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總目錄
(作者后面括弧內前一數字是期數,后一數字是頁碼)
經濟學研究
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成熟定型的判斷標志——十八大報告對世界經濟學的一個重大貢獻………………………………………李含琳(1·3)
非營利組織吸納大學生就業的理論闡釋和實踐證明…………………………………吳慶華(1·7)
從東西方城市經濟的比較中看我國封建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安志宏(1·12)
理解城鎮化戰略的正當性………呂承文(1·18)
內地城市開放港澳“自由行”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張琳(1·23)
發展農業企業化應當處理好的幾大關系……………………………………張忠波(1·29)
科技型企業股權融資中隱形債務規制應遵循的原則——從一起股權并購失敗案例說起……………………………張偉,楊文碩(2·90)
河南省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現狀……………………………………李坤鵬(2·94)
中小型家族企業對關系治理與契約治理選擇的實證分析………………………李向才(3·112)
城市化與產業發展——一種匹配的視角…………姜輝(3·116)
我國房地產稅改革探析——基于公平、效率視角下的考量……………………………………車君明(3·120)
金融與經濟危機的本質特征:人性危機與人
的行為軌跡及其周期內慣性惡化走勢分析……………………………郭繼強,李新一(4·77)
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推進城市群發展的幾點思考……………………………………張成貴(4·82)
我國政府傳統預算改革的原因及對策……………………………………李志杰(4·85)
“新常態”背景下中國金融生態環境與金融發展策略…………………陸岷峰,虞鵬飛(6·3)
論地方政府競爭導致區域產業政策趨同的機理……………………………王征,韓在霞(6·9)
經濟補償金的適用問題……………冷目塔(6·14)
行政管理
社會管理創新與有限政府的權力規制………………………………………高松元(1·33)
服務型政府建設:公民本位價值導向的政府再造………………………………………劉召(1·37)
西部大開發公共服務供給路徑重塑……………………………胡俊生,馮海芬(1·41)
收緊行政權力的韁繩:1985—2013“行政性壟斷”研究述評……………………………劉嘉明(1·46)
我國“強縣擴權”改革研究綜述……………………………郭潔瓊,任曉林(1·52)
我國失地農民問題中的政府責任綜述………………………………………李夢雲(1·58)
公共政策分析視角下的大學生村官政策……………………………俞上標,林小芬(1·61)
政務微博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李越,李淑華(1·65)
博弈視閾下的城管與小販沖突研究………………………………………劉磊(1·68)
積極預防與有效化解:社會治理創新背景下
我國行政糾紛的實質消解戰略………………………………胡曉利,李兆友(2·3)
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研究——以四川省為例…………………張浩淼(2·8)
行政賠償先行處理程序之困境與出路………………………………………房旭(2·14)
政府職能轉變視角下的行政觀念重構………………………………………張書玉(3·36)
廣州市政府購買社工服務的運行困境與對策………………………………………萬玲(3·39)
整體性治理視閾下地方政府政策執行力提升的新思路……………………………陳輝(3·44)
公平視角下的中國退休年齡問題…陳誠(3·48)
重特大自然災害救助轉化為公共事件的特點及應對…………………………………孟瑩瑩(3·52)
調適公共行政過程中理性沖突的協商民主思維方式——以處理群體性事件為例……………………………孫奔,武香君(3·57)
我國“權力清單”制度運行路徑——以義烏市為例……………李慧艷(3·61)
公共突發事件心理效應及民眾心理干預……………………………………尹訓榮(3·66)
關于政府信息公開社會評議制度的思考……………………………………李淑華(4·39)
構建農村留守老人社會支持體系…唐踔(4·42)
我國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問題和走向——基于發達國家城市治理經驗的啟示……………………………………耿靜(4·47)
我國農村社會管理的歷史沿革及現實困境……………………………………林建峰(4·51)
區域法治背景下的跨省聯席會議制度——兼談對武陵山片區的啟示……………………………黃艷玲,田開友(4·56)
孤殘兒童救助制度的問題及其對策……………………………………郭虎(4·60)
以農民公共需求為導向的農村公共品供給機制的完善……………………………林亞菲(4·65)
社會管理創新視角下我國鄉鎮政府形象重塑的新思路…………………………曾娟蘭(4·69)
行政許可評價制度問題探析——從《行政許可法》第二十條出發……………………………………刑芝凡(4·72)
公共政策評估主體的缺陷及對策……………………………張偉平,胡俊生(5·33)
我國社會轉型下的公共危機處理模式……………………………………林意章(5·36)
環境行政規劃的斷片化分析……逯馭麟(5·40)
我國農村養老保障事務中第三部門的參與問題……………………………………林杭鋒(5·46)
新型城鎮化要求下的小城鎮建設治理……………………………………陳華(5·51)
新型城鎮化與經濟發展相關性問題的思考……………………………………馬家驤(5·55)
甘肅省M市行政人員倫理道德狀況調查……………………………梁小云,尚明瑞(5·59)
生態視閾下的政府責任……卞歡,吳友義(6·32)
