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堂
(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黨史黨建部,青島 266071)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宏偉目標,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為主線,加大了從嚴治黨的力度,特別是圍繞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提出了許多新要求,采取了許多新舉措,呈現了許多新特點,不僅黨內風氣有了顯著轉變,并且帶動政風、社風、民風也發生了明顯轉變。深入學習、全面領會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關于黨的作風建設的新要求、新舉措、新特點,不僅有利于黨員干部增強轉變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自覺性,而且有利于領會把握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從嚴治黨的整體部署與要求。
縱觀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從嚴治黨的總體思路和部署,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把作風建設作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來抓,并且把它融入到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之中。之所以如此,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作風問題不是小事。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習近平同志強調:“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1]其實,縱觀近年來一些地方發生的一系列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我們發現很多事件的起因往往非常簡單,就是因為個別黨員干部態度不夠熱情,工作方式方法比較簡單,引發了群眾的不滿,進而演變成了打、砸、燒的大規模群體性事件。許多慘痛的教訓說明,工作作風問題,說到底是黨員干部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和態度問題,是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對作風方面的問題如果不注意克服,完全有可能引發影響社會穩定、危及黨的執政地位鞏固的大事件。同時,對黨員干部個體來說,作風問題是腐敗的溫床,從近年來查處的一系列腐敗案件可以看出,很多領導干部就是因為對作風問題不注意,從而慢慢走上了貪污腐化、違紀違法的道路。因此,加強反腐敗斗爭要從作風建設抓起,以作風轉變作為遏制腐敗的突破口。
(二)作風問題是所有黨員干部不同程度存在的問題。作風是黨員干部在工作、生活中所表現出的態度和行為。在大規模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黨中央要求每一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圍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就是因為作風方面的問題是所有黨員干部不同程度存在的問題。如果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圍繞自身存在的腐敗問題進行查找,這樣就不可能觸及每一個黨員干部的思想靈魂深處,甚至有的會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因為腐敗問題在黨內確實存在,而且這種現象非常嚴重,但畢竟是個別現象,干部隊伍的主流是好的。但從當前情況看,作風方面的問題具有普遍性,不同程度地存在于黨員干部之中。因此,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把作風建設作為切入點和著力點,能夠使每一個黨員干部切身認識到從嚴治黨、黨要管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三)作風問題是人民群眾感受最深、意見最大的問題。嚴重的腐敗行為特別是“老虎”級別的腐敗案件,對黨和人民事業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但這種危害的影響對一般群眾來說是間接的。從當前來看,人民群眾往往對發生在身邊的個別黨員干部作風方面的問題感受最深、意見最大,比如個別部門中長期存在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等問題。在現實生活中,人民群眾也總是從身邊的黨員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表現來認識和評價黨。如果黨員干部宗旨意識淡薄、官僚主義十足、形式主義盛行、工作方法簡單甚至鋪張浪費、奢靡享樂、腐化墮落,就會極大敗壞黨的形象,引發群眾的強烈憤慨。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四風”是違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因此,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作風建設作為從嚴治黨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可以說是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心聲,尊重了人民群眾的意愿,能夠迅速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作風建設的關鍵在于上行下效。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大力推進作風建設的過程中,正是注重發揮榜樣的力量,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取信于民,向全黨全國人民做出表率,從而收到了上行下效、立竿見影的效果,短時間內黨風、政風、民風明顯轉變,人民群眾對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信任度迅速提升。
(一)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習近平同志明確要求,抓作風建設,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與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同志就明確提出:“打鐵還需自身硬”。隨后中央政治局制定出臺轉變作風八項規定,率先作出承諾,自覺接受全黨全社會的監督,表明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向黨內不正之風較真勁、動真格的堅定決心,表明了勇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高度自覺。作為黨的核心領導機構,中央政治局能夠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其影響力和帶動力是巨大的。實際情況也是如此,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自覺、認真、堅持貫徹執行,在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規范出訪活動、改進警衛工作、改進新聞報道、嚴格文稿發表、厲行勤儉節約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影響帶動了全黨風氣的轉變,影響帶動了整個社會風氣的轉變。
