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東
白城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吉林白城 137000
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效果的臨床觀察
姜玉東
白城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吉林白城 137000
目的 觀察并探討使用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方法筆者收集2013年1月—2014 年6月該院應用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的60例患者為研究組,以具有可比性的應用低精蛋白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的另外60例患者為對照組,治療12周后監測空腹血、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達標率以及治療期間低血糖的發生率。結果12周后兩組治療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達標率均有較好的改善(P<0.05),研究組患者夜間低血糖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較為確切,能很好地降低夜間低血糖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甘精胰島素;瑞格列奈;聯合用藥;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發病率在逐年升高并有年輕化趨勢[1],臨床對口服藥物治療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選胰島素來控制血糖[2],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會造成心腦腎等多器官臟器的并發癥[3]。為觀察并探討使用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該文比較分析筆者收集的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該院應用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組,以具有可比性的應用低精蛋白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的另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對照組,結果表明前組效果較為滿意。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筆者收集該院應用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組,以具有可比性的應用低精蛋白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的另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對照組。
研究組患者中,男19人,女11人;年齡在38~86歲之間,平均(56.15±2.26)歲;病程在5.33~24.25年之間,平均(12.68±4.15)年;從文化程度分布看,文盲6人,中小學23人,大專及以上1人。
對照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在41~84歲之間,平均(56.57±2.57)歲;病程在5.03~23.75年之間,平均(12.96±3.98)年;從文化程度看,文盲4人,中小學24人,大專及以上2人。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合理的飲食治療,適當的體育鍛煉和心理治療,停用其他降糖藥。研究組給予甘精胰島素加瑞格列奈進行治療,對照組給予低精蛋白胰島素加瑞格列奈進行治療,各種藥物以常規方法應用,并根據血糖檢測結果調整應用劑量。兩組患者均以治療12周為1個療程,并觀察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和達標控制標準的判定
經12周治療后,監測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達標率以及治療期間低血糖的發生率。取指尖血應用血糖檢測儀檢測血糖,兩組患者每3 d檢測一次空腹血糖,每兩周進行3 d/次三餐前及餐后2h的血糖、睡前血糖和凌晨3:00的血糖。
控制的預期目標:空腹血糖在5.0~7.0 mmol/L之間,餐后2 h血糖在6.0~8.0 mmol/L之間,糖化血紅蛋白在7.0%以下。低血糖為出現典型的低血糖癥狀或者血糖的測量值低于4.0 mmol/L。
1.4 統計方法
以SPSS19.0軟件處理數據,使用χ2檢驗比較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達標率以及治療期間低血糖的發生率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周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達標率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尚不認為兩組患者治療后在上述指標中存在著差異。
研究組治療后,糖化血紅蛋白的達標率為76.7%,對照組治療后達標率為7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低血糖的發生率為13.3%,對照組為40.0%,研究組低血糖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夜間低血糖的發生率6.7%,也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3.3%,研究組控制低血糖發生率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長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及衰竭;病情嚴重或應激時可發生急性嚴重代謝紊亂。受到了免疫系統、遺傳基因、微生物感染等多種致病因素的共同有時會出現胰島素的拮抗作用或者胰島功能減退,進一步引發高血壓、多食、尿以及體重降低等相關的臨床癥狀。如果對血糖不及時進行有效控制,會引起肝、腎、眼等多個器官的實質性病變,最終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
甘精胰島素是一種新型基因重組合成的長效胰島素類似物,皮下注射后可形成結晶,具體能夠均勻緩慢吸收,持久穩定作用時間達到24 h,作用峰值和作用高峰時間明顯不同,血糖波動幅度小,進而降低患者夜間低血糖的發生機會。瑞格列奈為苯甲酸衍生物,能夠有效結合36KDA蛋白(屬于胰島B細胞膜外依賴ATP鉀離子通道),起到關閉鉀離子通道作用,通過使胰島B細胞去極化和鈣離子內流,刺激胰島B細胞釋放胰島素。這種間接刺激作用本身不影響B細胞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不會導致B細胞的加速衰竭[4]。
該組資料研究表明,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可發揮協同作用,不僅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同時可以降低低血糖發生率,降低醫療風險。
總之,運用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好,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同時低血糖發生率相對較低,治療方法簡單有效易被患者接受,適于口服降糖藥控制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廣應用。
[1]謝龍元,梁瑞生,林春麗.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16):78-79.
[2]覃建陽,滕玲.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療效觀察[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2,9(2):42-44.
[3]夏友榮.20例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片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5):368-369.
[4]陸菊明.關于優化胰島素治療的選擇[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0,18(11):801-802.
R587.1
A
1672-4062(2014)10(a)-0009-01
2014-07-08)
姜玉東(1979-),男,本科,講師,主要從事臨床醫學教育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