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高血壓需重視合理用藥
小劑量開始
絕大多數患者須長期甚至終身服用降壓藥。小劑量開始有助于觀察治療效果和減少不良反應。若效果欠佳,可逐步增加劑量。達到血壓目標水平后盡可能用相對小而有效的維持量以減少副作用。
優先選擇長效制劑
盡量使用1天1次服用而具有24小時平穩降壓作用的長效制劑,以有效控制全天血壓與晨峰血壓,更有效地預防猝死、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合理聯合用藥
降壓藥物小劑量聯合能夠通過降壓機制互補而獲得降壓療效的疊加,而且互相抵消或減輕了不良反應。
個體化治療
醫生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如年齡、血壓升高類型和幅度、有無并發癥或并存的疾病等)制定降壓方案。
高血壓患者治療的獲益主要來自于降低血壓水平本身。一般患者在能耐受的情況下,逐步將血壓控制到國際公認的140/90mmHg以下(即降壓達標),是保證降壓獲益的根本。老年患者降壓目標為<150/90mmHg,若能耐受則可進一步降低。嚴重冠狀動脈狹窄或高齡老年患者更應根據個人耐受性謹慎地逐步降壓,舒張壓一般不宜低于60~70mmHg。
臨床上在治療高血壓時,不能一味強調達標,還要盡量避免血壓下降速度太快及降得過低,以免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灌注不足而導致缺血事件發生。一般患者應經過4~12周的治療來使血壓達標,老年患者、病程長、冠狀動脈或雙側頸動脈嚴重狹窄及耐受性差的患者,血壓達標時間應適當延長。
10.3969/j.issn.1672-7851.2014.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