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芳,林養,鄧麗花
(湛江市第四人民醫院,廣東湛江524008)
血清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在兒童感染性腹瀉中的臨床價值研究
吳春芳,林養,鄧麗花
(湛江市第四人民醫院,廣東湛江524008)
目的探討血清降鈣素原(PCT)及C反應蛋白(CRP)在兒童感染性腹瀉中臨床意義.方法同時對我院兒科確診為細菌感染性腹瀉患者52例,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者61例及健康體檢驗兒童58例進行血清PCT及CRP的測定,并對其結果進行分析.結果PCT在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組和正常對照組之間無統計學意義(P>O.05),在細菌感染組和正常對照組之間有統計學意義(P 細菌或輪狀病毒感染導致的兒童感染性腹瀉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病原體分離培養是明確診斷最精確的指標.但病原體檢測周期較長,在實際的臨床運用中常受到限制.因此,尋找一種快速有效的實驗室方法對細菌及輪狀病毒導致的兒童感染性腹瀉作出明確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對盡早進行有效合理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臨床評價感染性疾病的指標較多,其中白細胞計數檢測是傳統鑒別細菌感染的主要手段,但其對細菌感染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度較低[1],近年來國內外已將血清降鈣素原(PCT)及C反應蛋白(CRP)檢測作為判斷細菌性感染的指標.有研究表明,PCT在評估細菌感染程度和抗菌素療效優于CRP和白細胞[2].我們同時對我院兒科確診為細菌感染性腹瀉患者52例,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者61例及健康體檢兒童58例進行血清PCT及CRP的測定,并對其結果進行分析.旨在了解血清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在兒童感染性腹瀉中臨床意義. 1.1 對象 1.1.1 觀察組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感染性腹瀉患兒113例.其中細菌感染性腹瀉患者52例,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者61例,年齡在3個月到7歲.感染患兒113例均以血清學、免疫學快速檢測以及病原體分離培養作為細菌或輪狀病毒感染的確診依據. 1.1.2 對照組5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齡在3個月到7歲.均是同期來我院體檢的健康兒童.年齡和性別沒有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取對照組及觀察組(在使用抗菌素之前)空腹不抗凝靜脈血2ml分離血清后待測.PCT是采用羅氏Cobas E601型全自動電化學免疫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檢測;CRP用是用免疫比濁法,在美國Beckman LX20 PRO全自動生化儀上測定,試劑由廣州標佳公司提供,測定按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l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各組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比較見表1. 表1 各組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比較 表1 各組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比較 注:與正常組比較△P<0.05,#P<0.05,☆P<0.05;與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組比較,▲P<0.05,★P<0.05. 組別例數(n)PCT(μg/L)CRP(mg/L)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組細菌感染性腹瀉組健康對照組61 52 58 0.44±0.10 2.81±0.57△▲0.45±0.12 4.02±2.48#37.11±18.70☆★1.14±0.69 血清降鈣素原(PCT)是1993年被Assicot等首先發現.近年來PCT作為一種新的診斷細菌性感染的指標在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中得到廣泛應用[3]. PCT是一種無激素活性的糖蛋白,是降鈣素的前體,由116個氨基酸組成,分子量為13KD.正常情況下由甲狀腺C細胞產生,在血液半衰期為25~30h,健康人群或非細菌感染者的血清中PCT含量甚微,甚至檢測不到[4,5].但在病理情況下,除甲狀腺外,肝臟的巨噬細胞和單核細胞,肺、腸道組織的淋巴細胞以及內分泌細胞都能合成分泌.國外臨床研究證實[6],PCT的升高,可作為機體受細菌感染后急性相的標志蛋白,在區別是否為細菌感染或為病毒感染時有重要意義.細胞均能產生PCT,可早期檢測細菌感染性疾病,并且感染控制后PCT水平迅速下降.可用于快速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判斷預后[7]. C反應蛋白(CRP)是一種機體在應激狀態下由肝臟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具有調節炎癥反應過程和防御感染性疾病的作用[8].CRP為5條多肽亞單位非共價鍵結合形成的盤狀球蛋白,分子量115~140KD,CRP是由多種致炎因素刺激肝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而產生,故在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性炎癥反應中均可導致升高[9],但不能確定感染是細菌還是病毒引起. 本文PCT在病毒感染組和正常對照組之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細菌感染組和正常對照組之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細菌感染組和病毒感染組之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CRP在病毒感染組和正常對照組之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CRP在細菌感染組和正常對照組之間有統計學意義(P< 0.05),CRP在細菌感染組和病毒感染組之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提示,PCT(可作為細菌感染腹瀉和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鑒別診斷的依據之一.而CRP作為炎癥反應靈敏性好,但作為鑒別診斷特異性差,不能作為細菌或輪狀病毒感染導致的兒童感染性腹瀉的指標.因此同時進行PCT與CRP檢測,可以分辨兒童感染性腹瀉的類型,若PCT水平升高多提示患者已經發生細菌感染,此時多須采用抗生素經驗治療. [1]王志軍.降鈣素原在兒童呼吸道細菌性感染診斷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7):820-821. [2]蔡莉勵,陳玉,鄭劍鋒,等.將鈣素原在上呼吸道感染診治中的應用[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2,30(6):546-547. [3]Schuetz P,Mueller B,Trampuz A,et al.Serum procalcitonin for discrimination of blood contamination from blood-stream infection due to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J].Infection,2007,35(5): 352-355. [4]王璐,胡瓊.血清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在兒童細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8):969-970. [5]高金爽,錫霞.前降鈣素、血清C反應蛋白聯合測定對診斷新生兒早期感染的意義[J].中國實用醫藥,2008,3(20):38-39. [6]Gibot S,Cravoisy A,Kolopp-Sarda MN,et al.Time-courseofStrem solubletriggeringreceptor expressed onmyeloidcells)-1, procalcition,and C-reactive protein plasma concentritions duing sepsis[J].Crit Care Med,2005,33(4):792-796. [7]陳平,劉健,李海珠,等.PCT與hs-CRP在新生兒炎癥性疾病中的比較[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2,30(6):601-603. [8]徐掌,正強.血清降鈣素原在嬰幼兒重癥肺炎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現代實用醫學,2010,10(22:1176-1177. [9]叢玉隆,王丁.當代檢驗分析技術與臨床[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273-274. R446.62,R512.5 A 1674-1129(2014)03-0324-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4.03.036 2014-3-24; 2014-05-13) 關鍵詞:降鈣素原;細菌感染性腹瀉;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1 資料與方法
2 結果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