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波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遼寧 大連 116035)
知識服務是在知識經濟背景下提出的一種全新服務理念。20世紀末,我國圖書情報界提出圖書館知識服務。在圖書館知識服務研究領域,影響最大的是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主任張曉林博士所提出的觀點。張曉林教授認為:“知識服務就是以信息知識的搜尋、組織、分析、重組的知識和能力為基礎,根據用戶的問題和環境,融入用戶解決問題的過程之中,提供能夠有效支持知識應用和知識創新的服務[1]。”圖書館知識服務是指圖書館“針對高校教師和學生在知識獲取、知識選擇、知識吸取、知識利用、知識創新過程中的需求,對相關學科專業知識進行搜尋、組織、分析、重組,為高校師生提供其所需知識和知識產品的服務[2]”。
高職院校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機構。目前我國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高新技術進入生產一線,涌現出一批新的職業技術崗位,高職院校承擔為社會培養生產、管理的第一線應用型人才的任務。“高職院校隨著體制改革、合并重組和規模擴大,學科專業逐漸向全方位、多樣化的方向拓展,其圖書館對各學科知識需求進行專業化、個性化、深層次的服務,已成為一種新型的主體服務形式[3]。”“高職院校圖書館應通過對知識進行有效的管理來提升其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開展基于知識管理的個性化專業知識服務[4]”,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根據教學、科研、師生的需求,圍繞學院專業建設,開展專業知識服務,挖掘館藏資源,使其轉化為知識資源,為專業建設提供有力的文獻、信息、知識服務支撐。圍繞專業建設開展知識服務,創新高職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是高職院校圖書館創新發展的需要,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3.1 專業性。高職院校圖書館應當以學院專業建設的專業群為知識服務重點,圍繞學科專業對文獻進行組織、搜集、分析、整合,為師生提供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服務。
3.2 特色性。高職院校圖書館圍繞學院專業教學的需求,建設高質量特色文獻資源,包括專業資源特色數據庫、專業教學資源庫、實踐教學資源庫等,開展專業知識服務。其知識服務表現出鮮明的個性特點。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知識是核心理念的延伸,知識經濟效應呈現愈加明顯;高職院校圖書館順應知識經濟發展態勢,開展了知識服務工作。筆者對獲得教育部啟動的,被稱為“高職211”“百所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工程”的109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圖書館網站進行了訪問,調研開展知識服務情況,訪問到67所圖書館,分析知識服務經驗,探索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知識服務的主要模式。
高校圖書館知識咨詢服務可提高高職院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水平。以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為例,他們參加了“北京高校網絡圖書館聯合虛擬參考咨詢”平臺服務,此平臺共建院校包括首師大、首醫大等10余所北京知名院校,采取聯合共建的服務模式,進行虛擬參考咨詢服務。
構建地區高校圖書館聯合數字化知識服務平臺,提高了知識服務覆蓋面。例如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參加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非書資料聯合管理系統,即“BaLis聯合非書資料聯合中心”服務平臺,此系統集圖書館非書資料的加工、著錄、網絡發布于一體,是為圖書館提供非書資料網絡服務的工作平臺和為讀者提供的檢索平臺。江蘇省高校教育文獻保障系統(JALIS)啟動“數字化工程”,以集團方式采購電子資源,在江蘇省內建立鏡像站點,向全省高等院校提供服務,鏡像站點的訪問控制和服務管理由江蘇省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管理中心統一管理;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申請了“江蘇省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電子資源”服務。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參加了“湖北省高等學校數字圖書館”。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參加了“湖南省高等學校數字圖書館”“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湖南省文獻信息服務中心”“湖南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網”“湖南省高等學校實踐教學資源信息平臺”。構建地區高校圖書館聯合數字化知識服務平臺,促進了高職院校的知識服務工作。
