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娜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天津 300211)
原發性腦淋巴瘤患者經Ommaya囊化療的護理
王琪娜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天津 300211)
原發性腦淋巴瘤;Ommaya囊;護理
原發性腦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the brain,PLB)是一種較罕見的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約占顱內原發性腫瘤的0.3%~1.5%,占全身淋巴瘤1%以下,生物學行為具有侵襲性[1]。原發性腦淋巴瘤的發生率隨著接受免疫抑制治療患者的增多而增加,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放射治療、化療等綜合治療[2]。經Ommaya囊注入可使化療藥物直接進入中樞神經系統,隨腦脊液流動到達全部腦脊液腔隙,從而使到達腫瘤周圍腦組織的藥物濃度增加,同時減輕化療藥物產生的全身性損害。本文將行Ommaya囊置入術的11例原發性腦淋巴瘤患者的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11例男4例,女7例,年齡35~72歲。病程2 d~1年。其中顱內單發病灶9例,包括大腦腦葉5例,小腦2例,基底節和丘腦2例;顱內多發病灶2例。臨床表現為頭痛、惡心嘔吐,視乳頭水腫等高顱壓癥狀9例;性格改變、智力異常3例;肢體活動障礙、共濟失調3例;視力下降2例;癲癇大發作2例;言語不利1例;聽力下降1例。所有病例均行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經病理證實為非霍奇金氏B細胞型淋巴瘤,并且行Ommaya囊置入后化療。
1.2 Ommaya囊置入及化療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選擇左或右側的側腦室額角作為穿刺點,消毒后局麻下切開頭皮,顱骨鉆孔后,將Ommaya囊導管一端置于側腦室額角內,另一端與儲液囊連接固定,然后將儲液囊固定于骨孔旁皮下。確認Ommaya囊通暢后縫合包扎傷口。分別于Ommaya囊置入術后第1、4、8、11、15、18 d,嚴格消毒后經皮穿刺將甲氨蝶呤注入Ommaya囊的儲液囊,每次12 mg。定期經皮摁壓儲液囊使甲氨蝶呤進入腦室系統。
2.1 心理護理 原發性腦淋巴瘤屬于惡性腫瘤,其生物學行為具有侵襲性,易復發。對預后的擔心,對腦淋巴瘤的不了解,加之由于社會、經濟、生理等多種因素影響,使患者和家屬產生悲觀、失望、焦慮等負性情緒。Ommaya囊置入術常在腦淋巴瘤患者開顱術后兩周,病理結果確定后進行,距離開顱手術的時間短。患者在短時間內進行兩次手術,心理反應會比較強烈。Ommaya囊置入術又在局麻下進行,患者保持清醒,進行顱骨鉆孔等手術操作時部分患者會產生恐懼感而難以配合手術。護士與患者和家屬及時溝通,耐心傾聽他們的想法,對他們提出的問題進行科學解釋,打消他們的疑慮,以取得患者和家屬在治療上的配合。首先詳細介紹腦淋巴瘤的治療方法,使患者及家屬了解相關知識。再詳細介紹經Ommaya囊注射化療藥物的優點和注意事項等,建立起患者和家屬的信心。在手術前詳細向患者解釋手術過程,并且盡量減少手術引起的不適。通過積極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本組患者及家屬均能配合治療。
2.2 術前準備 完善各項檢查及化驗,如血常規、肝腎功能、血糖等,確認無手術禁忌證。女性患者避免在月經期施行手術,本組1例女性患者因在月經期而推遲手術。頭部常規備皮,注意有頭皮感染者需推遲手術,待感染控制后再行手術,本組患者未見頭皮感染。保證營養供給,給予高蛋白、高纖維素、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預防感冒,增強抵抗力。術前常規檢查血壓、心率等,血壓過高者應當推遲手術并給予降壓藥物控制血壓,本組1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在Ommaya囊置入術前血壓達17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予硝苯地平緩釋片口服后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術前查頭CT觀察側腦室大小,中線有無移位。判斷患者大腦優勢半球在左側還是右側,選擇手術入路。術前半小時予靜脈點滴抗生素預防感染。
2.3 術后一般護理 Ommaya囊置入手術時間一般選擇在開顱探查腫瘤切除術后2周,病理報告確診為原發性腦淋巴瘤后進行。Ommaya囊置入術要注意預防顱內感染和傷口感染,若出現上述情況,必要時可以手術摘除Ommaya囊,待感染控制后再重新放置。告知患者和家屬防止患者頭部尤其是Ommaya囊放置部位損傷。換藥、拆線等操作過程避免銳器劃傷Ommaya囊。術后患者返回神經外科監護室,常規予心電監護,吸氧,補液等,待病情穩定后轉入普通病房。術后隔日予傷口換藥,1周后傷口拆線。
2.4 術后主要并發癥觀察及護理
