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彩
廣東省東莞市石龍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東東莞 523320
護理干預對社區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及血糖控制的效果
陳麗彩
廣東省東莞市石龍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東東莞 523320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社區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效果及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98例社區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對照組46例接受常規健康指導,觀察組52例實施社區護理干預,隨訪調查患者出院后遵醫行為及血糖控制效果。結果從遵醫囑情況來看,觀察組患者自我血糖監測、飲食控制、按時服藥、定期檢查等遵醫率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社區糖尿病患者加強社區護理干預,對患者遵醫囑、血糖控制等有積極作用,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的有效措施。
社區護理;糖尿病;遵醫囑;血糖控制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多發病,因全球老齡化速度加快、生活方式改變、生活水平等因素影響,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目前不夠理想,若長時間血糖控制效果較差,可導致患者出現各種并發癥,造成致殘、致死[1]。在社區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中,患者發生并發癥才入院治療,而出院之后遵醫行為及血糖控制效果并不夠理想,且病癥反復導致多次住院,為患者增添經濟負擔,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為探討護理干預對社區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效果及血糖控制效果,該研究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98例社區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98例社區糖尿病患者,男69例,女29例,年齡41~78歲,平均年齡(52.1±8.6)歲,病程6個月~12年,平均病程(5.2± 2.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的糖尿病患者診斷標準[2],且排除有嚴重并發癥患者。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干預方法即將出院期間接受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內容有:糖尿病疾病相關知識、定期復查重要性、血糖自我監測及控制、遵醫囑用藥等。由健康教育來加強患者出院后自我護理。
1.2.2 觀察組干預方法觀察組出院后接受社區護理干預,干預內容包括:①社區健康教育,由社區居委會組織糖尿病專題講座,利用投影儀播放糖尿病防治及危害的相關資料,指導患者如何進行自我血糖監測、如何使用胰島素以及低血糖的防治、自救,講座宣教結束后發放宣傳手冊、錄像等資料。②飲食干預,根據患者體質量及并發癥情況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對于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合理分配比例,并由患者家屬監督患者定時定量進餐,禁煙酒。③運動鍛煉,以有氧運動為宜,如散步、游泳、太極拳等,飯后1 h進行,運動時間不超過30 min,在此期間禁高強度運動,同時預防低血糖。④心理護理,糖尿病患者的高發人群為老年患者,因病情影響易抱有失望、焦慮、抑郁等心理情緒,加強對患者家屬教育,以家屬實施心理護理,提供相關方面心理護理指導,如怎樣保持治療的良好心態、溝通時患者情緒如何保持平穩或正面,并發放糖尿病患者心理指導及自救的相關書籍,樹立治療信心,消除負性情緒。⑤用藥指導,遵醫囑用藥是血糖控制的重要環節,因此,應對患者詳細講解用藥劑量、用法、副作用及其他注意事項。⑥定期上門隨訪,在患者本人同意的情況下,定期對患者進行上門隨訪,獲悉患者病情情況,并發放調查卡,調查卡內容主要針對遵醫行為調查,調查內容填寫由患者家屬執行。⑦不定期隨訪,不定期隨訪主要用電話隨訪的模式展開,同樣是針對遵醫行為的調查,并常提醒患者家屬做好對患者的遵醫監督。
1.3 觀察指標
隨訪調查6個月后,觀察患者定期復查、自我血糖監測、飲食控制、遵醫用藥、定時定量運動等遵醫率,同時觀察患者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 h血糖水平(2 hPG),糖化血紅蛋白水平(HbA1c)。
1.4 統計方法
兩組數據錄入到SPSS19.0統計學軟件內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
由表1可見,觀察組FP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血糖水平控制對比[(±s),n(%),mmol/L]

表1 兩組血糖水平控制對比[(±s),n(%),mmol/L]
組類例數FPG 2HpgHbA1c觀察組對照組52 46 t P 5.69±1.92 8.71±2.65 6.5116 <0.05 6.90±2.11 9.81±2.55 6.1792 <0.05 7.02±0.36 8.41±0.68 12.8500 <0.05
由表2可見,觀察組定期復查率、血糖自我監測率、飲食控制率、遵醫用藥率、遵醫運動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遵醫囑行為情況對比[n(%)]
糖尿病屬于根治性困難疾病[3],因此,血糖控制與遵醫囑行為是治療關鍵措施。遵醫囑行為通常指自我血糖監測、遵醫用藥、運動鍛煉、定期復查、飲食控制等,需要長期嚴格堅持遵醫囑行為來達到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在飲食控制方面,合理的膳食可以對胰島細胞負擔減輕,能夠使B細胞功能恢復改善,對于糖尿病的各項并發癥可以起到預防作用[4]。遵醫用藥方面需加強對老年患者的監督,由于此患者群體部分存有記憶力減退的情況,有漏用、停用或不按時按量用藥的情況存在,因此,加強家屬監督用藥較為重要。運動鍛煉方面,合理的運動可以減輕患者體重,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可增高,患者的代謝紊亂可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對免疫功能增強有益處,同時可以使血糖、血壓、血脂等得到降低,據相關文獻報道[5],合理的有氧運動可以推遲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發生,故遵醫情況下合理運動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利。其次,定期復查有利于對血糖控制情況、并發癥的檢查,自我血糖監測利于及時控制病情,對此些方面實施社區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遵醫囑行為。
從社區護理來看,其起源于西方,由家庭護理、地段護理和公共衛生護理逐步演變而成,該研究中主要結合了出院健康指導、家庭護理及公共衛生護理的模式,結果得出,社區護理干預的觀察組FPG、2 hPG、HbA1c均低于常規健康教育干預的對照組(P<0.05),說明社區護理干預控制血糖的可行度高,且效果較好,而觀察組定期復查率、血糖自我監測率、飲食控制率、遵醫用藥率、遵醫運動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社區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遵醫率,值得推廣應用。
[1]章子琴.醫院社區互動糖尿病患者護理互助模式的運行[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2):59-60.
[2]曾錦霞,韋素惠,陳佩蓮,等.醫后護理協作網在社區糖尿病病人的應用研究[J].廣西醫學,2011,33(1):116-118.
[3]葉政君,張雪晴,向華,等.湖南省社區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自我護理能力及護理需求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4,29(1):72-73.
[4]周蘭英,馮麗芳,胡蓉,等.社區老年糖尿病35例程序式居家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5):1-3.
[5]毛曉潤,杜文娟,徐月貞,等.綜合護理干預預防社區老年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5):575-578.
R473.2
A
1672-4062(2014)10(a)-0041-02
2014-07-02)
陳麗彩(1979.7-),女,廣東博羅人,本科,主管護師,從事社區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