控制陪護人數并限制外來人員探訪等。若發現患者有肺部感染的征兆,應立即進行插管或手術治療,同時輔以藥物治療。對于已出現意識障礙的患者采用經管進食,每次進食量不得超過300 ml,兩次進食中必須飲水1次,以防出現食物堵塞等意外情況。
1.2.3.2 防止發生泌尿系統感染 須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配合抗生素進行沖洗,避免發生感染。每日按時更換引流袋,更換后立即使用碘仿脫脂棉球和純凈水擦洗相應部位,所接引的尿液須定期送檢。若發現泌尿系統發生感染,需立即采取處理措施。
1.2.3.3 防止發生便秘 為了預防此類并發癥的發生,應幫助患者養成每日規律排便的習慣。若患者已出現便秘,則可適量使用藥物促進大腸蠕動而排便,如有必要也可以使用灌腸等措施。
1.2.4 控制攝入飲食 制訂合理的飲食方案,科學搭配蛋白質、糖以及脂質的攝入。盡量食用高蛋白、高纖維、低脂、低鹽的食物。保證每日維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的攝入。多食蛋類、魚類、奶制品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患者必須戒煙限酒,同時避免缺餐少餐和暴飲暴食。科學、合理的飲食搭配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康復十分有利。
1.2.5 四肢活動和語言能力的康復指導 急性腦梗死患者常伴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失語以及言語不清的臨床癥狀。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強其康復信心,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即可對其進行四肢活動和語言能力的康復指導。同時,可以通過播放內容簡單輕松的視頻或音樂增強語言障礙患者對于聲音的敏感性。
對所選的8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在基礎治療以及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輔以心理疏導、防止急性腦梗死引起的并發癥、控制攝入飲食、四肢活動和語言能力的康復指導,效果明顯,所有患者臨床癥狀均得到了很大改善,促進了患者康復。
據不完全統計,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而我國也已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國家。急性腦梗死是心腦血管疾病中的疑難病癥之一,常會引起嚴重的臨床癥狀。同時,由于該疾病的高致殘率和病死率,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會導致患者產生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影響其治療和康復。因此,急性腦梗死患者除了進行積極的治療外,做好護理工作對于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及患者的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通過對8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在實施基礎治療和常規護理的情況下,采取心理疏導、防止急性腦梗死引起的并發癥、控制攝入飲食、四肢活動和語言能力的康復指導等護理干預的觀察和分析,可以看出采取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地改善其臨床癥狀和負面心理狀態,有利于疾病的康復,提高了護理質量。
[1] 趙納幸.應用臨床路徑實施健康教育對腦栓塞患者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3(11):156-157.
[2] 張華清.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復治療與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18):160-160.
[3] 于淑英.淺談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指導[J].大家健康,2012, 6(12):95-96.
[4] 李敏.急性腦梗死患者72例早期康復的臨床護理[J].河北醫學, 2013,19(12):1909-1910.
[5] 趙存英.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護理[J].青海醫藥雜志,2011,41(9): 49-50.
R473.74
A
1673-5846(2014)07-0156-02
吉林省電力醫院,吉林吉林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