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
(山東大學法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法官職業“去行政化”改革的現實意義及其未來走向
——以2014年深圳法官職業化改革為視角
梁艷
(山東大學法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將法官職業“去行政化”是我國司法領域改革一直致力于打破的藩籬,是遏制司法行政化的必要一環。深圳的法官職業化改革只是為法官職業化改革點起了“一束光”,并需要進一步細化,接下來的法官職業改革至少應該在理順法院內部管理機制、完善法官職業選任條件和完善法官職業保障制度等方面有所突破。
法官職業;司法;改革
2014年3月15日央視報道深圳法院啟動了法官職業化改革,改革核心是“去行政化”,貫徹“由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的司法權運行原則,這次改革在我國法官職業化改革中尚屬首例。深圳法院這次推行的法官職業化改革的價值不僅在于穩定兩級法院工作人員的法官隊伍建設,更將法官這一職業從公務員隊伍中全面分離,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法官獨立”邁出了第一步。當然,司法行政化是我國司法運行與司法建設長期存在而未能解決的問題,法官職業的公務員管理方式將法官職業推向了行政體制管理框架內,真正意義上的法官獨立難以實現。本文將以2014年兩會之后深圳推行的法官職業化改革為視角,分析其改革的現實意義,并從目前法官職業化改革的現實入手,提出未來的改革路徑設想。
(一)改革背景
一直以來,深圳在法院內部一直將法官按照綜合管理類公務員進行管理。在公務員的管理體制之下,法官若想獲得職務晉升就要離開審判崗位,調至行政部門。法院體系中的公務員雖然人員眾多,但行政部門的人員數量遠多于辦案法官,且法院內部的行政級別劃分使對案件判決本應有著決斷權的辦案法官處在“人微言輕”的尷尬境地,真正操控案件判決結果的是處于法官行政級別之上的其他機構各級領導,這不但嚴重背離了司法獨立的司法原則,而且法律人才不斷流失,在法院內部形成了“案多人少”的局面。
2013年7月份以來,深圳市委成立了法院工作人員分類管理和法官職業化改革工作小組,全力推進法官職業改革方案的研究、起草工作。改革工作小組在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多次征求市委政法委、市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區兩級法院等有關部門的意見,最終依據中央《中國司法改革白皮書》的精神,形成了《深圳市法院工作人員分類管理和法官職業化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是深圳市法院積極推動政治體制改革進程、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及兩會改革目標的重要舉措。
(二)改革內容
1.單獨序列管理:將法官列為第四類公務員。
深圳市將法官列為除綜合管理類、行政執法類、專業技術類之外的第四類公務員,并將法院的工作人員分為法官、審判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審判輔助人員又分為法官助理、書記員、司法警察,明確了各類人員的不同工作職責。法官按照法官職務序列進行管理,司法警察按照警察職務序列進行管理,司法行政人員、法官助理、書記員按照綜合管理類公務員進行管理。這樣就突破了法院系統內一體化的管理體制,建立了各類人員分類管理的差異化管理模式。
2.劃分等級:法官按照等級和考核晉升。
根據《方案》規定,市中院設置一級高級法官至四級法官,區法院設置二級高級法官至五級法官,并規定相應的職數管理方案和指標限制。在晉升考核方面,法官晉升條件是必須具備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質、審判業務能力以及一定的任職年限,并按照規定的程序晉升;對于法官的考核采取對法官審判工作、思想品德、工作態度、審判作風等方面的全面考核,考核結果決定法官等級。
3.職務排他:法官不得兼任司法行政領導職務。
《方案》確定對法官實行單獨的薪酬體系,法官薪資水平不與行政級別掛鉤,而是對法官單獨設定薪級表,按法官等級確定薪級,每個薪級確定一個工資標準,各種福利制度直接與薪級水平掛鉤。法官擔任領導職務的,工資也按照法官等級確定?!斗桨浮愤€規定,法官不得在政治部、辦公室、監察室等司法行政部門任職。目前在司法行政崗位的法官,要對自己的職業重新作出選擇,特別是擔任司法行政部門領導職務的法官。
另外,《方案》還嚴格控制法官數額,市中院法官數額最多不超過本單位政法專項編制的60%,各區法院最多不超過本單位政法專項編制的65%?!斗桨浮愤€拓寬法官選任渠道,建立從符合法官任職條件的檢察官、律師、法律研究人員和其他法律工作者中選任法官的制度。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以及改革司法權力模式和司法權運行的一系列舉措。2014年兩會上,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成為政府工作任務的重點,而正如《中國的司法改革》白皮書所指出的那樣,司法改革是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深圳的此次改革是從司法職業改革的層面在十八大和兩會精神指引下審時度勢做出的選擇,它立足于司法高效和司法公正,目標是防止行政介入司法,使法院司法活動回歸司法規律,最終通過職業化改革,實現法院內部管理系統的全面“去行政化”。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簡要分析法官職業化改革的現實意義。
(一)“行政高于司法”的固有觀念將被打破,為司法公信力的生成開辟出一條路徑