高職院校專業特色突出,圖書館圍繞學院重點專業,建立館藏特色專業數據庫,是一個較好的實現知識服務的方法。以天津職業大學圖書館為例,他們在館藏特色專業數據庫建設中走在前列,最具有代表性。建立眼視光工程特色數據庫、應用化工技術網絡信息平臺、物流管理專業館藏信息資源平臺、電信學院重點專業資源庫、眼視光技術信息導航資源庫、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與學習資源庫、包裝技術與設計數據庫、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網絡信息資源庫、社區管理與服務信息導航系統、職業教育特色數據庫10個特色數據庫。特色數據庫由10組團隊建設,每個數據庫具有不同的風格特色。在特色數據庫建設過程中,挖掘了館員知識服務創新潛能。以電信學院重點專業資源數據庫為例,在網站中設有嵌入式技術、計算機科學、精品課、教學課程改革、教學研究、實習實訓、學術研究、工學結合、人才需求、免費資源、相關資源11個一級欄目,為學院教師提供教學資料、教學改革、學術研究、工學結合等方面的信息,為學生提供學習、撰寫畢業論文、做畢業設計等方面的信息,為廣大師生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務。
許多高職院校圖書館圍繞學院專業建設自建課程資源庫。如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圖書館在專業特色教學課程資源庫建設中最具有代表性。圍繞專業、課程設置自建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證券投資實務、現代金融概論、財務管理實務、營銷策劃技術、銀行會計實務、外貿單證操作、個人理財8個國家級精品課程資源庫,電子商務、保險中介、網絡金融等19個省級精品課程資源庫。以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精品課程為例,是根據銀行業務流程、整合金融專業其他基礎課程開設的一門高職金融專業特色課程資源庫,主頁設有課程描述、師資隊伍、網絡課堂、授課實況、習題與測試、參考資料、在線測試等欄目,是一門實訓主導型課程,在教學中突出對學生業務知識、業務操作技能的培養與訓練,增強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
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自建了“旅游特色數據庫”。廣州番禺職業學院圖書館自建珠寶數據庫、汽車教學資源庫、酒店教學資源庫、市場營銷教學資源庫、藝術設計圖片庫、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信息庫、英語學習庫、文化旅游庫。特別是珠寶數據庫,對現有關于珠寶方面的圖書、圖片、音像等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分類、整理,為教學提供了信息豐富、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多媒體資源庫,有助于教師將珠寶首飾生產過程中的新工藝、新知識、新技術、新經驗,以多媒體形式貫穿課堂教學,使理論教學變得生動而豐富。
高職院校數字資源、設備和資金缺少,用于單獨購買知識服務平臺的資金很難解決。而利用CNKI的“創建機構數字圖書館——高校機構館”或“創建機構數字圖書館——職業教育機構”建立專業學科數字圖書館,可以有效解決問題。包庫使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具有“創建機構數字圖書館”平臺使用權限,通過這一平臺建立職業教育機構數字圖書館平臺,實現特色數字圖書館建設。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利用清華同方CNKI“中國知網”構建了專業知識服務平臺。以學校的教學、科研及師生的需求為導向,結合學校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利用CNKI數字化增值服務平臺,構建機構數字圖書館13個,其中一級館1個,二級館12個,開展知識服務。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利用CNKI數字化增值服務平臺,構建“公共體育”課程數字化圖書館;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利用CNKI數字化增值服務平臺,構建“園林技術”“畜牧獸醫”“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專業學科服務平臺。
高職院校圖書館專業服務館員隊伍比較薄弱,處于初級專業服務階段,對專業知識掌握程度不高,基本是外行。因此,必須加強專業服務館員隊伍建設,提高專業服務館員的專業知識水平。
知識服務要求館員必須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底蘊,具備敏銳的信息意識及信息組織、加工能力和網絡技術應用能力。專業館員的專業知識底蘊是館員真正能成為專業服務館員的一大難題,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館員雖然有一批具有一定專業的館員,但他們大都是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畢業后分配到圖書館,遠離教學第一線,對專業的深入學習不夠、專業水平較低。因此,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提高自身專業知識水平是館員進行知識服務必須解決的問題。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在專業服務方面開展的較好,自2006年開始,針對高職學校辦學特色、發展模式、發展規模、特定的讀者群等因素建立了“專業服務館員制度”,制定了專業服務館員工作規范,并在網上公布專業服務館員名單,有針對性地對二級學院師生進行專業服務。
