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迪,連素琴,閻春生,馬艷麗
自2000年到2010年,我國成年高血壓患者由1.3億增長為2億余人[1-2],嚴重威脅居民健康。高血壓患者數量龐大,而衛生資源有限,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居民進行連續、主動及長期的高血壓管理策略已被醫學界認可[2]。通過人群高血壓管理,截至2010年,加拿大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率達到66%[3],美國高血壓患者控制率為64.4%[4],我國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低于40%和10%[2]。我國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自2009年啟動,通過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進行居民健康管理,降低慢性病的風險,提高全面的健康水平。但是在基層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的落實中,不同地區還存在諸多問題,如何規范、有效地進行居民高血壓管理,從而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甘肅省屬高海拔地區,少數民族人口眾多,宗教文化特色鮮明,加之經濟、文化落后,居民的健康意識薄弱,健康教育難以有效落實,使居民高血壓管理工作相對復雜。涼州區作為甘肅省武威市的行政、經濟中心,是甘肅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區,而康樂縣隸屬臨夏回族自治州,回族、東鄉族等少數民族人口超過半數,本研究通過對兩地區居民健康檔案建立情況、居民高血壓管理情況做對比分析,發現居民高血壓管理中的問題并探討相關對策以提高其控制率。
1.1 研究對象 課題組于2013年5月,從甘肅省2個民族地區隨機整群抽取臨夏州康樂縣作為民族地區樣本,從12個非民族地區隨機整群抽取武威市涼州區作為非民族地區樣本。在康樂縣隨機調查居民264人,平均年齡為(59.0±13.1)歲,男女性別比例為1∶1.6(101∶163);在涼州區隨機調查居民302人,平均年齡為(55.4±12.7)歲,男女性別比例為1∶2.2(94∶208)。兩地區居民平均年齡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315,P=0.001),而性別分布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173,P=0.075)。
1.2 研究方法
1.2.1 居民建檔率及高血壓健康管理率調查 從基層單位獲取轄區內常住居民總人口數,常住居民城鎮、農村人口數,居民健康檔案累計建檔總人份數,高血壓累計建檔總人份數,高血壓規范管理人數,健康教育普及率。
1.2.2 居民高血壓現場調查測量 于2013年在兩地區做居民高血壓管理現場調查,為居民測量血壓,并填寫《現場血壓測量記錄表》,記錄是否確診、是否按時服藥、是否被管理、管理是否有效、高血壓分級情況。
1.3 數據處理及質量控制 各類指標計算方法:健康檔案建檔率=建檔人數/轄區內常住居民數×100%;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建立電子健康檔案人數/轄區內常住居民數×100%;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內已管理高血壓人數/年內轄區內高血壓患者總人數×100%;管理人群血壓控制率=最近一次隨訪血壓達標人數/已管理的高血壓人數×100%;高血壓服藥率=已服降壓藥的高血壓人數/轄區高血壓人數×100%。由經過培訓的工作人員測量居民血壓并填寫《現場血壓測量記錄表》,測量方法、分級診斷標準嚴格按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2]。

2.1 樣本地區基本情況 康樂縣總人口26.6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5.3萬人,回族、東鄉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56.44%。有縣級醫療衛生機構9所,鄉鎮衛生院15所,村衛生所(室)197所,個體診所50所,擁有公共衛生服務人員1.9人/千人。武威市涼州區總人口103.5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1萬,鄉鎮衛生院38所,分院9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2所,村級衛生室450所,擁有公共衛生服務人員1.2人/千人。涼州區總人口數約為康樂縣的4倍,但村衛生室數量僅為其2倍,每千人擁有公共衛生服務人員數也低于康樂縣。
2.2 兩地區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 2008—2012年兩地區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逐年上升,截至2012年,城鄉居民紙質、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均>75%,達到衛生部制定的農村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電子建檔率達到50%的目標(見表1)。
2.3 兩地區居民高血壓健康管理率 近年來康樂縣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率均高于涼州區,涼州區呈逐年上升趨勢,康樂縣2008—2011年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率呈上升趨勢,2012年由96.43%下降至80.02%(見圖1)。
2.4 兩地區居民現場調查結果
2.4.1 高血壓測量結果 2013年兩地區現場調查居民收縮壓、舒張壓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4.2 高血壓管理情況 通過現場隨機調查得知,兩地區高血壓患者按時服藥率均>75%;兩地區高血壓控制率均<30%(見表3)。
本研究顯示,2012年涼州區居民建檔率低于康樂縣,這與兩地區人口數量差別有關,涼州區總人口數約為康樂縣的4倍,每千人衛生技術人員數低,另外,康樂縣作為民族貧困地區,接受了政府較多資金扶持。在調查中發現已建檔案存在信息不完整、填寫不規范現象,兩地區基層公共衛生人員學歷多為大中專,臨聘人員數量多,對健康檔案的填寫規范解讀不充分是填寫不規范的主要原因,居民對衛生人員為其建立健康檔案未給予充分的認可與配合,影響了檔案信息的完整度。
表1 2008—2012年兩地區城鎮、農村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
Table1 The health records filing rat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 in two areas in 2008—2012

地區城鎮居民(年)2008 2009 2010 2011 2012農村居民(年)2008 2009 2010 2011 2012康樂縣 紙質00014314937800128458129317 電子00014314937800128458129317涼州區 紙質0007889818300061448623 電子0006597761700061248612
注:2008—2010年數據為0的原因是舊版居民健康檔案未能及時更新為新版