“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是司法改革的宏偉目標。正如美國法學家伯爾曼的著名論斷:“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倍嗣穹ü倌弥蛇\行的第一“指揮棒”,法律運行是否符合人們對法律的期待,他們扮演著重要角色。人民法官的職責在于公正地審理每一個案件,確保人民群眾的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的實現。所以,由于法官職業的神圣使命,要求他們較之于一般的公務員具有更高的責任感和道德素養,而法官職業同公務員的管理體制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法官的職業選擇和職業操守。為得到職位晉升,法官辦案往往要考慮民主測評、人際關系和上級領導的意見,將法官從公務員管理體制中剝離出來,使法官的職業發展與行政晉升脫鉤,將行政力量對法官辦案的干擾程度降低,有助于確保法官判案的中立性。
當然,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有賴于諸多因素,如司法公開的落實、法律的統一適用和人民法官素養的提升等,民眾樹立對司法的普遍信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深圳推行的法官職業“去行政化”改革為司法公信力的生成開辟了一條路徑。
(二)法官職業“去行政化”在制度層面保障了法官審判權的獨立行使
獨立行使審判權的核心是法官獨立,法官獨立也是國際公認的司法準則的要求。一直以來,我國司法改革的目標是建立“二元模式”的司法獨立。司法獨立一直是我國司法改革進程中不斷重申的問題,不論是在十八大報告中還是在兩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所做的工作報告中,司法改革都被放在很高的位置,但是回到現實,追求司法獨立的司法改革并未給公民帶來多少可觸及的公平正義,司法的行政化、地方化、官僚化等關鍵問題依然是制約司法獨立的瓶頸,尤其制約著審判權的獨立行使,歸根結底,法院體制上對行政權力的依附性是導致審判缺乏獨立性的關鍵。
所幸的是,深圳這次法官職業化改革讓我們看到了中央進一步推行司法改革、最終實現司法獨立的決心和信念,在實行法官職業化改革之前的深圳和全國其他地區,法官同其他工作人員統一按照綜合管理類公務員進行管理,法官在法院系統中并不占有核心地位,其獨立性難以真正實現。而這次的《方案》中法官不得兼任行政崗位領導,實行單獨薪酬制度和晉升體制等規定,讓我們看到了確立法官獨立地位的努力。
(三)法律人才流失的現象有望得到遏制,并將提升法官職業隊伍的整體素質
如前所述,在公務員體制管理之下的法官群體中,法官為謀求職務上的晉升不得不脫離審判工作,調至行政崗位,導致了一些優秀的法官脫離審判第一線,造成法律人才的浪費。因此一些缺乏司法實踐經驗、缺乏審判駕馭能力的年輕法官必須去彌補審判力量的不足,但年輕法官的整體素質和經驗難以勝任紛繁復雜的審判任務。
人民法官是審判制度運行中的關鍵角色,人民群眾實體權益和程序正義的實現對于維護社會安定和促進司法公信力的提升發揮著重要作用。正如霍姆斯所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經驗”。一個審判經驗豐富、對審判過程駕馭能力熟練、有著較高司法本領和技巧的資深法官做出的審判結論更容易得到社會認同,法官崗位人員較大的流動性顯然并不利于社會對于審判結果認同感的形成和公平正義的實現。
我國的司法改革之路肇始于20世紀90年代,且在司法人員職業化、司法程序制度化和司法權獨立行使等領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這并未滿足公民意識的不斷覺醒下,公眾對于司法改革抱有的心理預期。法官職業化改革之路作為司法改革進程中的重要一環,深圳法院邁出了重要一步,但在重構法院內部責任機制、提高法官準入門檻以及對法官職業進行制度保障等方面仍有欠缺,這也讓我們對法官職業改革的未來走向問題有了更多思考和設想:
(一)理順法院審判責任機制,遏制法院內部管理行政化趨勢
對于法院審判責任制的調整和內部管理的“去行政化”可從以下兩個維度著手:
1.構建主審法官責任制。
主審法官責任制的目標是解決審判分離問題,案件審理的基本構成單位是合議庭,但不參與案件審理階段的審判委員會有對重大疑難案件的討論決定權。審判委員會判而不審,合議庭審而不判的模式已受到學界廣泛質疑。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決定中也提出“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主審法官(可以是多人)責任制是指從法官隊伍中選拔辦案能力強的優秀法官,賦予其庭審、簽發判決等一系列權力,并對其進行單獨考核。構建主審法官責任制要注意至少以下幾點:首先,要明確主審法官的任職資格、責任范圍、職責權限等;其次,排除主審法官的其他行政職務,使其專心審案;再次,主審法官在享有獨立審判權的同時,也要接受監督,監督主體可以是法院內部專門的監督管理部門,但監督權不得操控審判權。
2.重構院長、庭長與主審法官的關系。
院長、庭長可以使用行政權力對案件判決施加影響,是法院內部管理最突出的問題。這種做法雖然可以起到監督和提高辦案質量的效果,但是它從根本上損害了主審法官審判案件的獨立性。主審法官背后總有最終可對案件結果負責的院長和庭長,其責任感和工作積極性也會受影響,最終不利于案件及時審理和裁決。所以,要使院長、庭長退出審判決策領域,使合議庭獨立審案。在這方面,深圳福田區法院已進行過有益嘗試,雖然取消行政領導對案件干預的做法還需要其他一些列配套措施,但是深圳福田區法院的改革方向是應該予以認可的。
(二)嚴格法官職業準入資格,使法官隊伍精英化
“法官”在中國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有些不審判案件、僅執行內部行政管理事務的人員也被稱為“法官”,例如中國的法院院長很少審理案件,但仍被稱為“首席法官”。對法官定義的寬泛產生的負面影響是難以突出法官職業的使命感和特殊性,也難以從形式上區分不同職能的“法官”,所以有必要對法官的定義進行嚴格界定。
