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春芳 楊松
新型城市經濟,是指在城市功能完善、產業轉型、消費升級過程中形成的,具有高智力性、高融合性、高增值性、高創新性、高輻射性特征的新型經濟形態,主要包括都市工業、現代商貿、總部經濟、文創經濟、孵化經濟等。
近年來,鄞州緊緊抓住寧波城市建設的重大機遇,把加快新型城市經濟發展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戰略重點和主攻方向,實現了產業結構從“工業獨秀”到“三產崛起”、產業層次從“傳統低端”到“高新高端”、發展動力實現了從“資源消耗”向“創新驅動”的躍升,走出了一條具有鄞州特色的新型城市經濟發展之路。
依托融合創新打造都市工業“雙集群”。都市工業是新型城市經濟發展的“立足點”,鄞州圍繞都市工業能級提升,依托新城區的綜合競爭優勢,加大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創新力度,打造都市工業的平臺集群和產業集群。發揮重大平臺的主載體作用,創新128成為省第二批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大力推進南車產業基地、芯片產業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工業設計、軟件信息等五大生產性服務業,初步形成了電子電氣、新材料等七大超百億產業集群。
依托模式創新實現現代商貿“雙突破”。現代商貿是新型城市經濟發展的“支撐點”,鄞州抓牢城市功能區塊建設開發契機,以城市綜合體建設為載體,引進大項目、培育新業態,實現現代商貿規模突破和業態突破。著眼打造寧波商業副中心,建成萬達、聯盛等城市商圈,創新商業廣場模式。凸顯專業賣場特色,以國際名牌折扣店為主體的奧特萊斯廣場,帶動寧波城西商圈的異軍突起。構建特色街區體系,建成甬上傳說餐飲一條街、下應北路汽車4S大道等一批特色商業街區。
依托品質創新凸顯總部經濟“雙效應”。總部經濟是新型城市經濟發展的“制高點”,鄞州堅持以南部商務區開發為核心,商業樓宇建設為載體,打造投入大、集聚強、輻射廣的總部經濟高地,凸顯總部經濟的集聚效應和品質效應。南部商務區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功能集成”原則,創新實施“總體規劃統籌、公建配套共享,企業主體建設、市場方式運作”的開發模式。著力打造專業特色樓宇、高端品質樓宇、億元稅收樓宇,堅持開發與招商聯動、建設與產出聯動、特色與品牌聯動,不斷提高企業入駐率、屬地注冊率、樓宇產出率。
依托理念創新推動文創經濟“雙提升”。文創經濟是新型城市經濟發展的“突破點”,鄞州圍繞動漫游戲、文化娛樂、婚慶策劃、影視傳媒等文創業態,大力發展以“人腦+電腦+文化”為特征的文創經濟,提速發展服務外包業,推動文創企業層次提升和文創產品檔次提升。啟動建設軟件動漫創意園、科技信息孵化園,引進華特迪士尼、東藍數碼等一批有實力的龍頭企業,促進相關產業衍生品企業和傳統優勢企業迅速跟進。
依托機制創新促進孵化經濟“雙加速”。孵化經濟是新型城市經濟發展的“創新點”,鄞州將建設集科技研發、項目孵化、企業培育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科技孵化器作為扶持企業創新創業的“搖籃”,創新實施政府主導型、企業自建型、社會共創型的多元化運作模式,促進孵化經濟平臺加速擴大和效益加速提升。目前全區已建成各類孵化平臺7個、總面積達9萬平方米,成功創建為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鄞州應把發展新型城市經濟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城市開發建設的亮點,在空間上形成“一核一環三極三片”的基本架構,在業態上形成都市工業、現代商貿、總部經濟“三大主導產業”和文創經濟、孵化經濟“兩大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基本格局,在載體上形成“引領性項目、區域性基地、龍頭型企業、知名型品牌”率先突進的良好氛圍,實現鄞州區域經濟從傳統縣域經濟向現代城市經濟的轉型。
空間布局上,實現“分塊分布”向“體系分布”轉變。
空間布局是否合理,決定了新型城市經濟整體發展能級的提升空間。要按照“層級清晰、特色錯位”原則,極大限度發揮輻射核和輻射帶的作用,著力構建“一核一環三極三片”的空間輻射體系。
“一核”:即新城區,包括北部商貿區和南部商務區,以構筑未來新型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承載區。北部商貿區按照“以城帶產、以產促城、產城融合”的思路,通過大型商圈建設和特色街區培育,重點發展現代商貿業;南部商務區以打造成為長三角南翼的區域性總部經濟基地為目標,重點發展總部經濟、文創經濟和孵化經濟。
“一環”:即環繞新城區,主要包括福慶路、鄞州大道、機場路周邊環狀區域。積極引導城市型街道和近郊鎮承接新城區的帶動輻射,發揮東面鄞州投資創業中心、宜家家居、美凱龍家居,中南面科技信息孵化園、環球城,西面石碶商圈、望春工業園區等新興產業集聚優勢和二三產融合優勢,重點發展都市工業、孵化經濟。
