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波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指出,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科學。而且,學生普遍認為高中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零碎,容易學,但容易忘,很難掌握牢固,上課時很輕松就聽懂了,但課后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時往往就束手無策。這些都是學生沒有將高中化學的理論和概念靈活運用起來,對知識點之間沒有有機的聯系,沒有形成整體的化學知識結構。為了改變這樣的教學狀況,我們重新審視了高中化學的學科特點,高中化學各個知識點交叉縱橫,相互關聯,點能連成線,線能連成面,面能結成網,形成一個立體空間網狀整體的知識結構。那么,怎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形成完整知識體系化?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很好的、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概念圖組織知識網絡。把概念圖作為一種學習的工具與方法,能促使學生把新舊知識結合起來,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與知識結構,從整體上掌握我們所教授的知識。故本文擬采用將概念圖教學引入高中化學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學中,進而培養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在化學這門學科中,許多學生在知識點之間缺乏聯系,也缺乏系統性,掌握不了牢固知識點。因此,我們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的時候要采取能促使學生真正理解化學知識,促使化學知識的結構化、系統化的教學方法,這種才是有效教學法,采用這種方法才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在學習時感受到成功的快樂。而運用概念圖可以滿足上述要求,上課開始的時候,首先由教師提出一種能夠將新知識和舊知識聯結起來的陳述或者是教學情境,教師這樣做的目的是用來幫助學生順利接受課本上的學習材料。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學生能夠把新內容與原有的認知結構聯系起來;能夠幫助學生組織本節課所要學習的材料。舉個例子,在講授有機物時,學生已掌握了物質可分為單質和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可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等的分類方法,這為學生掌握有機物中組成元素的特點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新課程理念內容的要求下,學生的學習方式、傳統的教學模式都必須進行改變,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教師是主導,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與機械訓練;而是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自己積極參與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實現了由單一的學習到各種學習方式的轉變。因此,利用概念圖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