同時,也要提高法官的素質要求,提高準入資格。首先,應以法官的職業素質和專業能力任命法官,而非政治地位。如今中國的法官隊伍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軍隊轉業干部、社會組織和政治機構等,他們并未受過專業法律訓練,也未從事過司法實務工作。其次,嚴格法官職業的年齡和法律職業經驗要求。目前我國只要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且進入法院系統任職的公務員就有資格擔任法官,而無年齡和法律職業經驗要求,但對案件進行事實判斷、證據認定所依據的多是經驗法則。
當然,要提高法官隊伍的整體素質,還要從其他方面著手,如嚴格對法院院長、庭長、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和高級人民法院法官的任職條件,對任職資格進行具體限制;規范法官的任命程序,對法官的任命實行公推,對審判人員的任命實行提名和表決等。
(三)完善法官職業保障機制
深圳法院的法官職業改革已經有了為法官職業構建特殊保障制度的方向,例如為法官開辟獨立于公務員的考核晉升機制等。具體來講,我們還應當從以下幾個方向對法官職業進行保障:首先,保證法官職業的穩定性。未出現法定情形,法官不得被隨意調離;法官從事審判工作時不得擔任法院行政職務。其次,依法官級別確定薪酬,且由法律加以規定,法官的獎勵機制不能由行政部門領導決定。再次,效行西方實行法官終身任期制,除非有生老病死及其他法定不能擔任法官職務的情形,法官可以續任直至退休。
當然,建立和完善全套的法官職業保障機制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告完成之事,需要各方利益的協調和其他相關配套制度的保障,但是對法官職業保障制度進行完善的目標應當是明確而堅定的。
深圳的法官職業化改革標志著法官職業改革的序幕被真正地拉開了。以司法公正和司法高效為目標的法官職業化改革為實現司法領域的全面“去行政化”打開了方便之門。任何改革都會觸及各方利益,也必然會有磨合期,但是磨合期之后我們將會看到生機勃勃、有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司法工作的法官職業群體。在循序漸進推進改革的過程中我們還要保障各項配套制度的跟進,并不斷總結經驗,對改革中可能出現的錯誤持寬容態度,并重新樹立起對中國司法改革的信心。●
[1]龍宗智.檢察機關辦案方式的適度司法化改革[J].法學研究,2013,(1).
[2]徐昕,黃艷好,盧榮榮.中國司法改革年度報告(2012)[J].政法論壇,2013,(2).
[3]吳秉衡.中國司法改革進程中的新型理論與實踐(上)[J].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14,(1)。
[4]伯爾曼.法律與宗教[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3.
[5]陳光中,龍宗智.關于司法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法學,2013,(4).
[6]歐陽順樂.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唯一出路在于改革現行法院體制[J].現代法學,2010,(6).
[7]左衛民.十字路口的中國司法改革:反思與前瞻[J].現代法學,2008,(6).
[8]張千帆.轉型中的人民法院——中國司法改革回顧與展望[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0,(3).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nd Its Future Direction of the“Removal of Administration”Reform of the Judge Professional——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henzhen’s judge professionalism reform in 2014
LIANG Yan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The“removal of administration”of judge professional is China’s reform of the judicial field has been committed to break the barriers,and is necessary to curb judicial town government.The judge professionalization reform is just“a beam of light”at the judge professionalization reform,and need further elaboration.The next judge profession reform should make a breakthrough in the straightening out court internal management mechanism,perfecting judges selected conditions and improving the security system of the judge’s at least.
judge professional;judicial;reform
D926.2
A
1009-6566(2014)03-0083-04
2014-04-20
梁艷(1989—),女,山東德州人,山東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憲法與行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