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黎,謝 紅
北京市規劃委數據顯示,北京市老齡化步伐正在加快,目前本市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數量已超過200萬,老齡化比例為1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預計2020年這一比例將升至18%~20%[1]。嚴峻的養老形勢給政府、個人、養老機構帶來沉重負擔。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結構的改變、老年人思想的轉變、人口壽命的延長及對專業護理和照顧的需求增加等,機構養老越來越受到歡迎并顯現出必要性[2]。與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相比,機構養老費用是老年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目前北京市退休金達到每月3 000元以上的老年人占少數。而隨著老年人身體機能的不斷退化,其用在醫療衛生方面的費用將不斷增加,同時近年來衛生費用有不斷上漲的趨勢[3],這導致老年人用在養老上的積蓄更少。老年人多數經濟能力較弱,調查數據顯示,57.8%的老年人認為自己的積蓄或退休金“不夠”或“勉強夠”支付去機構養老的費用和日常開支[4]。老年群體支付能力與養老費用之間的矛盾已然成為當前機構養老最大的矛盾之一,老年人如何在面對眾多養老機構時,在有限的支付能力下選擇出最能滿足自身需求的養老機構成為一大難題。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北京市養老機構入住費用的現況及其影響因素,為老年人在選擇養老機構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同時為養老政策制定、養老事業及產業發展提供有意義的證據。
1.1 調查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法,于2012年8月對北京市310家養老機構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310份,回收306份,其中有效問卷292份,有效回收率為94.2%。
1.2 調查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括:(1)機構的一般資料,包括機構名稱、機構所在地、機構性質、機構所在位置等;(2)機構管理人員的基本情況,包括管理人員的數量、年齡、學歷等;(3)機構護理人員的基本情況,包括護理人員的數量、年齡、學歷等;(4)機構規模,包括床位數、實際入住人數、是否收住失能老人及入住費用等。
1.3 數據處理說明 數據分析過程中,生成新變量:(1)機構位置:將機構分為城六區和非城六區,其中城六區包括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朝陽區、石景山區、豐臺區,其余為非城六區;(2)管理人員本科及以上學歷構成比:為機構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管理人員數/該機構管理人員總數;(3)管理人員大專學歷百分比:為機構大專學歷的管理人員數/該機構管理人員總數;(4)管理人員中專及以下學歷百分比:為機構中專及以下學歷的管理人員數/該機構管理人員總數;(5)護理人員學歷比:為機構大專及以上學歷護理人員數/機構中專及以下學歷護理人員數(考慮到養老機構內護理人員學歷的整體結構,以大專學歷為分界線,大專及以上學歷可以認為是相對高學歷,大專以下學歷為相對低學歷);(6)床位數分檔:將床位數分檔,共分為≤50、50<床位數≤100、100<床位數≤200、200<床位數≤300及>300五檔;(7)床位占有率:為實際收住老年人數/床位數;(8)失能老人入住率:為收住失能老人數/實際收住老人數;(9)管理人員學歷比:為管理人員大專及以上學歷人數/管理人員中專及以下學歷人數(生成此變量是為方便多因素分析中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與分析。采用統計學描述性參數構成比、均值、標準差、中位數等對結果數據進行描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對入住費用進行單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對入住費用進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養老機構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的292家機構中,管理人員數量1~24人,中位數為3人;平均年齡為(45.2±6.7)歲;管理人員本科及以上學歷百分比為0~100.0%,中位數為10.0%;管理人員大專學歷百分比為0~100.0%,中位數為25.0%;管理人員中專及以下學歷百分比為0~100.0%,中位數為50.0%。護理人員數量為10~162人,中位數為18人;平均年齡為(43.7±7.9)歲;護理人員學歷比為0~6.3,中位數為1。床位占有率為(50±30)%,失能老人入住率為(29.0±16.7)%。其余基本情況見表1。
