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亮尹,李瑞瑩,徐曉松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廣東廣州510080)
2型糖尿病腎病檢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與胱抑素C的臨床價值
鐘亮尹,李瑞瑩,徐曉松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廣東廣州510080)
目的探討2型糖尿病腎病(T2DN)檢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與胱抑素C(CysC)的臨床價值。方法根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將12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為大量白蛋白尿組(33例)、微量白蛋白尿組(39例)、正常白蛋白尿組(57例),檢測所有患者的血清肌酐(Cr)、SOD、CysC。結果三組患者血清Cr、SOD、CysC不全相等(P<0.05);大量白蛋白尿組血清Cr、CysC顯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組,血清SOD顯著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組(P<0.05);微量白蛋白尿組與正常白蛋白尿組之間血清Cr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微量白蛋白尿組血清SOD顯著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組,血清CysC顯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組(P<0.05)。結論在反映T2DN早期腎功能損傷方面,血清SOD、CysC的靈敏度優于血清Cr。
2型糖尿??;糖尿病腎??;超氧化物歧化酶;胱抑素C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是終末期腎病(ESRD)和進行腎替代治療的最主要原因[1,2]。當DN患者腎損害到達Ⅳ期時,臨床除腎移植外缺乏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案,因此對DN進行早期診斷并及時干預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SOD是一種抗氧化物酶,在生物體內廣泛存在。據報道,SOD可以監測移植腎的腎功能恢復情況[3]。CysC是有核細胞產生的一種非糖化堿性低分子蛋白,其濃度不受炎癥、惡性腫瘤、肌肉量、性別及年齡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被認為是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理想標志物[4,5]。本研究即旨在探討T2DN檢測血清SOD與CysC的臨床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收治的129例患者。納入標準:(1)糖尿病診斷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診斷標準;(2)臨床分型為2型。排除標準:(1)合并各種糖尿病急性并發癥的患者;(2)合并慢性感染,或結締組織病,或肝臟疾病的患者;(3)合并惡性腫瘤的患者;(4)合并其他原因所致的腎功能損傷的患者。根據UAER將上述患者分為3組:UAER>300mg/24h(200μg/min)為大量白蛋白尿組,共3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齡29~72歲,平均(55.87±13.29)歲,病程3~17年,平均(8.96± 4.70)年,空腹血糖7.8~11.4mmol/L,平均(9.12±1.23) mmol/L;UAER30-300mg/24h(20~199μg/min)為微量白蛋白尿組,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齡30~77歲,平均(55.41±13.50)歲,病程7~19年,平均(10.44±3.55)年,空腹血糖7.2~10.9mmol/L,平均(8.81±1.05)mmol/L;UAER<30mg/24h(20μg/min)為正常白蛋白尿組,共57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齡25~70歲,平均(54.81±14.42)歲,病程4~21年,平均(10.28±3.47)年,空腹血糖7.2~10.9mmol/L,平均(8.88±1.14)mmol/L;三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數據收集所有研究對象空腹抽取靜脈血5mL,置于室溫30min,2720g/min離心10min,取上清進行檢測,
1.3 儀器與試劑AU5811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世諾臨床診斷制品株式會社生產的Cr試劑盒(肌氨酸氧化酶法),寧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SOD試劑盒(比色法),四川邁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CysC試劑盒(膠乳增強免疫透射法)。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定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三組間定量資料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組患者血清Cr、SOD、CysC不全相等(P<0.05);大量白蛋白尿組血清Cr、CysC顯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組,血清SOD顯著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組(P<0.05);微量白蛋白尿組與正常白蛋白尿組之間血清Cr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微量白蛋白尿組血清SOD顯著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組,血清CysC顯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組(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血清SOD等指標的比較

表1 三組患者血清SOD等指標的比較
組別Cr(μmol/L)SOD(IU/ml)CysC(mgl/L)正常白蛋白尿組(57例)微量白蛋白尿組(39例)大量白蛋白尿組(33例) FP 209.77±46.25 102.06±14.99 89.32±15.41 57.98 0.000 62.10±11.86 99.36±16.42 174.00±10.37 245.63 0.000 3.46±1.02 2.38±0.67 1.28±0.05 19.87 0.000