隨著知識服務開展,圖書館館藏文獻服務模式采用藏、借、閱、檢、咨、管六位一體開放式的服務管理模式,咨詢服務在圖書館讀者第一線全面展開。但調動館員參與信息咨詢服務工作是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知識服務的一個瓶頸。圍繞學院重點專業進行特色專業數據庫建設工作是高職學校開展專業知識服務的一個有效方法。圖書館要圍繞學院重點專業制定特色數據庫建設方案,組建專業數據庫建設專業服務團隊;圖書館館員根據所學專業可自愿報名參加專業數據庫建設團隊,由館務會研究確定數據庫項目負責人,成立專業數據庫建設團隊。這些專業數據庫建設團隊以項目的形式進行管理,參與項目的館員行政關系屬于所在行政部、室,這種圖書館專業數據庫建設的方法,為圖書館每位有專業且有志于做專業服務的館員提供了機會。專業服務團隊工作的開展,使專業服務館員與教學系、部聯系密切,在服務中了解教師、學生的需求,加強了館員專業水平和知識服務能力。
近兩年一種新興的圖書館服務模式——信息共享空間在高校開展,如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新建的信息共享空間整合了互聯網絡、計算機硬件設施及各種類型文獻資源(包括紙質資源和數字資源),集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服務為一體,是具有可伸縮性的電子教室,是促進小組研究的討論室,是幫助讀者開發教學作品的多媒體制作室,是指導讀者學習和提高研究技能的咨詢區。豐富的信息資源、優美的場地環境、先進的技術設施、高水平的學科專業人員可為師生提供個性化服務。
進一步拓寬信息共享空間服務,建立專業服務信息共享空間。圍繞學院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建立為教學、科研及師生服務的藏、借、閱、檢、咨五位一體開放式的專業服務信息共享空間,這是知識服務理念下高職學院圍繞專業服務的一種全新服務模式。在專業服務信息共享空間里,按照學院教學機構設置,建立各個二級學院(或系)專業服務信息空間,每個二級學院(或系)專業服務信息空間圍繞專業挑選最新、最權威、最有代表性的專業圖書。每個專業服務空間配備幾臺電腦,能夠進行館藏包庫和鏡像數字資源的檢索及多媒體資料學習服務,同時空間里還設有一定數量的閱覽桌椅,方便讀者學習。
專業服務要求圖書館各個工作環節以專業服務為主線開展館藏文獻建設、館藏管理與讀者服務工作,專業服務貫穿在采購—分類—編目—典藏—流通—信息服務等整個圖書館工作之中。專業服務信息共享空間的建立,使圖書館圍繞專業采購的專業圖書集中排架,起到了推薦和展示作用,提高了專業圖書的利用率;同時,學生對所學專業圖書的查找更方便,學生在圖書館也可找到所學專業的歸屬感。這樣有助于學生的專業學習,同時專業館員可以開展有針對性的專業服務。
互聯網與移動通訊的融合使移動數字圖書館服務得以實現。當前移動數字圖書館服務內容在不斷拓展,除具有主要發給讀者的新聞、講座、預約到達、圖書催還、過期罰款催繳等一般性信息服務外,還可進行參考咨詢等服務。目前國內外許多圖書館已開展移動圖書館服務,高職學院圖書館順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發展,也在關注并探討移動圖書館建設工作。例如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率先在高職學院中開展了移動圖書館服務,目前開展了基于短信和WAP技術的手機圖書館系統,移動數字圖書館建設才剛剛起步,參考咨詢等服務還有待于進一步開展。移動數字圖書館將成為圖書館開展知識服務的新模式。
高職院校圖書館實施知識服務只靠學科館員是遠遠不夠的,要同各系教研人員密切合作,聘任專業教師兼任專業服務團隊指導教師,并作為專業數據庫建設學術顧問,學術顧問對專業學科資源和知識庫的建設、團隊的服務方向、服務形式與服務內容加以指導。
聘請專業骨干教師任咨詢專家,與專業服務館員協同合作,通過知識服務平臺,建立專業服務館員、專業教師咨詢專家及用戶之間交流的渠道,為知識服務尋找一條新的路徑。
高職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率情況一直不容樂觀,加強圖書館數字資源宣傳工作,利用入館教育開展數據庫資源專題培訓講座,指導讀者掌握數據庫檢索使用方法,提高學生信息獲取能力。同時,制作數據庫使用宣傳單,發放給教師和學生,加深師生對數據庫的了解,指導師生使用各種數據庫。
圖書館具有教育功能,是大學生課堂教育的延伸,其教育形式更為靈活。圖書館的教育功能不是通過灌輸理論知識來實現,而是通過圖書館創造的精神氛圍和相應的文化載體,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的情趣、陶冶學生的情操、塑造學生的心靈,引起共鳴,形成內在的驅動力。建立圖書館微博平臺是一種新興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如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建立了微博網站,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以新穎的方式,與讀者溝通互動,既開展了推薦與導讀,又掌握了讀者的閱讀傾向及需求。集導讀與咨詢服務為一體的服務平臺,對圖書館文獻資源起到利用宣傳指導作用,創新了導讀服務工作的模式。
知識服務是一種高智能化服務。高職學校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圍繞專業建設開展知識服務,對知識進一步挖掘、重組,最大程度地體現圖書館服務的智力內涵,可實現高層次的知識服務。創新高職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是高職院校圖書館發展的需要,能最大限度地實現知識的社會價值。
[1] 張曉林.走向知識服務:尋找新世紀圖書情報工作的生長點[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0(5).
[2]夏秋萍.高校圖書館開展學科知識服務的必要性和優勢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0(2).
[3]葛曉春.高職院校圖書館基于知識管理的個性化知識服務[J].現代情報,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