“三極”:即東極大嵩新區、南極姜山中心鎮、西級“鄞西兩城”。東極以打造臨港產業城和海洋科技城為目標,按照“一城、二帶、三片”空間布局,重點發展都市工業和現代商貿;南極以打造鄞南現代產業城和鄞州商業副中心為目標,按照“一帶一區一環”空間布局,突出發揮寧波南翼樞紐地位,重點發展都市工業、商貿經濟和孵化經濟;西級以打造鄞州商業西門戶和空港產業城為目標,以城市西延、空港開發、衛星城建設為契機,重點發展現代商貿和都市工業。
“三片”:即南車基地現代產業區、梁祝文化特色產業區、鄞西南慢生活健康產業區,推進連片共建和組團發展,實現區域設施共建和資源共享。圍繞南車產業基地和天童-阿育王景區建設,依托東錢湖寧波后花園的人氣優勢,聯合五鄉鎮、東吳鎮等鎮鄉,打造以軌道交通為核心產業的現代產業示范區。高橋鎮圍繞梁祝愛情特色文化和梁祝文化產業園為主載體,集聚發展婚慶、影視等文創產業,打造梁祝特色文化產業區。圍繞“四明山”自然資源和人文底蘊挖掘,聯合鄞江鎮、龍觀鄉、章水鎮等鎮鄉,大力發展體驗式健康休閑產業,打造鄞西南慢生活健康產業區。
產業發展上,實現“混合集聚”向“特色集聚”轉變。
產業集聚效應能否發揮,取決于業態的優勢、特色、新穎和集聚度。要按照“定位明確、培育特色”原則,出臺導向明確的產業發展政策,著力打造都市工業、現代商貿、總部經濟“三大主導產業”和文創經濟、孵化經濟“兩大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產業創新體系。
都市工業要突出“高”。以創建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全面融合的都市工業示范區為目標,大力發展戰略性臨港臨空產業,做大做強都市產業集聚區,加快傳統都市工業升級改造,推進城市工業高端化。全力推進南車基地項目、芯片產業園、物聯網產業園、保稅物流中心等新興載體平臺建設。推進鄞州投資創業中心轉型升級,壯大主導產業、培育新興業態,建設以研發設計、加工制造為主體的現代都市工業園區。啟動首南都市工業區開發,引進新興產業、改造落后產能,建設以高端制造、電子信息為核心的新型工業示范園區。引導新城區、近郊鎮鄉企業通過轉型升級向技術密集化、精細加工化提升,鼓勵低效工業廠房通過置換流轉向研發設計型、營銷總部型商業用房轉變。
現代商貿要呈現“新”。以構建區域特色鮮明、營銷模式新穎的現代商貿為目標,大力引進新型商貿業態,著力打造寧波商業副中心。重點發展BEST、宜家、萬達、聯盛、奧特萊斯等“五大商貿綜合體”,促進高端化、精品化、品牌化發展。扶持發展“特色街區”,按照“一街一特色”凸顯舟宿夜江娛樂休閑、甬上傳說餐飲文化、南部商務區水街等街區的個性和特色,促進商貿與文化、旅游的互動融合發展。培育發展“電子商務”,引導傳統商品參與網上銷售,鼓勵企業使用或搭建電子商務平臺,扶持“海商網”、“我要印”、“藍橙網”等新興電子商務平臺和網上商品交易市場。
總部經濟要彰顯“大”。以打造全省規模最大、配套最全的總部經濟基地為目標,規模化和高端化推進南部商務區建設。按照“一期抓產出、二期抓投入、三期抓開工、四期抓啟動、五期抓前期”的要求,打造“1平方公里”總部經濟基地,同時在新城區及周邊區域建設專業樓宇、億元樓宇,吸引區域性總部企業和大型企業集團入駐。提升南部商務區品質,引進新興產業、集團總部、高端人才,鼓勵業主自主開發經營,引導龍頭型企業、科技型企業、稅源型企業向商務樓宇集聚,提高商務樓宇的產業關聯度,實現行業綜合競爭力的躍升。
文創經濟要打造“精”。以打造產業載體完備、創意氛圍濃厚的文創經濟集聚區為目標,重點推進動漫游戲、創意設計、文化娛樂等產業實現集群發展。動漫游戲業依托國家級原創產業基地,完善產品交易、人才培訓、設施共享等公共服務平臺,提高產業根植性,大力衍“新品”。創意設計業依托創新128園等特色載體,圍繞工業設計、產品研發、咨詢策劃等新興領域,不斷創“佳品”。文化娛樂業依托新城區集聚優勢,培育專業化、市場化的演藝娛樂團隊,創作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節目,推進環球城、華僑城等高品位的城市娛樂項目建設,優先出“精品”。
孵化經濟要鼓勵“活”。以打造“孵化、育成為一體”、“專業式、保姆式相結合”的文創經濟孵化區為目標,依托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優勢,建立完善的產業培育體系和創業服務體系,著力促進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市場化。打造“專業式”孵化平臺,優化多元主體的孵化體系,引導孵化基地向專業孵化器轉變。依托“兩中心兩園區”,建設成長型企業加速器,通過核心技術支撐,盡快催熟畢業企業。打造“保姆式”創業平臺,健全政策支持、創業投資、科技研發到市場拓展、產品升級、資本運作的綜合性創業服務體系,完善大學生和科技人員創業輔導機制,促進孵化經濟由“外推型”向“內生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