2.4.1 感染 感染的控制是埋置Ommaya儲液囊術后的重要問題[3],主要包括傷口感染和顱內感染兩種。護理要求每天檢查Ommaya囊的位置。定期換藥。注意切口及周圍皮膚有無紅腫、壓痛等感染癥狀,同時每日監測患者的體溫變化。需要摁壓儲液囊以檢查Ommaya囊是否通暢或者幫助藥液擴散入腦室內時要嚴格消毒,并佩戴醫用無菌手套。進行化療藥物注射時要嚴格消毒,在專門的經過消毒的手術室或者治療室進行。經Ommaya囊注射藥物前常規抽取少量腦脊液觀察顏色、性狀等。檢查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生,給予有效抗生素等對癥治療。Ommaya囊屬于外源性醫用植入物,須按規定在術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本組2例患者術后傷口出現紅腫,每日換藥,給予敏感抗生素后好轉。1例72歲患者術后3天體溫升高超過38.5℃,懷疑有顱內感染,但經腰穿和經Ommaya囊抽取腦脊液行常規、生化檢查以及腦脊液細菌培養,結果均為陰性,最后確診為支氣管炎發作經對癥處理后體溫恢復正常。本組未發生顱內感染。
2.4.2 出血 Ommaya囊置入術選擇以側腦室額角作為穿刺點的目的就是避開顱內大血管,以防引起嚴重的腦出血,但置管時不能在直視下進行。所以術后給予心電監護,囑患者臥床,避免劇烈活動。適當靜脈點滴止血藥物預防出血。進行換藥、注射藥物等操作時動作要輕柔。常規于術后第1天查頭CT,以了解顱內情況。本組病例術后第1天查頭CT未發現腦出血。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呼吸、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必要時再進行頭部CT等醫學影像學檢查。本組1例患者術后第3天出現嚴重頭痛、嘔吐、血壓增高至160/90 mm Hg,復查頭CT未見腦出血,予靜脈點滴維生素B6和止痛藥后好轉。
2.5 化療護理
2.5.1 操作中護理 經Ommaya囊化療前根據醫囑完善各種檢查與準備,如:肝、腎功能、血常規等。認真備皮,剃凈經Ommaya囊局部的頭發。手術室或治療室提前進行消毒。術區嚴格消毒。操作時佩戴無菌手套等。避免化療藥物觸及患者或醫務人員的皮膚造成傷害。同時,雖然Ommaya囊富有彈性可以反復穿刺使用,但也要盡量不使用粗針頭,以防止注射完成后化療藥液外溢進入皮下造成組織損傷。本組病例經Ommaya囊化療注射甲氨蝶呤時選用容量為1 m L的注射器,其針頭較細,可以盡量避免化療藥物外溢。本組病例未出現注射部位皮膚損傷。
2.5.2 觀察用藥后反應 經Ommaya囊注射化療藥物后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心率、呼吸、血壓等的變化。觀察患者全身反應和局部反應。及時報告醫生對癥處理。
2.5.2.1 顱內壓增高 化療藥物進入腦室內,因為藥物對腦組織的刺激和腦內容物的增加,可能會引起顱內壓增高[4]。主要的臨床表現為頭痛、頭暈、乏力、惡心、嘔吐。本組8例患者出現顱內壓增高癥狀,遵醫囑予抬高床頭、肌肉注射胃復安、靜脈點滴甘露醇等治療后好轉。
2.5.2.2 脫發 脫發是化療后常見的不良反應。經Ommaya囊注射化療藥物后也會有部分患者出現脫發的現象。注射化療藥物前告知患者及家屬化療后可能出現的的各種反應,包括脫發等,讓患者和家屬有心理準備,可囑其準備帽子等物品。本組7例出現不同程度脫發,對出現脫發的患者及時給予心理護理,耐心安慰患者。
2.5.2.3 白細胞減低 本組3例出現白細胞減低,白細胞<4.0×109/L,給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直至白細胞恢復至正常水平。
2.6 出院指導 原發性腦淋巴瘤屬惡性腫瘤,易復發。提醒患者按時來院復查和治療,注意避免頭部碰撞,保持局部皮膚清潔,預防感染。出現不適時應及時就診。注意保證充足的休息與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態,加強營養并適當鍛煉,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生活質量。
經Ommaya囊化療是臨床治療原發性腦淋巴瘤,延長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做好患者和家屬的心理護理,做好并發癥的預防,可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Korfel A,Schlegel U.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CNS lymphoma[J].Nat Rev Neurol,2013,9(6):317-327.
〔2〕 楊群頂,高炬,孫培祥,等.顱內淋巴瘤的影像學診斷[J].醫學影像學雜志,2007,17(5):437-439.
〔3〕 張岱威,鄭維紅,劉肇績,等.Ommaya囊置入術在神經系統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32):3758-3760.
〔4〕 張紹林,王占祥,陳玉英.經Ommaya囊局部治療腦膠質瘤的研究進展[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1,8(3):164-166.
(2013-05-08收稿,2013-07-31修回)
R473.74
B
10.3969/j.issn.1006-9143.2014.02.028
1006-9143(2014)02-0137-02
王琪娜(1983-),女,護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