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黎娟
(河南省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52)
論圖書館員信息素質的培養
徐黎娟
(河南省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52)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圖書館員的信息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信息素質的概念、圖書館員應具備的信息素質及信息素質培養的內容和有效途徑進行了探討。
圖書館員 信息素質 培養
信息素質最早是在 1974年由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Paul Zurkowski于 1974年提出的,他把信息素質定義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資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對它最廣泛性的解釋為:作為具有信息素質的人,必須具有一種能夠充分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并有能力發現、檢索、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解決需要解決問題的能力。簡單地說:信息素質是指一個人的信息需求、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道德、信息能力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綜合基本素質,是個體所具有的各種信息品質。
信息素質的內容包括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終身學習的能力等方面。
信息社會人們對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大,對信息的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對獲取信息的手段越來越簡單,對獲取信息的速度要求越來越快。圖書館是收集、加工、輸出信息的集散地,作為信息工作者的圖書館員,如果沒有相應的信息素質和運用新技術的能力,就難以完成篩選信息和評價信息等高層次工作。
2.1 超前的信息意識
信息時代的圖書館員首先應該具備超前的信息意識。所謂超前信息意識是指對信息具有前瞻性和敏銳的感受力、判斷能力和洞察力,即對信息的敏感程度。簡單地說是從信息的角度出發提前捕捉到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各種現象、行為、理論觀點的感受和評價。
一名圖書館員首先應具有收集公共關系信息的自覺性和敏銳性,即在信息還沒有完全產生時就已經提前意識到信息所能帶來的社會效果。要善于從紛繁復雜的信息流中分辨出需要的信息,并將來自各方面的零散信息集中起來作為信息系統對待,從中挖掘出真實和適用的信息資料,使之成為制定科學的公共關系計劃的客觀依據。
2.2 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收集信息的能力,或是信息處理能力。圖書館館藏蘊含了各種載體資源信息,從這些紛繁復雜的信息源中篩選出真正具有利用價值的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圖書館員必須擁有熟練的信息素質和文化素養,利用先進的科學方法和技術手段選擇信息源,高效獲取信息、處理評估信息、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去偽存真、吸取精髓,為信息消費者提供科學研究或課題開發之用,信息能力是圖書館員必備的重要工作能力。
2.3 傳播信息的能力
收集整理、開發信息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信息的社會價值。信息具有指向性,某些信息的價值具有很強烈的時效性。一條信息在某一時刻價值非常高,但過了這一時刻,可能一點價值也沒有。圖書館員就是要將整理出來具有利用價值的信息在第一時間快速向信息用戶傳遞,使其在最短時間內獲取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內容往往會失真,傳遞的時間越長,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信息可利用價值就越低。信息能力是圖書館員信息素質的核心,是信息工作必備的技能之一。因此圖書館員不僅要具備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還需熟練掌握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和傳播工具,以提高信息傳播的速度和效率。
2.4 高尚的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領域中用以規范人們相互關系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準則。圖書館內收藏學科廣泛,讀者成分復雜,對信息需求也呈現出的多元化模式。信息道德的主要內容涉及隱私權問題、產權問題、國家安全問題、信息真假問題、信息授權問題等。
圖書館員在復雜的信息環境中首先要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提高“信息道德認知”水平,堅決抵制垃圾信息、黃色(色情信息)、反動政治信息和封建迷信信息的污染和危害,自覺維護國家信息安全,在收集、整理、傳播信息的過程中,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向廣大信息用戶提供真正具有使用價值、給人們帶來正能量的信息內容。
2.5 接受繼續教育的能力
繼續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是圖書館員在信息服務生涯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過程,接受繼續教育可以擴展提高圖書館專業知識和技能,提升服務成效。
當今社會知識的發展和更新速度異常迅速,信息呈現“爆炸”式增長,圖書館用戶對信息需求的要求更加多元化和復雜化,為滿足信息用戶的需求,圖書館員只有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技能,才能提高圖書館整體服務水平。
圖書館員如不具備接受繼續教育的能力,就無法在浩如煙海的信息流中快速獲取準確的信息資料。在信息時代圖書館員只有不斷提升繼續學習的能力,開拓知識空間,完善知識儲備,提高利用和傳遞信息的能力,才能成為高素質的圖書館員。
2.6 知識創新的能力
所謂知識創新,是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論和新方法,為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知識創新是指通過科學研究,包括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獲得新的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知識的過程。知識創新的目的是追求新發現、探索新規律、創立新學說、創造新方法、積累新知識;知識創新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論和新方法,為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圖書館員要不斷學習,完成知識積累,進行知識創新,直接參與經濟社會的建設與發展的開發,逐漸擺脫信息二傳手的地位。
3.1 培養館員的信息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圖書館工作看似很簡單,借借還還、守著書庫、圖書上架,許多圖書館員也都認為圖書館最有技術的活就是圖書分類和編目了。因此,一些圖書館員在長期工作中產生消極的思想情緒,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及有價值的信息根本得不到開發和利用。圖書館行業一定要加強館員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培養館員對信息重要性的認識,逐漸增強信息興趣。
