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傅 昌,羅 盛
村衛生室作為農村醫療衛生保健網的網底,在農村健康服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承擔著大量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工作[1]。從健康管理視角出發,立足于為農村居民整體衛生服務的理念,重新梳理和界定供給層面村衛生室的服務項目,提出完善其服務功能的適宜項目的實施策略,對推動村衛生室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隨著村衛生室條件的改善,其服務能力得到提升,本文從實際供給和潛在供給出發,并在參考專家意見的基礎上,于2011年進行實地調研,整合得出供給層面村衛生室健康服務項目集合。
1.1 調查對象 2011年8月10—25日,濰坊醫學院課題組在山東省隨機抽取1個發達地區(市),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根據經濟文化發展狀況把所轄縣分為發達、中等、欠發達三層,每層抽取一個縣,共抽取3個縣;各縣按同樣的方法把所轄鄉鎮分為三層,每層抽取一個鄉鎮,共抽取9個鄉鎮;各鄉鎮再按同樣的方法把所轄村分為三層,每層抽取一個村,共抽取27個村。對27個村的衛生室進行現場調研;根據研究目的,在抽取的9個鄉鎮的衛生院中,選取3位鄉鎮衛生院負責人,在抽取的27所村衛生室中,選取6位衛生室負責人和17位醫務人員,共計26人,作為深入訪談對象。
1.2 調查方法 對所抽取的27所村衛生室通過問卷調查,調查衛生室實際供給項目及供給程度(項目供給程度=已開展該項目的村衛生室數/所調查的村衛生室總數);對納入的26人進行深入訪談,調查村衛生室潛在供給項目及應達到程度(潛在供給項目應達到程度=深入訪談對象認為該項目應達程度的合計值/深入訪談總人數);采用Delphi法給出專家認為村衛生室各供給項目開展的重要性程度。
1.3 統計學方法 通過EpiData 3.0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錄入數據,利用SPSS 17.0統計軟件、采用流行病學統計方法進行數據分析。全程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
2.1 衛生室實際供給服務項目集合 村衛生室實際提供的健康服務項目中,有3項供給程度達到100.0%,13項供給程度在50.0%及以上,9項供給程度在8.0%~40.0%(見表1)。
2.2 衛生室潛在供給服務項目 根據表1調查得出的實際供給項目及其供給程度,選取實際開展程度小于50%的,共9項供給項目列入表2。由選取的26名深入訪談對象結合各地服務項目實際可拓展空間,給出其應該達到的程度。在家庭咨詢、家庭護理項目和中醫藥健康管理的應開展程度上,衛生人員高于管理人員;在家庭病床、社區衛生診斷、信息平臺建設等其他項目的應開展程度上,管理人員略高于衛生人員。另外,對家庭咨詢、家庭病床以及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管理人員和衛生人員均認為其開展程度應達到50.0%及以上(見表2)。

表1 供給層面村衛生室實際提供項目及其提供程度
表2 管理人員和衛生人員認為潛在供給項目應該達到的程度
Table2 The degree of which the management and medical staff think the potential supply project should be achieved

項目名稱潛在供給項目應達到程度(%)管理人員 衛生人員家庭診療服務 家庭咨詢500510 家庭護理300320 家庭病床520500康復醫療服務 生理功能康復200150 心理精神狀態康復3020重型精神疾病健康管理450400中醫藥健康管理500530社區衛生診斷300250信息平臺建設280200
2.3 供給層面村衛生室應重點加強的健康服務項目 選取實際開展程度≥50%的健康服務項目和雖實際開展程度<50%但潛在供給程度≥50%的健康服務項目,作為供給層面村衛生室健康服務項目集合。通過Delphi法給出專家認為各項目開展的重要性程度,按照≥50%的專家意見,在建立的供給層面村衛生室健康服務項目集合中選取應重點加強的健康服務項目。基于此,目前共有16項為供給層面村衛生室應重點加強的健康服務項目(見表3)。
表3 供給層面村衛生室應重點加強的健康服務項目
Table3 The supply level of village clinics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health services

供給項目專家意見(%)實際供給項目(≥50%)潛在供給項目(≥50%)一般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護理和診斷明確的慢性病治療1000√社區現場應急救護533√家庭診療服務 家庭咨詢663√ 家庭出診663√ 家庭護理663 家庭病床663√雙向轉診服務787√康復醫療服務 生理功能康復600 心理精神狀態康復603建立居民健康檔案1000√健康教育667√預防接種800√兒童健康管理833√老年人健康管理833√孕產婦健康管理833√慢性病健康管理943√重型精神疾病健康管理567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867√中醫藥健康管理777√社區衛生診斷600健康評估機制600√信息平臺建設600
3.1 逐步拓展潛在供給健康服務項目的服務水平 潛在供給健康服務項目指村衛生室有能力提供而實際上并未提供或未充分提供的項目。原因是多方面的,從需方角度分析,主要是因為居民對健康服務項目認知程度低,處于被動接受階段;從供方角度分析,主要是因為資金限制、技術人員數量不足、服務意識以及服務能力不足等,限制了服務項目的開展程度;從衛生資源配置角度分析,潛在供給項目的存在說明衛生資源不足或衛生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對家庭咨詢、家庭病床以及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管理人員和衛生人員均認為應有能力使開展程度達到50%以上,而實際未達到,按照50%的入選標準,此三項服務項目應列為目前應重點拓展的潛在服務項目。
3.2 建立與健康管理要求相一致的健康服務項目 作為對保護農民健康發揮重要保障作用的村衛生室,存在著服務項目以及服務項目單元配置中健康管理要素缺失的情況,應全方位滲透整體健康理念(包括健康整體觀、健康問題整體觀)以及整體衛生服務理念(包括全科醫療服務理念、公共衛生服務理念、預防為主的服務理念),從健康管理服務模式以及村衛生室功能與服務項目的對應關系出發,逐漸從以疾病診療為中心轉變為以健康管理為中心,建立與健康管理要求相一致的健康服務項目。
3.3 全方位提升健康服務項目供給能力 制約項目供給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為資金不足、技術人員數量相比服務人口明顯不足,服務團隊建設相比寬泛的服務項目領域明顯不足,員工工資待遇等。不同項目面對的具體問題不同,可提升空間也存在差異,如,對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實際平均供給水平為60%,制約因素主要為藥物供給與生活方式指導不到位,通過采取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對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可達到90%。從調查結果可知,應該在結合自身能力和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提出完善衛生室服務功能的服務項目的實施策略,立足供給層面村衛生室健康服務項目要求,優化配置衛生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3],完善、優化村級健康服務項目,全方位提升項目服務能力。主要體現在:(1)加強對村衛生室人員的團隊建設,包括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康復人員、預防保健人員的團隊建設,強化培訓等,提升綜合服務能力;(2)增加政府對村衛生室的投入,重點加強公共衛生服務的投入;(3)規范村衛生室的管理,包括制度建設、配置標準等;(4)應加強宣傳,深入、連續、全面地開展健康服務;(5)進一步優化衛生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
1 李彬,楊潔敏.中國農村衛生室服務功能現狀與角色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0,26(9):1089-1090.
2 盧巧玲.在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開展健康管理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1.
3 高清,王曉燕,彭迎春,等.村衛生室醫療衛生服務公益性的現狀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 2012,15(9):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