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欣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北京 102617)
英語寫作是英語學習者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對英語寫作的批改是英語寫作教學的一個基本和重要的環節。英語寫作批改的目的在于使學習者明確問題所在,進而促進寫作質量的提高。在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中,英語作文的批改給教師增加了繁重的勞動,批改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受到影響,學習者所能夠獲得的反饋信息不足。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自動批改工具應運而生。自動批改工具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英語寫作興趣,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新的視角。
本研究旨在探討英語寫作自動批改工具在英語寫作教學實踐中的適用性與局限性,以便使自動批改工具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得到更加科學與合理的使用。具體研究目標為:了解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教師對自動批改工具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使用情況,人工批改與自動批改工具批改的差異;自動批改工具的局限性及改進策略。
研究人員選取北京石油化工學院2013級非英語專業B班(A班為提高班,B班為A班以外的正常班)本科生為被試,被研究對象的人數為123人。其性別、年齡、英語學習背景等因素未作參考。
1.問卷調查
研究人員對被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其對人工批改及自動批改工具使用情況的反饋。共發出問卷123份,收回123份,其中有效問卷119份。
2.樣本分析
從被研究對象中隨機抽取20人,將這20人的三次英語作文分別進行人工批改和利用自動工具批改。自動批改工具選取某普遍使用的自動批改網站。對比分析人工批改與自動工具批改在批改方式、批改重點、批改結果等方面的差異。并將批改的結果都反饋給被試,以供被試完成問卷調查。
3.訪談
在進行人工批改的同時,在使用自動工具批改的教師中抽取五人,然后從作文樣本提供者中抽取五人,對以上教師與被試學生進行一對一訪談,了解他們對人工批改與自動批改工具使用情況的反饋。
1.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寫作訓練后,針對學生對英語寫作的總體自我概念和批改工具的應用效果等進行問卷調查。
2.隨機抽取定量作文樣本,對教師批改與自動工具批改進行分層面對比分析。
3.對任課教師與學習者進行訪談,了解師生的反饋意見。
4.分析研究結果,提出改進策略。
1.學習者英語寫作自我概念
根據表1,大多數被試認為自己的英語水平一般或比較差。其中,27.7%的被試認為自己的英語寫作水平一般,31.9%和36.1%的被試分別認為自己的英語寫作水平較差和很差。這部分被試共占總被試的95.7%。在涉及被試在英語寫作中的主要問題時,回答比較多樣。其中,選詞不當或選詞過于簡單占總被試人數的84.9%,其次是句型單一占總被試人數的82.4%。可以看出,被試的主要問題依然集中在詞匯、句子結構和語法等基礎環節。另外,有接近一半的被試認為自身寫作的整體結構把握的不夠好,另有17.6%的被試認為自己容易跑題。

表1 學習者英語寫作自我概念
2.學習者對自動批改工具與人工批改的反饋
表2從操作時間和反饋結果兩個維度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首先,從操作時間的角度分析:自動批改需要被試上網并查找教師布置的作文號,被試在完成寫作任務時還受到計算機應用水平的限制。但是,在批改所需時間方面,自動批閱顯示出了絕對優勢。
其次,從反饋結果角度分析:從思想內容、篇章結構和連貫性三個角度分析,人工批改顯示出了絕對優勢。在語法、詞法和寫作規范方面人工批改和自動批改相差不大,但在句型方面人工批改的優勢明顯。
3.教師與被試對自動批改工具與人工批改的反饋
在對五名使用自動批改工具的教師進行訪談后,反饋結果如下:自動批改工具在減輕教師繁重的批改任務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自動批改工具盡量不單獨使用。自動批改工具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必然要求教師介入批改工作。可以將人工批改與自動批改進行優勢互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受訪的被試表示,盡管自動批改有其方便、快捷等特點,但是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批改,人工批改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希望能夠同時得到教師與自動批改工具的反饋結果。
1.教師評價
盡管自動批改工具使用的范圍在逐漸擴大,但是人工批改作為最傳統的一種英語寫作批改方式,其作用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教師對每次稿件的批改可以側重點各不相同。例如,在一稿批改時,可以側重整體篇章結構、主題思想等;第二稿可以側重段落內部結構、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和過度方式等;第三稿則可以側重句子結構、語法錯誤、選詞等。這樣,學習者從不同層面可以得到教師的反饋,并根據教師的建設性意見完成作文的終稿。

表2 學習者對自動批改工具與人工批改的反饋對比
2.學生自評
學習者的自我評價是一個不斷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認識的過程,更是一個自我強化的過程。學習者在進行自我評價的同時,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以提升,其英語學習的信心得到增強。這種不斷自我完善、不斷自我修正的過程,能夠使學習者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不再是教師評價的被動接受者。但是,教師需要給學習者設定可操作的目標和標準。在學習者完成自我評價后,可將結果與教師和自動評價工具所給出的結果進行對比,發現自評的不足,進而發現自己未意識到的問題。
3.小組互評
小組互評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可以互相交流和討論的平臺,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四人左右的小組,然后小組成員間隨機組合進行互評。如A批改B,B批改C,C批改D,D批改A等。小組成員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發現在自評環節無法發現的問題,學生的積極性提升的同時思路也更加開闊。在課時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習者在課上以小組匯報的方式把互評結果呈現給全班學習者。這樣,教師可以檢查小組互評的情況,學習者還可以通過其他組的反饋查找自身的不足。
1.篇章層面
根據前期調查問卷與訪談的反饋結果,篇章結構是自動批改工具完成的比較薄弱的環節,此部分建議教師進行人工批改。教師需要從整體上把握學習者是否跑題、篇章是否連貫、段落銜接是否適當等。
2.句法層面
句法層面也是自動批改工具比較薄弱的環節,雖然能夠抓取一部分句法結構的錯誤,但是不如人工批改理想。建議教師在句法層面多給予關注。
3.詞匯和語法層面
詞匯層面是自動批改工具完成的比較好的環節,建議教師可將此部分繁瑣的批閱交給自動批改工具,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環節。
4.其他
對于寫作規范部分,如首字母大寫等部分,自動批改工具一般可以抓取,建議此部分交由自動批改工具完成。
[1]雷蔚因.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寫作多元評價模式構建[J].隴東學院學報,2012(5):99-101.
[2]石曉玲.在線寫作自動批改系統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2(10):67-71.
[3]盛仁澤,余建瓊.大學英語寫作在線作文批改反饋與教師反饋對比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2(18):134-136.
[4]周文博.大學英語寫作多級評改模式探析與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3):167-169.
[5]吳彥.英語寫作中的錯誤及有效的批改方法[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05(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