2.2 養老機構的入住費用 養老機構月入住費用為117~7 150元,平均為(1 156.6±725.8)元。
2.3 養老機構入住費用的影響因素
2.3.1 入住費用的單因素分析 不同機構性質、所在地、位置、床位數及是否收住夫能老人的入住費用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人員數量、年齡、大專學歷百分比、中專及以下學歷百分比,護理人員數量、年齡、學歷比,失能老人入住率與入住費用間有關聯(P<0.05,見表2)。

表1 北京市292家養老機構的基本情況
表2 養老機構入住費用的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
Table2 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entry fee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r值F/t值P值機構性質35.5060.000機構所在地10.6390.000機構位置6.103▲0.000管理人員數量0.274△管理人員平均年齡-0.205△管理人員本科及以上學歷百分比0.113管理人員大專學歷百分比0.172△管理人員中專及以下學歷百分比-0.237△護理人員數量0.341△護理人員平均年齡-0.141*護理人員學歷比0.241△床位數10.3540.000是否收住失能老人3.101▲0.002床位占有率0.060失能老人入住率0.183△
注:*P<0.05,△P<0.01;▲為t值,余檢驗統計量值為F值

表3 養老機構入住費用的影響因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2.3.2 入住費用的多因素分析 以北京市養老機構入住費用為因變量,以機構性質、機構位置、機構所在地、管理人員數量、管理人員平均年齡、管理人員學歷比、護理人員數量、護理人員平均年齡、護理人員學歷比、床位數、是否收住失能老人、失能老人入住率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其中機構性質中的政府辦、所在地中的城市、機構位置中的城六區及是否收住失能老人中的收住作為對照組。結果顯示,機構性質、機構位置、護理人員學歷比對養老機構入住費用的影響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社會辦養老機構的入住費用高于政府辦養老機構;城六區內養老機構的入住費用高于非城六區;機構內相對高學歷護理人員百分比越高,機構的入住費用越高。
3.1 養老機構入住費用處于較低水平 有研究顯示,2011年北京市396所養老機構中月床位費標準在1 000元以下的占90%,低于上海、廣州等大城市[5]。本調查顯示,北京市養老機構入住費用平均為1 156.6元,與相關數據略有不符,這可能與樣本抽樣及近兩年來養老機構入住費用發生變化有關。目前,尚無全國統一的養老機構入住費用標準,原因是不同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養老機構規模及類型等方面存在差異。養老機構入住費用水平可能與老年人的收入有關。從某種意義上說,老年人的收入水平限制老年人對養老的需求,由于收入偏低和相對較高的入住費用,使得一部分有機構養老需求的老年人知難而退[4]。北京市社情民意中心在2010年6月對全市16個區縣范圍內的2 264位60歲以上老年人進行了“北京市老年人對養老服務和保障的需求調查”,調查顯示,選擇入住養老機構的被訪者能夠承擔的費用約為1 300元/月[6]。因此,在保證自身正常運營的前提下,養老機構制定入住費用時,還要考慮其是否在老年人支付能力范圍內,只有這樣才能使老年人入住成為可能。
3.2 養老機構入住費用的影響因素 本調查結果顯示,養老機構入住費用受到機構性質、機構地理位置及護理人員學歷的影響。
3.2.1 機構性質 本調查顯示,機構性質對養老機構入住費用有影響,不同性質的養老機構其入住費用不同,社會辦養老機構的入住費用高于政府辦養老機構。這與尹尚菁[7]的研究結果一致。政府辦養老機構由政府出資興辦,屬非盈利組織,來自國家的支持及優惠較多,包括稅收、水電、土地征用費等。而社會辦養老機構得到來自國家的優惠及扶持較少,并且大部分優惠政策并未一一落實,水電、煤氣、暖氣以及防火、綠化費等都是按照企業標準收費,加重了社會辦養老機構的負擔[8]。與此同時,其運營過程中的主要成本來自租房費和人力成本,占總成本的70%~80%[6],這兩部分成本很難壓縮,因此,為保證基本的生存及提高經濟效益,只有提高入住費用。另外,政府辦養老機構的床位使用率高于社會辦養老機構。北京市幾家政府辦養老機構的床位使用率達100%,而社會辦養老機構的床位使用率還不足50%,為保證最基本的收支平衡,社會辦養老機構只有通過提高入住費用來維持生計。