“9073”格局下的上海社區養老政策——基于網狀社區模式的視角…鄭杰(6·36)
我國公務員職業倦怠的成因及對策……………………………………梁學榮(6·42)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魏耀虎(6·46)
“底層復制”之憂……………………李裕平(6·49)
政治學研究
網絡環境中公民參與的時代價值及路徑選擇……………………………高曉倩,姚琛(1·71)
基層黨組織在預防群體性事件中的作用——以哈密地區為例……韓江聲,許興維(1·76)
人才戰略需要整體謀劃和全面推進………………………………………駱海明(1·81)
西方國家“政治營銷”:理論、實踐與啟示………………………………………潘桂媚(1·87)
中國夢:歷史的必然與人民的自覺——兼論中國夢的實踐路徑……………………鄭普建,何琳,袁闐(1·93)
中國夢背景下民辦高校核心價值觀的建構………………………………………朱金山(1·98)
論奧康納的生態社會主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李媛媛(2·18)
哈貝馬斯當代危機理論述評與反思………………………………………劉凌旗(2·2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平正義觀——對新公共行政學的呼應和超越………………………………………施靈杰(2·29)
民主化內生力量視閾下的網絡群體性事件探析………………………………………宗剛(2·34)
馬克思主義語境中的政治參與………………………………………奚春華(2·40)
群眾路線的內在邏輯與黨的政治決策………………………………………王路坦(3·3)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選拔任用干部標準觀及意義………………………何獨明,徐佑敏(3·7)
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有效治理國家的根本………………楊寧,楊家興(3·11)
社會主義矛盾學說對緩解我國社會沖突的時代價值……………………………黃磊(3·15)
雷鋒精神與現代社會價值共構……………………………趙愛龍,令小雄(3·19)
社會轉型背景下如何看待自由主義………………………………………王雪梅(3·25)
市民社會的歷史演進理路及法律解讀………………………………………周汀(3·29)
禮制與法制:先秦時期社會秩序重建的兩種路徑………………………………………楊紅(3·33)
論黨的主要領導人社會主義榮辱觀思想發展的規律…………………………于偉峰,商植桐(4·3)
抓住治標抓手著力腐敗發現………陳曉明(4·8)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與出路……………………………………蒲曉光(4·12)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網絡文化健康發展…………………………程奎文(4·15)
青年自組織視角下的青年價值觀教育……………………………李凈,謝霄男(4·18)
黨的執政環境和執政能力良性互動的透視……………………………………宗剛(4·21)
羅爾斯與諾齊克的正義理論比較…王靈敏(4·26)
農民的腐敗容忍度與其對村民自治參與的影響——基于兩省六市的實證研究……刁曉君(4·31)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在民族學研究中的體現與作用………………………張瀟陽(4·35)
政協委員主體作用發揮的有效途徑………………………………………耿相魁(5·3)
政府成本的經濟學釋義……………崔慧永(5·7)
論風險與機遇的辯證關系及風險轉化為機遇的可能性……………………………袁初明(5·12)
大陸地區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參與…楊彬(5·17)
漢娜·阿倫特“平庸之惡”思想探究……………………………………魏美薇(5·22)
學習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徐淑芳(5·25)
鄧小平黨風廉政建設思想論要——理論思考、實踐探索和現實啟迪……………………………………劉俊英(5·29)
香港社會工作行政體制的構建及其啟示……………………………曹麗媛,黃子娟(6·19)
協商民主視閾下我國鄰避沖突的成因與治理……………………………林延斌,王瑩(6·25)
第三代系統理論的運用和國家治理……………………………………陳杰(6·29)
哲學研究
基督教視野下的歷史轉向——從《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緒論而來……………………………………郝春鵬(1·101)
伊壁鳩魯的快樂思想新論………黃忠晶(1·106)
特里·伊格爾頓后現代馬克思主義文化批判
理論的當代解讀………楊洋,陳佳(3·124)
法學研究
法律優先原則在行政處罰聽證程序中的適用……………………………………刑芝凡(1·110)
受教育作為憲法中公民基本義務的理論探討……………………………………馬微(1·114)
保證合同無效原因認定及責任承擔之辨析……………………………………宋紅暢(1·118)
“立法腐敗”的界定、危害及規制……………………………………邱成梁(1·124)
論貪污罪的對象……………………王吉春(2·43)
中國傳統“義務本位”法律觀成因探析………………………………………康玉娟(2·47)
我國環境法制建設的困境與出路——以十八屆三中全會為視角…李曉麗(2·51)
我國人民法院依據憲法精神適用法律路徑比較研究——以公民監督權為視角………李玉(2·56)
地方立法的類型及其創新…………葛群(2·62)
論雇主責任保險……………………韓超(2·66)
我國冤案成因與預防救濟——以張高平叔侄案為例………張驥(2·70)
刑事政策視角下未成年人犯罪處理的調整措施…………………………………潘麗平(2·76)