3.2 轉變工作觀念的教育
在圖書館日常工作中,工作觀念是支配工作人員行為的關鍵因素。隨著信息化社會發展,現代化信息技術逐漸應用于圖書館工作,圖書館員必須及時接受新觀念和新技術,以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對圖書館的要求。圖書館員在日常工作中,要逐漸轉變工作觀念,時刻保持信息觀念和信息意識,對信息保持一種職業的敏感度。圖書館作為文獻信息收集整理和存儲、傳播的中心,圖書館員應具備一定的信息觀念,將文獻信息加以開發和利用,使之變成信息產品,促進圖書館信息化發展。
3.3 定期開展信息素質教育
新時期信息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作為信息服務行業的圖書館界對館員的信息素質教育應該走在社會的前列。英國著名的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指出:誰掌握了知識和信息,誰就掌握了支配它的權力。
圖書館應定期對館員開展信息素質教育活動,以啟發館員的信息意識、提高館員的信息能力、提升館員的信息道德水平。其目的不僅是培養館員的信息檢索技能和計算機應用技術,更重要的是培養館員對現代信息環境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以及運用信息的自覺性、預見性和獨立性,從而提高館員的綜合信息素質。
3.4 提高館員信息技術水平
隨著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進展,世界對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長,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對于各個國家、地區、企業、單位、家庭、個人都不可缺少。信息技術已成為支撐當今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的基石。
現代信息技術是指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圍繞著信息的產生、收集、存儲、處理、檢索和傳遞形成的一個全新的、用以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高技術群,包括微電子技術、新型元器件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各類軟件及系統集成技術、光盤技術、傳感技術等。作為社會主要信息技術服務機構之一的圖書館,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技術發展的影響。一方面,現代信息技術為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環境,對圖書館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傳統圖書館面臨著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巨大沖擊和生存挑戰。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和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各類知識信息增長突飛猛進,面對海量信息,以收藏印刷型文獻和手工操作為主的傳統圖書館已難以應對,建立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圖書館現代信息技術應用體系,才能加速信息的傳遞,才能更加廣泛深入地開發和利用最新的信息為社會服務。
4.1 有針對性地開展崗位培訓
根據館員的年齡、學歷、知識層次和業務專長,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進行分層次和有針對性的崗位培訓。近年來圖書館通過公開招聘吸收了許多專業技術人才,但真正畢業于圖書情報信息專業的人才卻很少。而圖書館的工作涉及許多層面,館員知識結構也參差不齊。圖書館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從事技術管理與應用的館員開辦計算機軟、硬件技術應用與網絡維護等培訓,使其真正能肩負起圖書館的技術管理重任;對專門從事信息服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信息素質培訓工作,提高其掌握信息的能力;而對普通館員則進行信息素質的普及教育,使他們掌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基本理論知識。
4.2 定期開展整體培訓工作
信息時代的圖書館員,其服務職能已不僅僅局限于文獻借閱和封閉在藏書樓內,而是充分享受現代技術所帶來的多媒體在線服務、全國或區域性的文獻采編交換中心、全球數字化信息網絡等,圖書館也將成為多功能的信息服務中心。圖書館員要讓自己真正擔當起信息專家、信息的管理者、系統專家等角色。因此在全館范圍內開展信息素質的培訓工作是信息時代的發展對館員進行繼續教育的要求,信息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培養館員的信息意識、獨立檢索信息的能力、現代信息技術,加強收集、整理、傳遞信息的能力,培養館員積極上進的信息道德和職業道德水平。
4.3 脫產培訓專業信息人員
對專業從事信息服務部門的館員要進行脫產培訓,信息時代知識更新周期在縮短,更新速度在加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結論是:信息通信技術帶來了人類知識更新速度的加速。在18世紀時,知識更新周期為80~90年,19世紀到20世紀初,縮短為30年,上個世紀60~70年代,一般學科的知識更新周期為5~10年,而到了上個世紀80~90年代,許多學科的知識更新周期縮短為5年,進入新世紀時,許多學科的知識更新周期已縮短至2~3年。
有人說,在農耕時代,一個人讀幾年書,就可以用一輩子;在工業經濟時代,一個人讀十幾年書,才夠用一輩子;到了知識經濟時代,一個人必須學習一輩子,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對高端信息技術人才每年安排一次脫產學習的機會,組織他們參加圖書館界學習班或參加信息專業學術研討會,為其創造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只有這樣,圖書館的專業人才才能跟著時代前進的步伐,為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有效的知識信息服務。
信息素質是圖書館員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對館員開展信息素質教育是公共圖書館在信息時代重要的工作內容。培養館員的信息意識、提高館員的信息能力、提升館員的信息道德水平,其目的不僅是培養館員的信息檢索技能和計算機應用技術,更重要的是培養館員對現代信息環境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以及運用信息的自覺性、預見性和獨立性,從而提高館員綜合信息素質,使公共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得到充分開發和利用,產生真正的社會效能,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1] 李 雨桃.試 論 圖書館 員 信息素 質的培 養 [J].神州,2012(11):245.
[2] 章潔.信息時代的圖書館:挑戰與變革[J].賀州學院學報,2008(12):122-124.
[3] 顧俐.新形勢下圖書館員繼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神州,2013(1):203.
[4] 陸秋潔.淺議圖書館員繼續教育問題——以廣州圖書館為例[J].科技信息,2012(34):201.
[5] 張芳.圖書館員信息素質內涵與培養[J].龍巖學院學報,2008(3):123-126.
徐黎娟女,1973年生。本科學歷,館員。
G251
2014-06-02;責編: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