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帆
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是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教學改革的關鍵,現代教學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教師應該給學生留足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學課本知識,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方式。經過一段時期的研究實踐,我認為要把學生的自學真正落到實處,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扎實、有效,首要的任務是編撰好自學參考提綱。自學參考提綱是供學生自主學習用的,自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地體現在自學參考提綱的編撰上。
編寫自學提綱一是要把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就是依據學習目標在全面挖掘教材的基礎上,將學習重難點內容設置成可適合學生理解接受的問題,做到問題間思維具有邏輯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問題的探究要滲透學法指導,僅有問題不足以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學法不當則影響學習的效果,因此,在自主學習導學設計上,還要融學法于問題探究之中,基礎教育階段尤其重要。要突出重點。問題的設計要圍繞學習單元的學習重點展開,做到學有效果,學有方法,這樣才能提高自主學習的效果。
一、自學參考提綱的內容
自學參考提綱是把學生在教學單元中必須解決的一系列有內在聯系的屬于認識性的問題合理地分解,轉化為形式多樣的題目。它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自學一個單元教學內容。如文科的字、詞、句、段、語法等,理科的概念、定理、法則、公式、實驗原理、實驗方法等。
2.自學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
3.自學一個教學單元內容所必備的工具和參考資料,以及與本單元教學內容有直接聯系的舊知識的提示、自學參考題。
以上列舉的是一份完整的自學參考提綱所包含的內容。對不同程度的教學班級、不同的教學內容,自學參考提綱的內容可以靈活掌握。
二、設計自學參考提綱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學生獲取知識經歷認同、內化、應用三個過程。學生對新事物的認識不僅受到已有知識結構、智力因素的制約,還要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根據學生的心理因素和認知規律,教師在編制自學參考提綱時,應遵循下面幾個基本原則。
1.學情根據原則。編制自學參考提綱,建立在充分明了學生的知識結構的基礎上。自學參考提綱所提出的問題必須是全班絕大多數學生經過積極思考、采用多種學習方式、借助多種學習手段能夠解決的問題。同時要注意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編制出必做題、選做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自學參考提綱的引導下,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2.抓標務本原則。在編制自學參考提綱時,教師應認真鉆研課程標準和教材,落實“三基”教學目標。綜合考慮學情、課標、教材,明確單元教學的目的和要求,提綱應多角度、多層面、多層次突出重點、分散難點,落實教材中的通性、通法。同時注意學科思想的提煉和滲透。
3.循序漸進原則。編制自學參考提綱要注意為新舊知識搭橋鋪路,為學生接受新知識排除思維障礙。結合學生的年齡結構、知識狀況、心理特點,提綱內容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
4.整體性原則。教師應樹立整體觀念,從知識的整體出發,把握單元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抓住知識的內在聯系,查相同點、找不同點,在點面結合的基礎上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形成合理的動態的知識結構。
5.啟發性原則。自學參考提綱是教師對學生自學知識進行啟發的工具。教師在明了學情的基礎上,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提供必要的認知條件。因此,在編寫自學參考提綱時要避免提出學生只機械地抄課文就能回答的問題。
6.科學性原則。編制的自學參考提綱題目要敘述嚴謹,題目的敘述應當語言精練、文字流暢、術語規范,涉及的概念和關系明確,不能產生歧義。給出的條件要恰當,即題目的條件要充分、互容、不多余,符合生活實際等。提出的結論具有可行性,題目的結論根據條件可以合理推出。自學參考提綱中題目的編排順序要符合學科的邏輯體系和學生的認知規律。
以上是編制自學參考提綱的六條基本原則。當然在編制自學參考提綱時,我們還要注意自學參考提綱的教育性、實踐性等特點,精心設計,使它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激發興趣、指明方向、指示方法的作用。
三、自學參考提綱的表達形式
自學參考提綱的表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問答題、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或其他形式。
為了調節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和系統性,自學參考提綱不僅要設計編排好,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自學參考提綱的出示計劃。自學參考提綱可以劃分不同的層次,分批適時下達,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