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開放30年以來。交通運輸系統建設在我國有了很快的發展,但仍然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瓶頸,所以公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作用的分析就顯得極為重要和有意義。
關鍵詞:公路;交通運輸;區域經濟;城市
1 公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交通運輸業和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方面我國取得較大的成績,隨著網絡布局的逐步完善,也突顯出了整體實力的提升。可是由于經濟的迅猛發展及進步,人們也都開始向城市聚攏,機動化和小汽車也越來越多地進入了家庭當中,這使得我國的客貨運輸量不斷增大,在高需求與供給難以平衡的矛盾下,我國的交通運輸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由于我國的許多城市目前還處于建設和發展階段,在交通運輸、土地使用方面還沒有形成較強的約束力,交通管理體制不夠完善等因素的影響,交通擁堵是我國現今所面臨的巨大問題,因此,如何將城市的空間結構進行合理的布局,使得交通運輸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對今后我國經濟的進步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 我國城市交通運輸的發展現狀
2.1 對私人機動化發展預見性不足,缺少整體性應對措施
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庭配備了小型轎車,我國城市的交通也變得越來越緊張,在私人機動化飛速增長方面,專家和政府部門都沒有一定的預見性,無論是從政策上還是設施建設方面也都沒有及早地做好應對措施。在私人機動化呈現大幅度增長時,沒有建立起有效安全的公共交通出行保障體系,現今,我國的很多城市都存在著公共交通發展滯后,結構單一,服務質量差等問題,盡管車輛價格下滑、人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與購買小汽車存在一定的關系,關鍵問題還在于公共交通在出行時間和準點性方面難以給人們提供保障,再加上搭乘公共交通過于擁擠等問題,使得私人機動化越來越多的進入了家庭,而且長此以往下來,很多人出行和活動主要所依賴的工具便成了小汽車
2.2 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滯后,剛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現今,造成我國城市交通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還在于我國的經濟實力不夠強大、政策不完善、認識不到位等原因。由于我們在軌道交通方面的發展比較晚,在私人機動化呈現大規模發展趨勢之前沒能夠構建有效的軌道網絡,沒能夠很好地與地面公共交通形成良好的保障體系,這是造成我國市區私人機動化發展過快,交通狀況不斷擁擠的原因之所在。
2.3 交通發展還不能有效適應和引導城市空間布局結構調整的要求
城市交通與城市的形成與發展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聯系,城市的發展必須要有滿足城市發展需求的交通作為基礎支撐,城市交通是城市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因為人們的生活、商業運作、文化交流、城市經濟都離不開交通,可以說現代化的交通系統是引領城市及空間形態的重要指標。隨著我國改革的不斷發展,由于受經濟發展的影響,在悠久歷史的長期影響下所形成的城市規模,受交通機動化的影響,空間規模和人口規模得到了不斷的擴展。可是,由于不斷擴展和發展的空間和人口規模并沒有讓強有力的向心作用受到影響,一些中心區的商業集中區并沒有分散開來,而是呈現由里向外的遞減趨勢。
3 公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3.1 公路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的關系
根據當交通運輸滿足經濟需要之后,經濟將拉著交通走的“交替推拉關系”理論。可以看出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在達到一個良好的循環后,他們是協同發展,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同時它也反作用于交通運輸系統。交通運輸同時也對區域經濟也有負面的作用,比如大興公路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從而導致一些旅游城市經濟的負面影響。所以交通運輸和區域經濟必須協同發展,交通運輸在促進區域經濟的同時,必須與當地的區域經濟環境相適應。
3.2 公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交通運輸和區域經濟存在密切的聯系,任何一方的變化都會對另一方產生影響。兩者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在適當的條件下,兩者可以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協同向更高水平演化。
公路交通運輸的發展提高區域經濟水平。公路交通運輸系統的基礎設施等功能增強,使公路交通運輸的費用較少,區域的可達性提高,區域經濟比較優勢提高,區域經濟更具有競爭性,最終使得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同時,區域可達性的提高,區域相關產業得到提高,促使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再者,公路交通運輸費用減少,可以增多區域規模經濟,促使主導產業得到發展,同樣促進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所以,當公路交通運輸系統的發展和提高的同時,勢必促進區域經濟整體水平的提高和發展。
3.3 區域經濟發展對公路交通運輸的影響
現今,交通運輸受區域經濟水平的影響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首先,經濟活動的增長會影響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也會導致人員、產品、原材料呈現不斷流動的狀態,而這些人員和物質的流動也會增加交通的需求量。而公路運輸需求量和不斷增長也會影響運輸供給,不斷促進區域公路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其次,區域實力的提高也是區域經濟水平上升的標志,也說明會有更多的資金將要投入到區域經濟的建設當中來,而公路交通運輸作為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發展投資的重點之一,而這也會使得我國城市系統的各項功能得到不斷的完善和加強。
4 結束語
公路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服務性產業,公路運輸的發展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就當前公路運輸存在的運力配置差、通行量低、發展不均衡等問題,迫切需要建立完善公路運輸系統。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公路運輸企業已逐步走向產業化、集約化、信息化、現代化。企業車輛信息微機化管理系統的廣泛運用,車輛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應用和開發,將逐步替代傳統的、手工的車輛管理模式,給公路運輸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為此,公路運輸部門要不斷學習和創新,掌握車輛管理的新方法、新技術,不斷提高企業的車輛管理水平,為公路運輸的發展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周啟蕾.物流學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379.
[2]馮坡.改革開放三十年公路成就發布會召開[J].中國公路,2008,23.
[3]楊佩昆,張樹升.交通管理與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7).
[4]關兵.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其發展研究[D].2010.12.
作者簡介:陳輔臣(1974,11-),男,漢族,工作單位:甘肅省景泰縣公路運輸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