注:由于居民健康檔案信息不完整,康樂縣2008年、涼州區2008—2010年數據為0
圖1 2008—2012年兩地區高血壓健康管理率變動趨勢對比(%)
Figure1 Comparison of health management rate of hypertension changing trend between two areas in 2008—2012

Table2 Comparison of site survey residents blood pressure value between two areas

地區例數收縮壓舒張壓康樂縣264157±2788±14涼州區302135±2178±12t值102224237P值 0001 0001
表3 2013年兩地區居民高血壓管理現場調查結果
Table3 The results of residents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investigation in two areas in 2013

地區調查人數(人)調查檢出人數(人)調查前確診人數(人)按時服藥人數(人)按時服藥率?(%)確診者本次達標人數#(人)有效控制率△(%)康樂縣26418411010797312109涼州區302221947579824255
注:*按時服藥率=按時服藥人數/調查前確診人數×100%;#確診者本次達標人數:確診者本次測得的血壓值落在理想血壓控制范圍內的人數;△有效控制率=確診者本次達標人數/調查前確診人數×100%
2011年濟南市高血壓健康管理率達到52.66%[5],2012全國平均高血壓患者管理率為23.6%[6],本研究顯示康樂縣近幾年情況均好于全國平均水平,2012年高血壓管理率下降可能與先前的活檔轉為死檔、轄區內高血壓患者數量增加有關;涼州區于2012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涼州區農村人口約81萬,是康樂縣的3倍,但村衛生室數量僅為其2倍,使得涼州區農村居民高血壓管理增加很多難度。高血壓管理工作優劣與居民健康教育程度有關,由基層單位提供的數據得知,2012年康樂縣居民健康教育普及率為77.73%,涼州區由于2012年之前未曾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僅為0.08%。民族地區居民擁有定期到清真寺做禮拜的宗教信仰,對其進行高血壓防治宣教更容易,涼州區居民健康教育工作相對滯后。
現我國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低于40%和10%[2],低于發達國家如加拿大高血壓患者治療率66%[3]、美國高血壓患者控制率64.4%[4],尋找有效手段提高高血壓控制率成為我國社區高血壓管理的重點。現場調查得到康樂縣高血壓有效控制率為10.9%,涼州區為25.5%,康樂縣海拔高,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飲食主要以動物性食物為主,高脂飲食使高血壓風險升高。調查人群中康樂縣人群年齡高于涼州區,調查人群年齡結構不同,青壯年外出打工,參與調查者多為老年人及留守婦女,因此不能代表全部人群的高血壓,只能從側面反映高血壓管理情況。另外,雖然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均能按時服藥,但可能在其他控制手段如高血壓健康教育、控制患者不良行為、改正不良飲食習慣等有所欠缺。
目前國外已有以防治高血壓為主的一系列人群心血管病防治研究,我國社區居民高血壓管理方法主要包括社區綜合防治、分級管理、自我管理、規范化管理等方法[7],尚未找出有效的人群高血壓控制手段。高血壓作為家庭聚集型慢性病,受家庭生活方式、健康信仰、民族文化、地域差異等影響較大[8-9],考慮到兩地區自身特性提出相關建議如下:(1)甘肅省有甘南州、臨夏州兩個民族地區,重視語言教育以方便居民學習宣傳材料、血壓計使用等,在藏醫中培養全科醫生,方便與居民交流,還可將藏西醫結合,尋求合理途徑控制高血壓;(2)生活方式、行為習慣的宣教和干預是防治高血壓的廉價有效的手段,風險低且易被接受[10-14],在尊重民族地區特殊飲食的同時加強合理飲食宣教;(3)我國高血壓患者中血壓計持有率僅為10%~30%,遠低于日本等發達國家[2],但高血壓患者血壓常有較大波動,需要反復檢測才能對病情進行可靠評估,更多依賴于家庭自測而非社區隨訪;(4)目前社區衛生人員匱乏、學歷低的現狀限制了對《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解讀與利用,也限制了防治慢性病的技術水平與服務能力,因此加強人才引進、技術指導是關鍵[13-14]。
1 顧東風,Jiang He,吳錫桂,等.中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知曉率、治療和控制狀況[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3,37(2):84-89.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3 Campbell NR,Sheldon T.The Canadian effort to prevent and control hypertension:Can other countries adopt Canadian strategies? [J].Curr Opin Cardiol,2010,25(4):366-372.
4 Guo F,He D,Zhang W,et al.Trends in prevalence,awareness,management,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among United States adults,1999 to 2010[J].J Am Coil Cardiol,2012,60(7):599-606.
5 劉月玲.濟南市健康檔案建立情況及重點慢病人群規范管理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2,28(6):488-489.
6 李園,任多富,丁萍飛,等.中國8省(自治區)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實施現狀[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4,35(1):35-39.
7 李艷紅,張振香,李平,等.增強自我效能干預對中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2):546.
8 劉昱昕,賈書磊,何朝珠,等.高血壓患者社區護理服務影響因素的定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2):572.
9 Cui JS,Hopper JL,Harrap SB.Genes and family environment explain correlations between blood pressure and body mass index[J].Hypertension,2002,40(1):7-12.
10 張振香,李艷紅,張秋實,等.中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117.
11 任京媛,姚崇華,劉姝倩.《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在北京基層醫師中實施的運行機制分析[J].心肺血管病雜志,2007,26(4):205-208.
12 生金麗,楊文東.心理護理干預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效果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1,33(11):1493.
13 Glynn LG,Murphy AW,Smith SM,et al.Interventions used to improve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3:CD005182.
14 Ard JD,Svetkey LP.Diet and blood pressure:applying the evidence to clinical practice[J].Am Heart J,2005,149(5):80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