(二)習近平同志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習近平同志在提出抓作風建設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的同時,又鄭重承諾“中央政治局同志從我本人做起”。習近平同志說到做到,在第一次以總書記的身份到廣州、深圳等地調研期間,嚴格遵守八項規定,不清園、不封路、不開道;隨后在北京調研期間又到慶豐包子店就餐,自己排隊、自己端盤、自己買單等。可以說,習近平同志這種言必行、行必果的形象體現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力地推動了八項規定的落實,也對各級黨員干部產生了極大的示范帶動效應。
(三)紀檢監察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紀檢監察干部是監督干部的干部,要監督別人首先必須自身硬。為此,中紀委書記王歧山明確提出,要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以鐵的紀律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的干部隊伍。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加強審查辦案全過程管理,開展清退會員卡專項活動,對紀檢監察機關負責人實行約談制度,認真辦理涉及紀檢監察干部的信訪舉報,改進紀檢監察干部任職談話制度,建立完善干部監督工作機構,通過這一系列過硬的措施,打造了一支過硬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保障了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
作風方面的問題繁多又復雜,既要注重整體措施的制定,更要注重具體措施的落實,以確保取得實效。習近平同志在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強調,我們抓中央八項規定貫徹落實,看起來是小事,但體現的是一種精神。八項規定都抓不好、堅持不下去,還搞什么十八項規定、二十八項規定?抓“四風”要首先把中央八項規定抓好,抓黨的建設要從“四風”抓起。辦好一件事后再辦第二件事,讓大家感到我們是能辦成事的,而且是認真辦事的。這樣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全黨。他指出,比如,今年中秋節中央紀委抓月餅,看起來是小事,其實是抓這后面隱藏的腐敗。抓了中秋節抓國慶節,抓了國慶節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節,抓了春節抓清明節、抓端午節,就這么抓下去,總會見效的,使之形成一種習慣、一種風氣。習近平同志這些精辟論述,體現的就是以釘釘子精神抓好作風建設各項措施落實的決心和勇氣。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結果很可能是一顆釘子都釘不上、釘不牢。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抓作風建設就是逐步解決問題、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推進的。
(一)整治作風態度堅決、毫不動搖。作風方面的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必痛下決心方能見成效。為此,習近平同志明確提出,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并一再強調:“一定要認清‘四風’的嚴重性、危害性和頑固性、反復性,鍥而不舍、馳而不息抓下去,對此,中央是下了決心的,希望大家也下定決心、毫不動搖。”[2]從目前來看,正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這種鮮明的態度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堅定了黨員群眾的信心,也徹底消除了一些黨員干部的觀望、僥幸等心理。
(二)制定措施不留死角、一步到位。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轉變作風的文件、制度、規定,涉及黨員干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涵蓋了八小時內外的言談舉止。比如關于嚴禁公款購買印制寄送賀年卡等物品的通知、關于嚴禁元旦春節公款購買贈送煙花爆竹等年貨的通知,等等,不僅具體詳細,而且可操作性強。同時,這些規定一步到位,不試點、不試行,制定了就立即執行。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規定就是規定,不加‘試行’兩字,就是要表明一個堅決的態度,表明這個規定是剛性的。‘試行’給人感覺是不是還有點含糊。就先按這個規定去做,做了以后真正推開了,一兩年后再完善。中央紀委有那么多規定,不也就規定下去了。反正要不斷去約束。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落實,言必行、行必果。我們說了不是白說,說了就必須做到,把文件上寫的內容一一落到實處。”[3]
(三)違紀懲處一視同仁、沒有例外。習近平同志明確強調,制度約束作為剛性約束,令行禁止沒有例外。為此,中央紀委建立了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情況的月報制度,設立了“四風”曝光臺,不論是一般黨員群眾還是領導干部,不管涉及誰,只要違反有關規定,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其中,從2012年12月中央“八項規定”出臺至2014年6月30日,近一年半時間里,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計查處問題數達47 150件,處理人員61 703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人數16 296人[4]。
抓作風建設最忌“新官上任三把火”、“一陣風”,過后一切照舊,否則就會陷入“惡性循環、變本加厲”的怪圈。為此,習近平同志明確提出:“作風建設是永恒課題,要標本兼治,經常抓、見常態,深入抓、見實效,持久抓、見長效”[5]。并且一再強調,改進工作作風的任務非常繁重,八項規定是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既不是最高標準,更不是最終目的,只是我們改進作風的第一步,是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
(一)在作風建設的總體部署上步步推進、環環相扣。綜觀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抓作風建設的總體部署,可以分為三大戰略步驟:一是在執政伊始即制定出臺了轉變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向全黨全國人民做出承諾和表率,并且以此為標志拉開了作風建設的序幕。二是半年過后,即從2013年6月份開始,在全黨自上而下開展了大規模的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所有黨員干部轉變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三是在第一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即將結束、第二批即將開始之際,十八屆三中全會于2013年11月召開,及時提出了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的任務。從目前來看,正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作風建設的總體部署上做到了層層深入、步步推進、環環相扣,從而有效防止和避免了前緊后松、虎頭蛇尾的現象。
