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愛峰
體育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其形式是室內與室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它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身心合一的教育功能,影響每一位學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延伸到一個人的終身需求,其核心價值就是增強體質,增進健康,也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體育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學校的體育課堂中,
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同時也是中考必考的一門學科。因此,體育課一定要有全面發展的原則,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在學習的同時,也能體驗一種身心愉悅的感覺,隨著中考體育的要求越來越規范,各學校對體育課堂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體育教師必須高度重視自己的工作,提高自身素質,加強敬業精神。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鍛煉、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以及國家、省關于“全面組織實施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的要求。實施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旨在培養學生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那么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積極應對體育中考呢?
一、思想動態
要想考好的成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如何對待體育學科,
要有自覺性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目前,學生在學校里一直以文化課學習為主,體育課原來在學生和社會人士的心中一直不是很重要,所以,導致絕大部分學生不重視體育,就算有少部分學生參加鍛煉也是根據他們的愛好、興趣、特長,但是,學生的思想沒有及時轉換,老師必須耐心細致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一定要端正他們的態度,并告誡學生面臨的是智力培養和體能培養的雙重任務,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同時,還要與家長和班主任搞好關系,積極聯系,爭取得到他們的支持和協助,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體育課內外都刻苦訓練,并保證有質量地完成每次計劃。
二、改變觀念,提高質量
在體育教育教學中堅持四個信念:育人為本、相互尊敬、增強體質、發展特長。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掌握一定的技能與鍛煉方法,需要教師的潛心投入,而且是不間斷的、系統的、有效的教學才能實現。根據考試項目,先易后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考試項目換一種形式去讓學生鍛煉。如,在教中長跑時,就要有一定的創新,可以打破舊的傳統教學模式,不一定讓學生沿著操場一圈又一圈的練習,我們就要改變教學方法,可以用爬樓梯的方法,也可以利用游戲的方法進行練習,也可以進行越野跑。在運用新的教學方法過程中,在不知不覺中加強了練習的難度,增強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也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并合理地完成練習項目,輕松地掌握學習的重、難點。總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孩子們對體育課的興趣,同時要善于靈活運用教材。作為一位體育教師,只有改變教學觀念,以科學端正的態度,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節課,在每節課中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新目標,讓孩子發揮身體的最大潛力,既鍛煉了身體,又提高了成績,從而輕松提高體育課的質量。
三、關注課外鍛煉,提升科學素養
“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成長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學生在校都有一小時的大課間活動。所以,學校要重視大課間活動,學生要把握好這段時間,擺正鍛煉的位置,合理安排好鍛煉項目,找出自己的薄弱項目,加強練習,同時,教師要了解各學生的實際情況,把鍛煉方法教給他們,給他們時間,給他們場地,給他們空間,讓他們自己練習,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特別對鍛煉態度不積極的學生,要做好思想工作,還要觀察他們的課余訓練情況,并與班主任交換意見,希望幫他們加強輔導,幫助他們把成績提上去。每次練習結束后,體育教師應及時讓學生注意身體,不能因練習結束就對學生不聞不問,全體教師要團結一心,共同協作,要時刻關心、關注學生的一切。
四、男女分班,體能分組
中學體育課的教學一般以教學班為單位進行,學生在性別、年齡、體格上的差異,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也不能充分發揮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初中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時期。在這段時期里,身體鍛煉得怎么樣,將影響學生以后的身體健康。因此,科學地組織并指導學生的身體鍛煉,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是體育教師的重要職責,采用男女分班符合按體能分組的組織形式進行體育教學的原則。根據男女、體能分班,上課更有針對性,每一位學生都有可能達到每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同學與同學之間差距不大,相互鼓勵,相互提高,同時教師更有針對性,這樣才能做到好的更好。
總之,學生要重視體育,教師要全面關心、全面指導,這樣將對他們的升學產生一定的幫助。
?誗編輯 黃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