細胞的生存、功能維持取決于細胞內環境氧化還原狀態的平衡,人體內存在一系列抑制和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酶和非酶系統,可抵御各種自由基引起的損傷,其中SOD就是其中研究最多的一種抗氧化物酶。SOD能催化氧自由基發生歧化反應,使機體內的自由基處于一種平衡狀態。SOD存在于所有有氧代謝的細胞內,濃度可隨著組織的代謝功能的變化而改變[6,7]。有研究表明,血清SOD濃度能監測腎移植患者術后的腎小管修復情況[8]。還有研究指出,腎移植的急排期會出現氧自由基的異常,患者的紅細胞免疫功能下降,血清SOD活性降低。此外,SOD在對抗輻射及延緩機體衰老等方面也有著重要的意義[9,10]。本次研究的結果與以往研究相一致,即大量白蛋白尿組血清SOD顯著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組(P<0.05),微量白蛋白尿組血清SOD顯著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組(P<0.05),這說明血清SOD活性是反映腎功能的靈敏指標,其降低的程度與腎功能的損傷程度相關。
CysC是有核細胞產生的一種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人體血液、腦脊液、唾液、尿液中均能檢測出CysC,其中以腦脊液含量最高,尿液含量最低。CysC可自由濾過腎小球,在近端小管處幾乎全部被重吸收和分解代謝,一般不經過腎外途徑排泄[11,12]。此外,CysC在血液中的濃度不受炎癥、腫瘤等其他疾病因素的影響,因此CysC作為一種理想的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內源性標志物被臨床廣為關注。研究表明,血清CysC敏感性較Cr高,對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具有很好的監測作用[13,14]。本試驗印證了文獻報道,結果顯示大量白蛋白尿組血清CysC顯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組(P<0.05),微量白蛋白尿組血清CysC顯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組(P<0.05)。
血清Cr是傳統腎功能損傷標志物,亦在目前臨床上廣泛應用。本試驗結果顯示大量白蛋白尿組血清Cr顯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組與正常白蛋白尿組(P<0.05),微量白蛋白尿組與正常白蛋白尿組之間血清Cr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血清Cr不能靈敏地反映T2DM患者早期發生腎功能損傷。綜上所述,在反映T2DN早期腎功能損傷方面,血清SOD、CysC的靈敏度優于血清Cr。
[1]Jones CA,Krolewski AS,Rogus J,et a1.Epidemic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peoplewith diabe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Do we know the cause?[J].Kidney Int,2005,67(5):1684-1691.
[2]Van Dijk PC,Jager KJ,Stengel B,et a1.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for diabetic end-stage renal disease:data from to registries Europe(1991-2000)[J].Kidney Int,2005,67(4):1489-1499.
[3]唐政,陳勁松,殷立平.抗氧化及脂質過氧化物在腎移植中的意義[J].中華器官移植雜志,1998(1):13-15.
[4]Ceriello A.New insights on oxidative stress and diabetic complications may lead to“causal”antioxidant therapy[J].Diabetes Care, 2003,26(5):1589-1596.
[5]Boyd-White J,Williams JC Jr.Effect of cross-linking on matrixpermeability·A model for AGE-modified basement membranes[J]. Diabetes,1996,45(3):348-353.
[6]劉殊,許崇安,李冬梅,等.惡性血液病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山西醫藥雜志,2007,36(2):118-120.
[7]張莉,吳賽珠,阮云軍,等.雄激素缺乏對雄性小鼠主動脈增齡性變化的影響[J].熱帶醫學雜志,2011,11(2):122-125.
[8]唐政,陳勁松,殷立平.抗氧化及脂質過氧化物在腎移植中的意義[J].中華器官移植雜志,19898(1):13-15.
[9]林慶斌,廖升榮,熊亞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研究和應用進展[J].化學世界,2006(6):378-381.
[10]楊琳,廖明芳,季欣然,等.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醫學領域的研究現狀[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0,10(2):396-398.
[11]Jacobsson B,Lignelid H,Bergerheim US.Transthyretin and systatin C are catabolized in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and the proteins are not useful as markers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s[J]. Histopathology,1995,26(6):559-564.
[12]Tenstad O,Roald AB,Grubb A,et al.Renal handling of radiolabelled human cystatin C in the rat[J].Scand J Clin Lab Invest, 1996,56(5):409-414.
[13]楊忠臣.聯合檢測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紅蛋白和尿微量尿白蛋白/肌酐在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學, 2013,31(3):261-262.
[14]王盈.胱抑素C測定在糖尿病腎病腎功能評價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2,30(5):517-519.
R587.1,R446.11+2
A
1674-1129(2014)05-0606-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4.05.051
2014-04-19;
201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