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鳳中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PX項目屢次遭到公眾反對,并引發出“逢化必反”的勢頭,嚴重影響了國家發展戰略。
這一風波不僅說明我國公眾環境意識有了極大的提高,而且說明我國需要加大信息公開化力度等制度建設。
PX事件反映出當前我國在發布環境信息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是在環境信息的獲取上, 公眾無法及時獲得充分、真實的環境信息,具有一定的渠道信息障礙。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承擔著公布環境信息的義務。”按照此規定, 環境信息公布的義務主體被限制在一個狹窄范圍內,致使一些環境信息難以及時被公眾了解,一些地方小范圍內的環境信息詳細資料也難以被上級部門掌握。因此,這一規定是不合理的。
二是在我國法律規定的政府公開的環境信息中,環境信息公開較為單一,只限于發布環境及各環境因素基本狀況的信息、環境法律法規和政策,而對諸如破壞環境活動方面的信息等則不予公開。這無法滿足公眾參與的需求,因此設立信息公開制度勢在必行。

●面對面的溝通,讓一切懷疑與誤解冰消雪融。攝影/徐 捷
政府全面、及時公開所掌握的環境信息,充分保障公眾獲取環境信息的權利;企業積極主動地公開自己的環境信息,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公眾獲取與使用政府和企業環境信息,并將這些信息用于監督危害環境的行為。這些是設立信息公開制度所要達到的目的。
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要達到這一目標,還有相當長一段路要走。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公民社會的發展,公開環境信息并建立一個公眾參與、透明的新興環境治理機制,可以幫助我們有效應對所面臨的環境挑戰
根據制度變遷理論,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創新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政府、企業和公眾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考慮進行反復博弈的過程。其中,政府、企業和公眾是制度創新的三個主體。三個主體之間的多重博弈策略與行為是制度變遷動力與阻力的根源。動力與阻力的交互作用,決定了制度變遷的進程和結果。
在這一反復博弈過程中,一方面政府追求自身理性最大化,即通過一定程度和范圍的政務事件公開和“抽象”的電子政府形象來降低交易費用約束和競爭約束,從而盡可能維持政權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對于在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體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業來說, 它們既不想也沒有應有的能力去承擔制度創新的成本,又有“搭便車”的現象。而處于信息弱勢的“散沙狀”的公眾更難以將強烈的制度需求愿望轉化為制度創新的集體行動。
因此,必須完善我國的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制度。否則,隨著中國經濟穩步發展,中國民主化進程的加快,公眾參與環保意識的提高,可能還會出現比PX事件更大的事端。
應該尊重公眾對非保密事項的知情權,不該保密的實施信息公開化。霧霾天氣引起了公眾的恐慌,PM2.5數據屬于信息保密范疇。環境監測是一種政府行為,屬于公共服務的范疇;非保密事項,環保部門知道的即公眾所應知曉的信息,理應開放、透明地公開。
當前,中國已經進入了針對商業秘密的諜戰高發期,尤其是在中國經濟形勢越來越好、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情況下,經濟和科技信息的情報價值越來越高,因而中國事實上已經成為境外經濟間諜活動最主要的對象國。
應該保密的信息必須堅決保密。中國能源戰略基本內容是:多元發展、協同保障新的能源安全。石油集團企業的秘密信息一旦泄露,就能據此來研判出整個國家的能源戰略,因此保密工作非常重要。近年來,中國石油集團海外業務快速發展,且大多分布在高風險地區,地緣特點、政治環境、安全形勢、人員來源、行業競爭等十分復雜。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石油集團做好保密工作意義重大。
以PX事件為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PX事件不僅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暴露了我國能源發展的具體布局和發展規劃。這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垃圾焚燒可以產生二噁英,一些垃圾焚燒廠周圍居民患癌癥的比例偏高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現在科學技術的進步可以大大減少二噁英的排放量,達到國家排放標準。但是,我國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時,違法排污的事經常發生。公眾參與反對垃圾焚燒的方向是正確的,應當得到支持。
因此,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正確引導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方向,防止有關人員胡言亂語,誤導公眾參與的行為。
廈門等地的PX項目都經過了環評,又獲得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已經說明項目本身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環境保護的可達性。然而,最終因公眾的強烈抵制,斷翅折羽、另擇棲地。這種是非不分、公眾一反對就停止建設的簡單處理問題方式,給國家造成了大量經濟損失。因此,地方政府處理PX事件不當,必須追究地方政府的行政責任。
同時,應當建立專家參與環境保護問責制度。
2007年3月,中科院院士趙玉芬等105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關于廈門海滄PX項目遷址建議的提案》。提案指出:PX是致癌物,防護距離需要100公里。靠近居民區的PX項目存在泄漏或爆炸隱患,廈門百萬人口面臨危險,必須緊急叫停并遷址。事實說明這個論點是子虛烏有,都是“想當然”,沒有任何依據。正是這個提案妖魔化了PX項目,給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這說明我國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專家和名人可以不計后果、隨心所欲地發言,卻不承擔任何責任。因此我國應當建立名人、專家參與環境保護問責制度。
PX事件給我們上了重要的一課,如何正確引導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方向至關重要。當前全國掀起了PX正名潮,以實際行動正確引導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方向。

●“開門辦企,信息公開”,是引導公眾正確參與環保的重要手段。 攝影/徐 捷
中央辦公廳要求福建漳州總結宣傳PX項目經驗為PX擴產鋪路。2007年曾遭廈門市民大規模抵制的“騰龍芳烴”項目,次年遷址福建漳州,成為“十一五”期間決策的唯一基本建成且看到投產希望的PX項目。漳州政府采取了公眾廣泛參與環評、石化專家做報告、干部進村入戶、實地考察國內外石化項目等多途徑正面宣傳PX項目,取得了良好效果。
針對昆明、成都等地民眾抵制PX項目的現象,中共中央辦公廳于2013年4月發出命令,要求福建漳州介紹PX項目落地建設的成功經驗。此后地方政府和中央電視臺為PX進行的“舉國公關”中,都可以看到對漳州經驗的復制。
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從上到下、正面回應PX問題。政府正視問題的態度與勇氣,對其他化工項目、核電等有爭議性行業有重要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