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華
初中化學教學內容,由于只在初三一個學年完成,內容相對集中,時間緊湊,加之本學科所特有的科學性、趣味性及廣泛的實用性,都為學生學好化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據此,完全有必要在學年教學進度完成之后,教師精心組織總復習,指導學生將一年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分類、歸納、綜合,把各章節的基礎知識整理成“知識點”,切實指導學生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熟練掌握基本技能的學習效果。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在組織總復習中,教師牢牢抓住好精備、精講、精練三個環節,是達到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徑。
一、精備
精心備課是上好課的基礎,對復習課則要求更高。概括的講,教師每備一節課都要力求做到腦中有“標”,即熟悉課程標準對有關教學內容具體的目標要求;胸中有“本”,即依據課本教材對所要復習的知識內容爛熟于心;目中有“人”,即密切結合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安排復習內容;心中有“數”,即對學生平時學習中普遍感覺生疏的知識以及復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難或問題,能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手中有“法”,即因地制宜,設計靈活有效的教法和學法。然后從細節上力求做到備教具,即有關的儀器、掛圖等;備提問,及精心設計啟動發性問題,能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備練習,練習要精當、典型、適度,注意梯度、效度,科學合理,切忌重復,浪費學生的精力和時間而達不到預期的復習目的。備提問、備練習是教師備復習課的重點之一,也是教師的一項創造性勞動,其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復習效果。最后還要注意備板書,力求條理清楚,言簡意賅,直觀形象,體現重點內容。
二、精講
精講,就是教師講的要精而準,雖少但要有趣,講出疑難之點,導出易混之處;揭示規律,啟迪思維,引導學生把對化學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基礎知識的準確理解記憶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對所學知識做簡單重復,使復習教學真正起到“定性”“校正”的作用。
比如,在復習O2、H2、CO2氣體的實驗制法時,首先引導學生明確應從哪些發面入手來考慮選擇,然后讓學生自己找出實驗藥品、反應原理、反應類型由此而選用的實驗裝置,根據其性質采用的收集方法和利用其特性進行驗滿、驗純的檢驗方法。并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歸納得出:凡是固——固加熱制取氣體可采用與O2相似的裝置;凡是固——液常溫制取氣體可采用與H2相似的裝置;凡是密度比空氣大(?。┣也慌c空氣中的任何成分起反應的氣體,均可采用向上(下)排空氣法收集;凡是不易或難溶于水發生化學反應的氣體,均可采用排水集氣法,這樣使學生從中掌握了氣體制取的一般規律,達到了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
精講還要求教師語言要形象、風趣,在不影響準確性的前提下,設計引人入勝的表達方式,把學生感到枯燥抽象的一些概念和原理生動、有趣地闡述出來,營造愉悅氛圍,增長智慧。復習構成的微粒時,設計幾個小謎語讓學生猜:(1)辭別兒子(離子);(2)少點衣裳,變了模樣,有了電性,要加符號(陽離子);(3)多了點,面貌變,外形變胖,身上帶電(陰離子);(4)諒解孩子的過失(原子);(5)用孩子作抵押(質子);(6)不陰不陽,身據中央(中子);(7)老兩口爭二郎(分子);提供這些不僅使學生在愉悅中掌握了知識,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總之,所謂精講,說到底就是要求教師要講到點子上(重點、難點、知識點、疑點、考點),多采用啟發式的方法把學生真正動員起來,使學生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減輕課業負擔,提高復習效率。
三、精練
精練就是教師在精講的基礎上,用適量的習題獲取最佳的復習效果。精練,首先要有層次,有簡有繁,由易到難。一般練習中要有針對性地分為四層:第一層是基本練習,幫助學生打好基礎;第二層是交換練習,促進學生的靈活思維;第三層是綜合練習,意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第四層是提高練習,主要是讓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來練習,一方面提高他們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精心設計練習是精練的首要環節,一定要突出練習的知識點。練習的內容要緊緊圍繞復習要求,針對復習中的重點、難點;也可以通過一題多解的練習,引導學生有條理的從各個不同角度去觀察分析思考,培養其發散思維能力。如,在復習CO、CO2時,可以練習如何除去CO中的少量CO2,再變換成除去CO2中的少許CO,并進一步延伸為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H2(CO2)、CO2(H2)、Cu(Fe)、Cu(C)、C(Cu)等。最后練習如何鑒別下列氣體:空氣、O2、H2、CO、CO2、CH4、N2。這些練習既復習了以上各種氣體的特性,又進一步加強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作為復習,每個教師,每個班級都有各自不同的風格、特點,當然也會有多種方法和途徑。但就一般而言,精備、精講、精練應當是最基本的。實踐證明,牢牢抓住這三個環節,將會大大提高化學課總復習的效率。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