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利
摘 要:高中物理學科是一門兼具概括性與抽象性的學科,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也是一個充分運用邏輯思維與抽象性思維的過程。高中物理要求學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靈活地轉換思維,要求學生能夠糾正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思維錯誤,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針對高中學生學習物理過程中遇到的思維障礙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改善這種情況的幾點建議,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思維障礙;靈活轉換
物理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觀察生活現象、邏輯思維分析和運用物理知識的過程。但是當前有部分高中生對物理學習產生了畏難情緒,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也不愿及時解決,導致物理學習轉變成為阻礙自身發展的因素。高中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時,具有自身的特點,學生的思維容易卡在某個環節而無法正常思考問題。因此,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會轉換思維,提高學習的效率,促進學生物理學習成績的不斷進步。
一、高中物理學習中思維障礙的表現
1.形象思維優勢發揮不足,不能有效利用因果關系分析條件
高中學生的形象思維都較為發達,學生的形象思維在物理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學生在思考物理問題時,卻往往無法將文字性的描述、物理運算公式與物理現象聯系起來,學生的物理學習過程往往受限于學生頭腦中對物理題目的初步印象,從而無法正確進行分析和推理。學生在解答物理問題時,通常都是從問題的條件入手,但是對條件的認識是一個復雜過程,部分學生無法對條件進行適當拆分或者無法理解條件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也有部分學生對物理基礎知識的理解有誤,導致條件適用錯誤。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將物理題目中的條件轉化為有效的物理信息,從而推導和利用物理公式進行解題。學生的形象思維優勢與因果思維方式都沒有靈活地與問題進行結合,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對物理分析產生錯誤認識,從而將物理解題思路引到錯誤的方向上。例如,學生在學習“電的中和”相關知識時,由于學生未能將物質原子結構與電子運動的動態過程相聯系,就不能很好的理解電的中和這一物理現象。再比如,學生在學習“功的計算公式”時,由于未能將“在力的方向上”這一前提條件考慮進來,導致在解決具體的物理題目時,很難正確運用功的計算公式。
2.思維定勢導致不能換向思考,逆向思維作用發揮不明顯
思維定勢影響著學生的思考過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獲取了較多的生活知識,有些關于物理方面的生活常識或經驗影響著學生的物理學習過程。另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或思維模式,這些習慣或思維模式,影響著學生的思維過程,會使學生形成一種思維定勢。在物理學習中,學生的思維定勢起著雙重作用,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由于良好的學習基礎而更容易接受新知,但是也可能會因為原來的知識結構,限制了思維推理能力。思維定勢也會影響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物理學習和解題的過程中,需要靈活運用逆向思維方式,利用概念、定律對問題所需的條件進行分析,利用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尋找題目中的有效信息,獲取正確的解題途徑。但是很多學生都沒有形成逆向思維習慣,難以運用逆向思維方式分析與解決問題。
二、促進學生靈活轉換思維,提高物理解題效率的措施
1.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增強思維的目的性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多種思維方式,尋找不同的突破口進行解題,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意識,讓學生能夠通過概念的理解,進行論證。教師在解題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要讓學生理解物理符號的含義,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學會創新思維。教師要讓學生養成有目的性的思維的習慣,要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問,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思維方式的能力。
2.從心理學角度培養學生遵循思維規律,高效學習物理
高中物理學習中運用到的思維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比較思維、逆向思維、分析思維、形象思維、數學思維等。教師要深入探究各種思維方式所適用的領域,讓學生通過科學的思維方式進行分析。教師要探究學生思維方式上存在的障礙,總結思維的規律,在日常教學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換角度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對思維定勢的研究中,教師發現學生在某一類題目上重復出錯,此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思維過程出發,讓學生對自身思考問題的過程展開分析,并引導學生從其他的思維角度考慮,讓學生總結解題出錯的原因,糾正學生錯誤的思維定勢。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產生思維障礙。面對這些思維障礙,教師要從思維方式的科學規律方向出發,探究學生產生這種思維方式的原因,對學生思維中出現的錯誤進行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克服思維中的障礙,尋求思維方式的開拓和創新,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
參考文獻:
姚文友.高中生物理學習思維障礙分析及教學策略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