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熊
子思來評
再學習
□郭兆熊
這幾天學校安排專業(yè)碩士課程,本人盡量抽時間上課。前天課堂上有一幕非常有意思。老師講了2個小時休息期間,推薦幾本書讓大家購買,以供深入學習,也許對今后工作學習有用。有一部分同學問老師,買這本書是不是考試內(nèi)容都有。老師直接回答:“對這種無聊的問題不予回答。”
專業(yè)碩士課程原先要求是有5年工作經(jīng)驗才有資格學習。現(xiàn)在為了緩解就業(yè)壓力,應屆生也可以學習,對于在職的人來說也沒有工作年限的要求。所以出現(xiàn)了在職人員讀書仍然以考試為中心的心理。那么讀這個課程還有啥意義呢?難道僅是為了學位嗎?
記得10年前,大學里有些專業(yè)開始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安排大三的學生去畢業(yè)實習,大四時再回到學校,根據(jù)自己的工作經(jīng)歷,學習剩下的課程。這種教學方法從設計上是不錯的,學生也認可,但是不知道現(xiàn)在是不是還能有那么好的效果。
作為專業(yè)碩士,本來就是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或瓶頸,重新回到大學學習,理論結合實踐,使得自己的學習目的性更強,培養(yǎng)全方位復合型人才。可是現(xiàn)在在職人員的學習仍然是以考試為中心,仍然順延著應試教育的步伐,那么再學習意義又在哪里?
學校老師在本來就忙碌的教學科研工作之余,安排時間為在職人員教授知識,對于學生來講是增加知識、開闊眼界、解放思想的好時機。可是學生卻不領情,本來重新回到學校學習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可是仍有一部分人不珍惜。看來目前教育體制下養(yǎng)成的某些壞習慣,已經(jīng)深深毒害一部分學生。從他們上學到工作一直產(chǎn)生影響,可能還會影響到他們的下一代。
如果有機會能夠再次進入大學課堂,聆聽教授講課,這是多方努力的結果,我們沒理由不珍惜。作為增加知識,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職教育體系,應該安排的不僅僅是課堂知識,應該注重學員的思想教育。端正思想,才有更大收獲,這是對教育資源的一種保護。如果按照現(xiàn)在一部分人的做法,他們是在隨意揮霍著教育資源,于人于己沒有益處。
再次坐進大學教室,我也有時候做得也不好,但是要謝謝那些老師為我們的付出。在職教育還是應該讓那些工作中遇到困難、需要提高的學員進入吧,那樣意義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