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飛飛,魏子秀,徐勤成,孫曉斐
心房纖顫(房顫)是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特別是陣發性房顫,怎樣減少房顫的復發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心房重構及心房組織的炎癥是房顫發生、復發的重要因素,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通過抑制心房肌重構及心房電重構,起到減少房顫復發的作用。他汀類藥物通過減少炎性反應達到減少房顫復發的目的,但最新上市的調脂藥物瑞舒伐他汀在減少房顫復發方面的作用研究較少。故本研究旨在觀察纈沙坦聯合瑞舒伐他汀治療在防治陣發性房顫復發方面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就診的陣發性房顫患者60例,均行心電圖及動態心電圖檢查確診?;颊呔o予常規檢查,如血常規、肝腎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譜、心臟彩色超聲心動圖、胸部正位片檢查,排除心臟瓣膜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肝腎功能異常、電解質紊亂、嚴重肺部疾患。

表1 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注:*隨訪期間,觀察組出現嚴重肝功能損害1例,退出試驗;△為χ2值,余檢驗統計量值為t值
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40~78歲,平均(63.0±8.3)歲。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構成、體質量、血壓、血脂、左心室射血分數間有可比性(P>0.05,見表1)。
1.2 方法 60例患者均口服胺碘酮轉復[1]及維持竇性心律,服用方法為第1周0.2 g/次,3次/d;第2周0.2 g/次,2次/d;第3周起0.2 g/次,1次/d,至隨訪結束。兩組患者均禁止服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此外,觀察組患者口服纈沙坦(80 mg/次,每早1次)和瑞舒伐他汀(10 mg/次,每晚1次)?;颊呔S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房顫發作情況 患者于治療后1、3、6個月各隨訪1次,如出現心悸、胸悶等不適癥狀,及時到就近醫院行心電圖或動態心電圖檢查以明確是否為房顫發作,如明確是房顫則記錄房顫發作的日期及持續時間,以便統計6個月內房顫發作次數及持續時間。持續時間<7 d可診斷為陣發性房顫,診斷標準以心電圖或動態心電圖上記錄到房顫發作為準。
1.3.2 血清C反應蛋白(CRP)水平檢測 應用CX7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進行血清CRP檢測,參考值為0.01~3.00 mg/L。記錄患者治療前、治療6個月時血清CRP水平。
1.3.3 左心房內徑(LAD)檢測 采用超聲心動圖測量患者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時LAD,均由同一醫師進行檢測。

隨訪期間,觀察組出現嚴重肝功能損害1例,退出試驗,29例患者完成了試驗。對照組患者全部完成試驗。
2.1 房顫發作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房顫發作次數、持續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血清CRP水平及LAD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血清CRP水平及LAD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房顫發作情況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RP水平及LAD比較
注:CRP=C反應蛋白,LAD=左心房內徑
房顫是目前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它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因此應該積極干預陣發性房顫,以減少持續性及永久性房顫的發生。研究發現,房顫的發生和維持的基礎是心房重構(包括電重構與結構重構)[2],同時心房組織炎癥使心肌細胞電生理發生了改變,從而形成折返,促進房顫的發生和持續,因此炎性反應在房顫的發作、復發和持續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3]。CRP作為反映組織炎性反應的一個指標,敏感度較高,可以間接反映局部組織的炎癥程度。有研究發現CRP水平低的患者可以更好地維持竇性心律[4-5]。故單獨口服胺碘酮來維持竇性節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房顫的復發[6]。
眾所周知,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是導致心肌重構的重要因素,它使得心房心室內徑增大及心肌纖維化,為房顫的發生提供了基礎[7]。其中血管緊張素Ⅱ可以促進心肌纖維化[8-9],而且血管緊張素Ⅱ增加使心肌細胞內鈣超負荷[10],導致心房肌電重構,從而引起房顫。纈沙坦可以抑制血管緊張素Ⅱ,減少不良作用[11-12]。
他汀類藥物的作用機制是競爭性地抑制羥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HMG-CoA)。瑞舒伐他汀作為最新上市的調脂藥物,具有用量少、作用強的特點。除降脂作用外,瑞舒伐他汀還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調節等作用,而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較好,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其他他汀類藥物[13]。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的抗炎作用可能機制為減少心肌炎性細胞浸潤和間質纖維化,使CRP水平明顯下降,從而影響心臟的傳導以及心肌細胞的興奮性,縮短房顫持續時間[14]。同時,他汀類藥物能抑制血管緊張素Ⅱ介導的心肌纖維化和肥厚,阻斷細胞內信號途徑參與的心肌肥厚[15]。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纈沙坦聯合瑞舒伐他汀治療陣發性房顫,與胺碘酮治療效果比較,可以進一步減少房顫發作次數,縮短房顫持續時間,降低血清CRP水平,縮小LAD,從而起到減少炎性反應、抑制心肌重構的目的,獲得更好的療效,可以更好地維持竇性心律。故纈沙坦聯合瑞舒伐他汀治療可以更好地防治陣發性房顫的復發。
1 張靖,馬澤紅,李卿慧.胺碘酮治療快速心房纖顫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1,19(9):1492.
2 Shiroshita-Takeshita A,Brundel BJ,Nattel S.Atrial fibrillation:basic mechanisms,remodeling and triggers [J].J Interv Card Electrophysiol,2005,13(3):181-193.
3 王玉紅,董志軍,張曄.炎癥在心房纖顫中的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4):1312-1315.
4 Aviles RJ,Martin DO,Apperson-Hansen C,et al.Inflamma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atrial fibrillation[J].Circulation,2003,108(24):3006-3010.
5 Crandall MA,Horne BD,Day JD,et al.Atrial fibrillation and CHADS2 risk fac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ly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incrementally and independently[J].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2009,32(5):648-652.
6 粱海雁,姚傳臣,駢晶.瑞舒伐他汀對心房顫動患者轉復后C反應蛋白的影響[J].臨床薈萃,2012,27(5):433-434.
7 Yang Y,Li J,Lin X,et al.Novel KCNA5 loss-of-function mutations responsible for atrial fibrillation[J].J Hum Genet,2009,54(5):277-283.
8 袁曉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治療心房纖顫的臨床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1,19(4):594.
9 南岳龍,木胡牙提,盧武紅,等.新疆地區漢族和哈薩克族心房纖顫患者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基因I/D多態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5):1603.
10 Abel T,Fehtr J.Role of rosuvastatin in current lipid-lowering therapy[J].Orv Hetil,2010,151(35):1424-1428.
11 呂洪雪,葉小漢,鐘云良.貝那普利與纈沙坦聯合治療對腎性高血壓和腎功能的影響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呂2011,19(9):1463.
12 鐘書輝,王家昆,張艷.胺碘酮聯合纈沙坦治療陣發性房顫53例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0,16(4):445-447.
13 鄭玲英,王彩霞.瑞舒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高血壓伴陣發性心房顫動的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2,15(1):78-80.
14 Fauehier L,Pierre B,Labriotle A,et al.Antiarrhythmic effect of statin therapy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J Am Coil Cardiol,2008,51(8):828-835.
15 張茜.老年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血漿腦鈉肽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國基層醫藥,2010,17(6):738-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