3.2.2 機構位置 本調查結果顯示,機構位置同樣對養老機構入住費用有影響,不同地區養老機構入住費用不同,城六區養老機構的入住費用高于非城六區的養老機構。《北京養老設施專項規劃》指出:“城六區老年人口總量和比例均高于遠郊區縣,但城六區擁有的養老床位總數和百名老人床位數均低于遠郊區縣”。不難看出,城六區內養老機構并不缺少客源,即使其入住費用相對高一些,也還是能夠保證較高入住率的。另外,城六區屬于繁華地帶,醫療衛生資源、生活娛樂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優越的養老環境及高質量的照護服務,同時繁華地段房屋租金相對較貴,也是其入住費用較高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對于非城六區養老機構而言,入住老人來源是很重要的問題,城內老年人并不情愿到郊區養老,一是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老年人會不適應;二是與子女距離遠,不便于溝通。同時,由于醫療衛生資源分配不均,非城六區醫療衛生資源相對匱乏,交通、購物等不太便利,對老年人缺少吸引力。而適當降低入住費用,或許是非城六區養老機構彌補由于地理位置造成的劣勢,同時吸引老年人入住的一個策略。
3.2.3 護理人員學歷 本調查發現,相對高學歷護理人員人數與養老機構的入住費用呈正相關。機構中高學歷護理人員越多,其入住費用相應越高。本研究顯示,北京市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的平均年齡為(43.7 ±7.9)歲,年齡偏大,與孫唐水[9]的研究一致;高學歷護理人員比例低。學歷層次不高導致護理人員受訓意識較差,同時由于自身學習能力欠缺導致培訓效果不明顯,而制約護理隊伍發展。在養老機構中,護理人員一般包括護士及護理員,其中護理員所占比例很大。而對于護理員這個群體,存在很多問題,其中以整體素質偏低、學歷偏低、專業基礎差、無資格證等尤為突出[10]。這些存在的問題已經成為導致老年人安全風險增加、護理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黃菲[11]的研究顯示,本科學歷護理人員在疾病護理、康復指導、道德法律方面較其他學歷人員更具優勢,更有可能為老年人提供高質量照護服務。而對于老年人在選擇養老機構過程中,護理質量是衡量養老機構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對于養老機構而言,是否可以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將決定機構的地位、層次,而這些最終都將落實到入住費用上面。
綜上所述,在老年人選擇養老機構時,可以從機構性質、地理位置及護理人員文化層次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力求找到符合自身要求、價位合理的養老機構安度晚年。同時,對于行政部門和相關機構而言,可以參考本研究結果,在未來養老政策制定及機構統一管理等方面做出正確判斷及合理決定。
1 齊琳.沒地蓋房成養老院擴容瓶頸[N].北京商報,2012-03-21.
2 姚科苑.需求和有效需求:養老機構成本和入院老人支付能力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
3 李君榮,李孝葉,馬方.衛生費用適度合理增長的探討[J].中國衛生經濟,2013,32(3):17-19.
4 丁華,徐永德.北京市社會辦養老院入住老人生活狀況及滿意度調查分析[J].北京社會科學,2007,22(3):15-20.
5 郭彥.九成養老床收費低于其他大城市[N].北京社區報,2011-04-29.
6 趙劍云,白朝陽.住不起的養老院——北京養老院生存現狀調查[N].2012-07-09.
7 尹尚菁.老年人長期照護社會化服務收費現狀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1,7(24):255-256.
8 張晨.民辦養老機構面臨財務尷尬[N].財會信報,2006-08-21.
9 孫唐水.養老機構中的人力資源建設問題與對策探討[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3):61-65.
10 肖云,陳濤.老齡背景下民營養老機構護理人員隊伍的優化[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8(2):29-33.
11 黃菲.遼寧省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現狀及培訓需求的調查研究[D].錦州:遼寧醫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