新生代農民工集體罷工:原因檢視與政策取向——基于廣東個案的利益訴求類型………………………………………梁雅莉(2·80)
未成年人性侵犯罪研究——以嫖宿幼女案件的法律適用為視角………………………………………王英霞(2·86)
檢察改革進程中“執法為民”的內涵關系………………………………………王新(3·70)
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法律對策……段婕妤(3·74)
論污染環境罪的既遂形態…………何珊(3·78)
法官職業“去行政化”改革的現實意義及其未來走向——以2014年深圳法官職業化改革為視角………………………………………梁艷(3·83)
法家思想與法治建設………………劉蘇文(3·87)
空中警察執法權力探析……………周航(3·91)
芻議我國單位犯罪的刑罰重構……李宏杰(3·96)
我國《侵權責任法》中的不作為侵權責任……………………………………張夢瑤(3·100)
我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實質性分析及立法缺陷………………………陳旭(3·104)
小額訴訟程序的救濟——以新民事訴訟法為視野……謝金玲(3·108)
前置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之分析……王華偉(4·89)
“個別化”社區矯正實踐研究——以上海市為例……貢太雷,姜旭東(4·92)
論金融犯罪刑罰的現狀及其完善……………………………周寧,李曉郛(4·96)
自媒體言論構成誹謗罪的判斷標準……………………………………王超凡(4·106)
以法經濟學的視角淺析婚前協議……………………………………祝潔瓊(4·107)
論賠償作為量刑情節之根據……畢亮杰(4·111)
社會法立法模式研究……………陳君(5·63)
我國激情犯罪立法問題研究………宋雨澤(5·68)
人奶交易之公序良俗的法律探析…吳丹(5·73)
我國電子商務法律規制的缺失及立法路徑選擇………………………………林亮春(5·76)
大調解背景下調解與訴訟的張力及變構分析………………………馬麗芳,裘有度(5·80)
論互聯網金融中的“非法集資”——兼評最新非法集資司法解釋……………………………………黃楠(5·85)
第三人利益合同相關理論探討……王瑩瀅(5·90)
人大代表職務行為合法化探究……馬駿(6·55)
對“土地上窮天宇,下及地心”的探析——以我國城市地下空間權制度的借鑒與完善為目的………………王新霞,萬思洋(6·60)
淺議全民法治信仰的樹立………郭文娣(6·66)
權力規范與國際法規范的研究新范式……………………………………王剛(6·70)
弱勢群體公法保護視野下的行政給付制度……………………………………張騰龍(6·73)
農村生活垃圾循環利用法律體系的建構……………………………………周菡瀟(6·79)
網絡暴力視角下意識形態的法治建設……………………………………張竹高(6·83)
社會學研究
論聯村聯戶的六大問題…………張建君(2·97)
尋根文化建設的社會學解讀……孫兆剛(2·101)
網絡圍觀的特點、問題及其完善…夏明智(2·106)
教育學研究
關于隴右民間教育學體系建設的思考…………………………郭建耀,閆禎(2·110)
對高校突發事件的預防與處理——從高校輔導員的視角……甄勇(2·114)
天水文化研究
上官婉兒籍貫與歷史定位新考……劉玉璞(2·116)
秦州北山北宋石刻的史志價值……鄒丹婷(2·119)
伏羲文化研究
伏羲文化研究綜述與考古學研究評析……………………………………高世華(2·123)
卦臺山伏羲中藥藥簽的創立及傳承……………………………………楊國棟(4·125)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研究
融入絲路之旅打造隴上名城…王明亞(4·115)
對天水發展文化產業的突破口與重點行業選擇的思考………………………鞏志成(4·121)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立德樹人的有效路徑…………連雪杏(5·96)
文史研究
陜甘寧邊區擁軍優屬運動述評……王晉林(5·99)
“文行出處”在黃庭堅身上的詮釋…劉巖(5·103)
唐代世風與唐傳奇創作芻論……………………………安建軍,孫宇(6·95)
馮國瑞輯佚《秦州記》補遺………郭延坡(6·100)“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研究
天水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保障措施……………………………………趙具安(5·107)
天水現代農業發展思路…………萬舟(5·112)
天水市發展文化產業的競爭優勢……………………………………鐘曉燕(5·118)
天水市非公有制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思路李克錫,左沁芳(5·122)……………………………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天水策略……………………………………孟利民(6·103)
天水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城市建設與發展的思路………………………雷曉峻(6·108)
加快天水新型城鎮化進程的思考……………………………………姚曉云(6·112)
編輯與出版
數字環境下圖書館管理文化構建的思考……………………………………金晚成(5·126)
甘肅省市州黨校論文產出和學術影響力評價——基于2008-2013年cnki的統計分析……………………………………杜玲(6·115)
市級黨校信息化建設初探………王和紅(6·121)
哲學與文化
道家與中國文明……………………俞竹平(6·88)
生態倫理視野下的現代生態倫理教育………………………………………陳玲昌(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