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哥
坤哥走市場
童話丹麥的農資使用不童話(下)
□坤哥
我們站在橋上看丹麥風景,看丹麥風景的人在樓上看我們,你說你瞅我干啥呀,他說我就瞅你你又能咋地,你有能耐這一期關于“童話丹麥的農資使用不童話”接著絮叨。摯友這一場說傻就傻的旅行,反倒成全了這個欄目,想必那是極好的,且閑聊且幸福。請大家不要再黑黃綺珊了,畢竟她解決了人類“把燈泡放進嘴里就再也拿不出來”的世紀難題;請少數人不要再唧唧歪歪吹毛求疵了,畢竟我們友情解決了人類“什么時候農資行情比現在還差”的世紀難題時的空虛寂寞百無聊賴。
大概五六年前吧,應該是山東省,提出來過要限制農資的使用量,說是在“兩湖一河”流域(南四湖、東平湖、小清河),開展農田“兩減三保”(減少化肥施用量、減少農藥施用量,保產量、保質量、保環境)行動,3年時間使這個區域的化肥、農藥比當時施用水平減少40%,使高產良田、瓜菜田等氮肥使用量減少30%。這項工作到底進行得怎么樣,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幾年前就能夠大張旗鼓地提出來限制農資使用量,倒是可以點一個贊了。
走市場時常與老百姓嘮嗑,談到過少用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商品,談到過有機農業、綠色蔬菜、食品安全等話題,很多老百姓都抱怨說,現在的土壤沒有以前肥沃了,只能施用更多的化肥、施用含量更高的化肥。現在的蟲子比以前更有抵抗力、更有耐藥性了,只能噴灑更多的農藥、毒性更強的農藥。第一次到重慶玩的時候,在洪崖洞那兒人太多了,遂從四樓一鼓作氣爬到十一樓,準備好好感覺一下居高臨下,一覽眾山小,結果十一樓上是個開闊的公路,為了提高作物產量,化肥農藥什么時候他們都舍不得少用。時至今日,都是我們咎由自取,農資使用量越來越大,與任何人無關。中國人的濫施行為不配得到原諒,對土壤對未來的傷害也難以減掉,導致今日岌岌可危的地步。但我們想減掉、必須要減掉,這是我們今日之后的生活。
18億畝耕地,大量濫用化肥、農藥、農膜等,未被農作物吸收的部分導致我國至少2-2.4億畝耕地受到嚴重污染,至于我們自己,已經咎由自取,但愿接受我們發自深心的歉意和愧悔。中國人本來可以有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可這一切被我們打破了,我們的錯誤行為不配得到原諒,我們造成的傷害也難以彌補。但我們想彌補,必須去彌補,同樣是我們今日之后的生活。
聊以欣慰的是,3月28日《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發布了,為284種(類)食品農產品規定了多種農藥的殘留限量標準,覆蓋了12大類作物或產品。首次制定了果汁、果脯、干制水果等初級加工產品的農殘限量值,基本覆蓋百姓經常消費的食品種類。新標準為387種農藥制定了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基本覆蓋了常用農藥品種,今后覆蓋面還會進一步擴大。還重點增加了蔬菜、水果等鮮食農產品的限量標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制定限量標準的1999項,其中1811項國家標準等同或嚴于國際食品法典標準,占90.6%。難能可貴的是,在標準制定過程中,所有限量標準都向世界貿易組織(WTO)各成員國進行了通報,接受了各成員國的評議,并對所提意見給出了科學、令人信服的解釋。這一標準被稱為“我國最嚴謹的農藥殘留國家標準”,將于8月1日施行。我們正在減掉傷害、彌補傷害,愿日后再不負人,減掉不易、彌補不易,且減且補且珍惜。
發達國家都十分注重農產品生產環境標準化,非常重視有機農業的發展。如德國,即按照歐盟農業環保法規的有關規定,要求農民在經營常規農業轉為有機農業生產過程中,必須經歷2年~3年的過渡期,在過渡期間及以后生產中不能使用任何化學肥料及藥品,并要求農戶在從事有機農業的一切活動中,必須按照有關標準或法律規定進行。歐盟各國在進行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嚴格依據國際統一標準、歐盟統一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并把這些標準貫穿于生產、加工、流通全過程,而且其標準覆蓋率達到98%左右,使農產品生產的過程,包括從農作物種子選育和育苗時候的培土到使用的肥料、農藥和農產品加工過程中車間的衛生條件、加工設備的條件、包裝材料、儲運時間、溫度以及儲存的天數等都要遵守有關食品安全檢查和質量保證標準。
前面談的主要是注重產前、產中標準,那么注重農產品質量標準化則主要注重產后標準,他們還有強大的執法體系作保障。對不達標的農產品一方面采取嚴厲的懲罰手段,另一方面是實行農產品質量識別標志制度,非常嚴格與嚴謹。我們從中該學點啥嗎?有時候我們要對自己殘忍一點,不能縱容自己的傷心失望,低標準低要求;有時候我們要對自己深愛的人殘忍一點,將對他們的愛的記憶擱置,高標準高要求。也許你不會懂,從你明白我們寫的丹麥童話以后,我們的天空星星都亮了。你要相信,相信我們會像童話故事里,幸福和快樂是結局,一起寫我們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