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靜
新時期醫院中年護士職業怠倦產生的原因及對策
馬淑靜
通過分析新時期醫院中年護士職業怠倦產生的原因,從職業發展、新舊知識更替、精神和家庭等方面進行概括,并提出相應的措施,通過加強護理管理,增長護士技能,提高獎懲力度,有效抑制了中年護士出現的職業怠倦現象,提高了護士職業歸屬感和滿意度。
中年護士;職業怠倦;原因;對策
由于市場經濟的全面發展,各醫院落實醫療保險政策,在黨中央走群眾路線的方針政策下,患者的個性化護理要求越來越高。護士面臨的工作壓力不同程度地加大,尤其是處于職業生涯中期的護士容易因社會、家庭、職業發展中出現的停滯問題、壓力大、新知識的更新等,造成職業怠倦。提示醫療機構及管理人員,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充分發揮護士尤其是中年護士的潛能,從而有效提高工作業績,增加工作熱情。本文試從分析護士職業生涯中期存在的職業倦怠問題,以探討醫療機構、個體方面應對措施。現報道如下。
1.1 職業發展中出現的停滯問題從護士職業發展方面來看,早期是一個新手、缺乏經驗,對工作存在新鮮感,有熱情。但經過數年或數十年的工作,并固定在特定專科崗位開展工作。長期如此,缺乏對工作的激情和新鮮感,周而復始的繁瑣工作令人麻痹大意,再加上中年護士知識結構相對陳舊、技能單一,自然會產生厭倦心理。此時,由于自身情況的差異、環境和職業不同,中年護士經常會與其他單位相比,容易出現升遷無望、薪水低廉,而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和沖突[1]。
1.2 新知識更新迅猛,使中年護士措手不及、自信心急速下降而造成職業怠倦。由于近幾年國家醫療法律法規的相繼出臺,醫療機構人事改革,加上科技網絡的不斷發展,醫療新技術、新產品的推陳出新與應用,使具有新理論、新技術的年輕護士涌入到護理隊伍中,對處于職業生涯中期的護士提出較高的挑戰和要求。使其面對內外環境變化時不由自主地感到力不從心,手足無措,甚至懷疑自身的職業素質。
1.3 中年女性面臨的社會、家庭負擔較重,導致女性職業生涯中期產生怠倦。中年人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結婚、生育、撫養教育子女、贍養父母,需要占用很多時間,而職業發展正處于重要轉折點,二者的矛盾日益突出。有限精力多數投入于家庭生活中,相對于業務學習的投入就會減少。此外,護士由于工作時間長,不能過多顧及子女的教育及家庭責任,常常為了面面俱到而疲于奔命,可往往事與愿違,而產生愧疚、焦慮等負面情緒。
1.4 由于精神壓力過大,健康狀況不佳導致的職業怠倦。護理工作是一項需要很大體力、智力支撐的工作,長年累月的夜班、倒班、加班等,使護士的生理功能極易出現問題,身心處于疲憊狀態,在基礎考試或大型考試中一些中年護士出現諸多焦慮、抑郁、睡眠障礙等。尤其是長期夜間輪班護士患心血管、胃腸道等疾病的概率明顯高于其他職業人群[1]。此時易產生自卑、甘于墮落的消極態度;中層及以上職位的護理管理者會產生恐懼心理,為維護自身地位,往往采取攻擊或壓制他人等不理智做法,使護理隊伍內部人際關系復雜,矛盾叢生,工作效率明顯降低。
2.1 上層管理者,即醫療機構方面
2.1.1 建立健全合理的護士獎懲制度,加強人性化管理,提高護理人員的積極性,鼓勵護理人員學習和晉升并給予適當獎勵。通過開展技術能手比拼、三級訓練,評選患者最滿意中年護士,展開天使的微笑競賽等活動,提高護士技能及競爭力,通過鼓勵中年護士參加活動,增強其工作信心。利用各種形式開展中年護士計算機、語言、財會等方面的培訓,使在崗位護士都有所特長,從而提高整體素質,利于人力資源在醫院內部有序流動。鼓勵中年護士晉級領導崗位,發揮積極作用。
2.1.2 完善人事制度,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實行職位空缺公布,利用院內網絡傳播機構公布內部職位空缺,實行內部招聘減少資源不合理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實行職位空缺公布,提高職位競聘的透明度,鼓舞士氣。
2.1.3 為護士做職業測試,以提供更多的職業發展平臺。可以通過:①開辟新學科新項目,提高學習熱情;②建立獎懲制度。通過各種形式鼓勵護士,給予榮譽及獎金鼓勵;③進行護理結構改革,肯定具有中高層技術職稱護士的工作能力,充分發揮其專業技能;④進行崗位輪換,豐富護士的工作經驗,增加工作的新鮮感。
2.1.4 協助解決家庭沖突。醫療機構的職能部門如工會或辦公室采取一些政策和措施以減輕護士家庭負擔,平衡其工作與家庭間的關系,如提供產假、探親假、年休,實行彈性工作制。定期進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盡早發現問題并及時治療。
2.2 個人方面
2.2.1 根據自身情況,尋找合適的崗位,適當考慮調整職業生涯目標 由于外部環境及能力等問題的差異,每個人的職業發展不可能一路平坦,遇到困難應重新考慮是否還有堅持原有職業目標的必要,若認為職位升遷困難時,可降低職業目標,重新進行職業定位,完成崗位職責。
2.2.2 注意身心保健,平衡壓力 職業女性人到中年,身體素質會下降,應調整自己正確對待不良的精神狀況,學會自我調節,工作之余注意鍛煉及身心保健。
2.2.3 提高自身職業素質,重獲尊重 隨年齡的增長,智力減退,學習動力后勁不足,故而容易安于現狀,不求上進。護理人員應提高職業技能,認清護理學是一門永無止境的學科,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進入知識爆炸的社會,隨著新學科新項目的不斷開展,未知健康問題的出現,只有不斷地學習、進取才能勝任該項工作,給患者帶來健康和愉悅。
2.2.4 提高情商,克服職業倦怠 在工作中培養自身對工作的熱情、執著的態度,遇到問題能合理控制情緒,做到從容鎮定,處變不驚,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工作,愉快的生活,信心百倍的迎接新的挑戰和變化。鼓勵并安慰自己從事救死扶傷的工作是一生的幸福。
通過分析中年護士護理職業生涯中期存在的職業倦怠問題,提出醫療機構及個人應對的有效措施,以改變以往的“腦體倒掛”現象,逐步引入和實行科學的、規范的人事管理體制,提升人力資源的價值。管理者對護理人員的作用越來越重視,使組織的競爭幾乎變成了優秀員工的競爭。因此,要加強對職業生涯的管理能力,提高組織的競爭力和應變力,改善組織的企業文化,使醫療機構在實現企業價值追求的同時兼顧醫務人員的發展,從而使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共同健康發展。
[1] 秋霞.淺談護理人員的流失原因及對策[J].中外健康文摘, 2012,9(22)337-338.
R192.6
A
1673-5846(2014)07-0172-03
吉林省遼源市中醫院,吉林遼源 13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