(二)徹底清除不良風氣產生的根源。一是思想根源。習近平同志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比喻為“總開關”。他一再強調,說到底,“四風”問題及其各種表現形式都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聯系,“總開關”問題沒有解決好,這樣那樣的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為此,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全黨開展了大規模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所有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對自身存在的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以達到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二是機制根源。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任務措施,其實很多也正是清除各種不正之風存在的機制根源的重大舉措。比如,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就是要從機制上鏟除各種特權思想、特權現象等存在的土壤。另外,十八屆三中全會還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一個新突破,它對轉變政府職能、大力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形成了倒逼之勢,要求政府把不該管的事交給市場,該放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這必將對提高行政效能、轉變工作作風起到極大促進作用。習近平同志曾經指出,改革,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一方面說明了改革的艱巨性,同時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不正之風根深蒂固的機制體制原因。隨著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到位,相信這些機制體制上的根源必將被釜底抽薪、得到徹底清除。
(三)把制度建設貫穿于改進作風的全過程。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大后發表的系列重要講話中,多次強調制度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提出要以制度的建立健全推動作風建設的常態長效。一是注重制度的長期性。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和《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規定》兩個重要法規基礎上,又制定了《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對今后5年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進行了統籌安排。這是加強黨的制度建設的一項戰略工程,也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對黨內法規建設作出規劃,對于加強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建設,推進黨的建設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提高黨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二是注重制度的科學性。習近平同志指出:“要把中央要求、實際需要、新鮮經驗結合起來,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廢止不適用的制度。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要本著于法周延、于事簡便的原則,注重實體性規范和保障性規范的結合和配套,確保針對性、操作性、指導性強。”[6]這一重要論述,為增強制度建設的科學性指明了方向。2013年8月,黨中央發布了《中共中央關于廢止和宣布失效一批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對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進行了集中清理,1978年以來制定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中,近四成被廢止或宣布失效。按照習近平同志關于制度建設的新要求,十八大以來制定的一系列轉變作風的黨內法規制度針對性、操作性、指導性明顯增強。三是注重制度的權威性。習近平同志指出,以前制度建設方面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一些規定變成了“稻草人”,擺在那里沒有用。因此,制度一經形成,就要嚴格遵守,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種行為,使制度真正成為黨員、干部聯系和服務群眾的硬約束。十八大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只要有了科學的黨內法規制度,并且能夠真正得到嚴格執行、剛性運行,黨內各種不正之風就絕無回頭之日。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堅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設引向深入[N].人民日報,2013-01-23(01).
[2]習近平在指導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強調堅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提高領導班子解決自身問題能力[N].人民日報,2013-09-26(01).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3:124~125.
[4]盤點中紀委上半年成績單:3萬人違反八項規定被查[EB/OL].中國新聞網,2014-07-28.
[5]習近平在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強調作風建設要經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不斷鞏固擴大教育實踐活動成果[N].人民日報,2014-05-10(01).
[6]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黨建研究,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