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翠
吉林國健婦產醫院有限公司,吉林 長春 130062
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在妊娠糖尿病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
李玉翠
吉林國健婦產醫院有限公司,吉林 長春 130062
目的分析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在妊娠糖尿病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方法將753例早期孕婦根據糖耐量測定結果分為糖耐量正常組、糖耐量異常組和妊娠糖尿病組,檢測并比較三組孕婦超敏C-反應蛋白均數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糖耐量正常組超敏CRP的檢測值為(1.65±0.45)mg/L,GIGT組為(12.77±2.40)mg/L,妊娠糖尿病組為(22.84± 4.08)mg/L,三組均數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重比較表明兩兩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檢測孕婦超敏CRP水平,可以及時發現妊娠糖尿病,對妊娠糖尿病的預防控制和優生優育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超敏C-反應蛋白;妊娠糖尿病;早期診斷;臨床價值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導致孕產婦和圍產兒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一個重要原因[1]。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妊娠糖尿病,但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妊娠糖尿病患者往往易合并高胰島素血癥和高血壓、血脂異常,比非妊娠糖尿病患者發生的早,且較嚴重。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等是動脈硬化和2型糖尿病發生的前期危險因素,妊娠糖尿病患者實際上存在著代謝綜合征的臨床表現。既往研究表明,妊娠糖尿病與炎癥反應有關,如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C反應蛋白(CRP)等。該文通過研究超敏CRP與妊娠糖尿病的關系,闡明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在妊娠糖尿病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吉林國健婦產醫院門診行75 g糖耐量測定的753例早期孕婦為研究對象,妊娠糖尿病診斷參照第7版《婦產科學》教科書[2]。根據糖耐量測定結果分為三組:糖耐量正常組673例,年齡介于20~39歲之間,平均(29.51±2.94)歲,孕周(27.12±3.38)周;糖耐量異常組47例,年齡介于21~38歲之間,平均(30.08±2.84)歲,孕周(27.65±3.35)周;妊娠糖尿病組33例,年齡介于20~38歲之間,平均(29.89±2.91)歲,孕周(27.71±3.41)周。三組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和孕周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樣本采集與檢測方法
受檢者均禁食8 h以上,早晨空腹采集靜脈血,分離血清后儲藏于-70℃冰箱待測超敏CRP。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試劑盒的生產廠家和批號相同,檢測按試劑說明書進行。所得檢測結果符合質控標準。
1.3 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
①被檢孕婦在妊娠期2次或以上空腹血糖≥5.8 mmol/L,診斷為妊娠糖尿病;②空腹血糖正常而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孕期反復尿糖陽性、巨大兒分娩史、不明原因反復自然流產史及死胎史)者均接受50 g葡萄糖篩查試驗。服糖后1 h血糖≥7.8 mmol/L為異常,若服糖后1 h血糖≥11.1 mmol/L同時伴一次空腹血糖≥5.8 mmol/L,診斷為妊娠糖尿病;對糖篩查異常,而空腹血糖正常者,則行75 g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采用NDGG標準,即OGTT2項或2項以上達到或超過標準,診斷為妊娠糖尿病。OGTT中任何1項異常時,為GIGT。
1.4 統計方法
三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單因素ANOVA檢驗,多重比較采用SNK-q檢驗。
糖耐量正常組超敏CRP的檢測值為(1.65±0.45)mg/L,GIGT組為(12.77±2.40)mg/L,妊娠糖尿病組為(22.84±4.08)mg/L,三組均數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重比較表明糖耐量正常組低于GIGT組和妊娠糖尿病組(P<0.05),GIGT組亦低于妊娠糖尿病組(P<0.05)。
正常妊娠期存在胰島素抵抗,是一種生理適應性改變,對孕婦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謝都有明顯影響,表現為蛋白質分解減少,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減少,而脂肪分解和氧化增加。妊娠期胰島素抵抗程度增加,如果胰島素分泌不能補償胰島素抵抗,則機體將發生妊娠期糖尿病,可并發巨大兒、死胎、羊水過多、流產、早產、妊娠期高血壓病等[2]。雖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數于產后能恢復糖代謝異常,但將來患糖尿病的概率亦可增加。
CRP是炎性反應的急性時相蛋白,在急性創傷和感染時其濃度急劇升高。CRP不僅結合多種細菌、真菌及原蟲等體內的多糖物質,在鈣離子存在下,還可結合卵磷脂和核酸,具有與IgG及補體相似的調理和凝集作用,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刺激單核細胞表面的組織因子表達和其他免疫調節功能,使機體表現出炎性反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高水平CRP對2型糖尿病未來風險預測有一定的價值,提示可將CRP水平檢測作為常規項目用于臨床妊娠婦女常規檢查,對預測妊娠糖尿病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的臨床指導意義。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尚未明了,一般認為與血管內皮細胞受損、遺傳因素、營養缺乏和胰島素抵抗等因素有關[3]。一般產后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逐漸恢復正常,但相當多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今后的歲月中會發生2型糖尿病。國外的研究結果表明,CRP在新發現的DM或已診斷的患者中明顯升高,而在非DM或僅伴有空腹血糖異常者中正常。有關研究已經證實慢性炎癥反應與2型糖尿病的發生密切相關,發現其同樣也參與妊娠糖尿病的發生[4]。隨妊娠進展,機體對胰島素分泌的需要量增大,合并糖尿病孕婦可因胰島素抵抗而有胰腺β細胞損害。妊娠糖尿病存在不同程度的亞臨床炎癥[5],在胰島素抵抗發展至糖尿病過程中,炎癥反應發揮一定的作用。CRP是導致炎癥反應的重要因子,故與妊娠糖尿病密切相關。
該文表明,妊娠糖尿病孕婦血清超敏CRP水平高于GIGT孕婦,GIGT孕婦亦高于糖耐量正常孕婦,說明妊娠糖尿病的發生可能與炎癥有關。可見檢測孕婦超敏CRP水平,可以及時發現妊娠糖尿病,對妊娠糖尿病的預防控制和優生優育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苗薇,魏秀菊.妊娠期糖尿病的篩查及孕期管理[J].中國實用醫刊,2012,39(15):68-69.
[2]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3]申南,黃醒華.妊娠期糖代謝監測現狀[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4):31-32.
[4]王前,鄭磊,曾方銀.超敏C-反應蛋白的研究現在及臨床應用[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4,27(8):542-544.
[5]楊麗,劉金慧,王翠峰,等.CRP與妊娠期糖尿病相關性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0):231.
R446
A
1672-4062(2014)07(a)-0028-01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