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利王鳳賢
1.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中醫院,吉林長春 130051;2.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站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吉林長春 130051
社區糖尿病病人的中醫保健及健康教育干預
王金利1王鳳賢2
1.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中醫院,吉林長春 130051;2.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站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吉林長春 130051
目的社區醫生對糖尿病患者進行中醫保健及健康教育干預。方法根據中醫理論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日常生活指導及健康教育。結果患者和家屬了解糖尿病的中醫保健知識。結論糖尿病患者通過社區醫生的中醫保健指導,提高自我控制疾病、自我保健的能力。
血糖;飲食;運動;中藥;指導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在祖國醫學理論中屬于消渴的范疇,中醫學將具有多飲、多食、多尿,身體消瘦或尿有甜味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病癥稱為“消渴”。祖國醫學認為其病因是:素體陰虛,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欲過度。從而導致肺燥、胃熱、腎虛而成。其病機主要是,燥熱偏盛,耗虧陰津,日久不愈,陰損及陽,致氣陰兩虛或陰陽俱虛,如若失治誤治,可并發眼病、瘡瘍、腦卒中、心血管疾病等證。目前糖尿病的治療措施一般遵照美國約翰林提出的五架馬車,即: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糖尿病健康教育,血糖自我監測。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社區醫務人員將對轄區糖尿病病人進行中醫保健,干預指導。
中醫認為糖尿病的發生和飲食有關,飲食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治療的效果。飲食失節,長期過食肥甘,膏粱厚味,損傷脾胃,致脾胃運化失職,積熱內蘊,化燥傷津,消谷耗液,發為消渴。《素問·奇病論》說:“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糖尿病患者飲食應該是平衡膳食,所含的營養成分要全面,比例要適當,要求食用低鹽、低熱能和低脂肪食物,限制淀粉的攝入量,可適當吃些粗糧如蕎麥、玉米、小米等,戒煙限酒,忌食肥甘,飲食宜清淡,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對糖尿病的康復非常重要。
《諸病源候論》提出,消渴病人應“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外臺秘要》亦強調:“食畢即行走,稍暢而坐”。說明適當運動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這一點和現代醫學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式、運動強度要適當。應在醫生指導下逐漸的,以不疲勞為度,不能強所不能。運動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快速行走、太極拳、游泳、老年廣場舞等。運動強度過大或活動時間太長引起勞累,會使病情加重。尤其是合并冠心病、腎病者,更應該限制活動量。但運動強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療作用。
建議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以西藥為主,控制病情的發展,待血糖控制穩定以后,可改用中醫藥治療。一般根據本病的癥狀,舌苔,脈象,歸納本病臨床演變為以下四個階段。
3.1 燥熱熾盛
疾病初期,多食,消谷善饑,口渴多飲,咽干舌燥,形體消瘦,小便頻數色黃。大便秘結。舌苔薄黃膩,舌質紅,脈滑數。藥用沙參12 g,生地30 g,枸杞子15 g,麥冬10 g,當歸10 g,五味子15 g,花粉30 g,葛根30 g。
3.2 氣陰兩虛
多飲、多食、多尿癥狀明顯,倦怠乏力,心慌氣短,頭暈耳鳴,失眠多夢健忘,五心煩熱,形體消瘦,尿頻色黃,大便干。苔薄白或少苔,舌質紅少津,脈沉細或細數。藥用花粉30 g,葛根30 g。黨參30 g,黃芪30 g,麥冬15 g,生地15 g,五味子10 g,茯苓15 g。
3.3 陰虛火旺
多見于病久不愈。咽干口燥,口苦,口渴多飲;消谷善饑,伴五心煩熱,骨蒸潮熱,盜汗,心煩失眠,形體消瘦,尿頻量多,大便干燥。舌苔薄白或薄黃,舌質干少津,脈細小數。藥用熟地30 g,知母15 g,山茱萸10 g,茯苓20 g,澤瀉10 g,丹皮10 g,葛根30 g,五味子15 g。
3.4 陰陽兩虛
多見于疾病后期。病癥遷延日久,怕冷,面色恍白或黧黑,浮腫,頭暈乏力,耳鳴,腰酸腿軟,夜尿頻,大便溏希,多伴有并發癥,舌苔薄白,舌質淡胖,脈沉細無力。藥用附子10 g,肉桂10 g,熟地15 g,茯苓15 g,山萸肉10 g,山藥15 g,丹皮10 g,葛根30 g。
糖尿病健康教育之所以重要,由糖尿病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若缺乏患者和家屬的的密切配合,醫生單方面的努力,很難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以此,加強健康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必要措施,為此,我們社區醫務人員定期對糖尿病患者及其親屬進行健康教育,內容包括:糖尿病的基礎知識、飲食治療、藥物治療、自我監測、運動治療、低血糖、糖尿病足、中醫保健等相關知識,使患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加配合治療的主動性,減少并發癥。
自我監測血糖,是對糖尿病人管理方法重要進展之一,利用便利小巧的血糖測定儀,可以及時觀察和記錄血糖水平。有利于控制病情的發展。
社區健康教育干預適應現代醫學模式,醫護人員走上社會,走進家庭,開展社區中醫保健及健康教育干預,使患者及家屬了解相關醫學知識,促使患者更好地配合相關治療,能夠主動進行自我保健,積極預防合并癥的發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社區衛生人員在社區進行健康教育干預,采取群體教育培訓、個別指導、跟蹤隨訪等形式進行強化指導,幫助患者參與疾病的自我管理,經過社區醫務人員干預指導,社區的糖尿病患者,形成了自我參與意識,獲得了多方面的信息,提高了自我控制疾病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從而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1]《素問·奇病論》:“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
R212
A
1672-4062(2014)08(b)-0071-01
2014-05-22)
王金利(1964.11-),男,山東人,本科,中醫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內科。
王鳳賢(1963.7-),女,吉林人,本科,中醫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