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羅 盛
村衛生室在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農村居民80%的健康問題首診在村衛生室[1]。因此,村衛生室健康服務項目的開展直接影響著村民的健康和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和健康管理理念的滲入,以往單純討論疾病治療的醫學模式已無法有效地為患者的健康服務,再加上惠民醫療制度的推進實施和衛生室服務可及性的提高,人們的健康認知、支付能力都發生了變化,影響著村民對健康服務的需求[2-3]。本文主要從村民健康服務需要出發,界定村衛生室健康服務項目。
1.1 調查對象 于2011年7月10—25日,在山東省隨機抽取1個發達縣,采用多階段分層抽樣方法,根據經濟文化發展狀況把所轄鄉鎮分為發達、中等、欠發達三層,各層中再按同樣的方法把所轄村分為三層,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從各層中隨機抽取1個村,共抽取9個村,每個村隨機抽取20~50戶家庭,共抽取250戶家庭,在抽取的250戶家庭中隨機抽取18歲以上且能自己回答問題的村民作為研究對象,最終確定研究對象311名。
1.2 調查方法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的方式對納入的311位居民進行面對面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需要的健康服務項目及健康意識等。問卷全部回收,剔除漏項、錯項等不合格問卷11份,最終納入研究的問卷為300份,問卷回收有效率達96.5%。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Epidata 3.0軟件錄入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描述和分析。
2.1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性別方面,女性稍多于男性;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學歷者居多;年齡方面,以40~59歲者最多;婚姻狀況方面,喪偶者達到12.0%,這可能與抽取的樣本中老年人比重較大有關(見表1)。
2.2 需要層面村衛生室健康服務項目集合 由村民對村衛生室健康服務項目需要的調查結果可見,有2項健康服務項目需要程度達到100.0%,17項健康服務項目需要程度在50.0%及以上,8項健康服務項目需要程度在20.0%~47.7%(見表2)。
2.3 調查對象健康意識情況 在最關心的問題中,關心“健康”的人數最多,占73.7%。在健康價值觀中,有病及時就醫者的人數最多,占68.0%;有病及時就醫且無病知預防者占19.0%,十分注意保養身體且經常咨詢或定期做體檢者占6.7%,合計為25.7%。在自我感覺健康狀況中,感覺很好和感覺好的人數占76.7%,但仍有20.0%的村民感覺一般,3.3%的村民感覺差(見表3)。

表1 300名村民的基本情況
2.4 調查對象醫療費用支付及首診情況 村民的醫療費用支付方式主要為新農合,占95.0%;在家庭支付能力上,80.0%的人群完全沒有困難或稍有困難(見表4)。對村民首診情況的調查得知,患病后,有263人會選擇在村衛生室接受治療,占87.7%;有33人會選擇在鄉鎮衛生院接受治療,占11.0%;而只有4人會選擇直接到區縣級醫院接受治療,占1.3%。村民首診機構選擇村衛生室的主要原因是就近、低廉與方便。
3.1 建立需要層面健康服務項目 分析農村居民的健康要求,動態確立一定時期需要層面居民健康服務項目,為從居民健康需要出發提供適宜服務項目奠定基礎。本次調查涉及的需要層面的健康服務項目共25項,按照項目選取人數達到50%作為入選標準,需要層面健康服務項目共17項,包括:一般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護理和診斷明確的慢性病治療,社區現場應急救護,家庭病床,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項目。
3.2 從居民健康需要出發,逐步拓展健康服務項目 從對村民健康需要層面的服務項目選擇上發現:村民首先把疾病診治放在第一位,傳統意義上的看病就醫觀念在居民的就醫觀念里還是首選,但是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除了醫療,居民選擇了健康教育、慢病指導等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說明居民的衛生保健意識增強,對公共衛生服務需要意識越來越強。村衛生室及其所屬鄉鎮衛生院等上級衛生服務機構,應在服務項目上加以適應性調整,在保障基本醫療的同時,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提供,切實推進公共衛生服務的開展。

表2 需要層面村衛生室健康服務項目集合

表3 300名村民健康意識情況
表4 300名村民醫療費用支付方式及家庭支付能力
Table4 The form of payment for medical expenses and household′s ability to pay of 300 villagers

人數構成比(%)醫療費用支付方式 公費00 自費1550 社會救濟00 新農合285950家庭支付能力 完全沒有困難113377 有些困難127423 困難2273 比較困難1860 非常困難2067
3.3 提升農村居民健康認知水平,提高居民整體健康水平 調查結果顯示,盡管人們的健康認知水平逐漸提高,但仍存在延誤就醫以及預防意識欠缺現象,農村居民健康認知水平需要進一步開發。具體措施為:(1)全方位推進健康教育項目。包括加強健康教育投資、改進健康教育方式、拓展健康教育人群等,加強宣傳,推進健康教育應該是今后衛生室健康服務工作的重點之一。(2)提高健康教育團隊的綜合素質。加強對健康教育團隊的培訓,提升其整體健康教育能力,提高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
3.4 進一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資源利用率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能夠減輕民眾支付負擔,引導農村居民對就診醫療機構合理選擇,有效分流患者,充分利用衛生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值得進一步推進。
1 高清,王曉燕,彭迎春,等.村衛生室醫療衛生服務公益性的現狀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 2012,15(9):2915.
2 周玲,李南方,洪靜,等.新疆農牧區縣鄉村醫療機構衛生服務技術需求調查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1,27(5):370-372.
3 程曉明,羅五金.衛生經濟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