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素玲
(盤錦市圖書館,遼寧 盤錦 124010)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宣布每年的4月23日為世界圖書版權日,也就是“世界圖書日”。這一規定出臺以后,美洲、亞洲的很多國家紛紛積極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美國為此閱讀活動專門通過法案。英國政府也不遺余力,首相與作家、學生等一起參加2008年的全民閱讀年啟動儀式。早在2001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兒童讀書活動推進法”,2005年,國會通過了“文字活字文化振興法”,直至2008年6月又一致通過了《關于國民讀書年的決議》。為提高全民閱讀的積極性一度注入鮮活的氣息,更加完善了關于推動全民閱讀的立法活動,使得“全民活動”在世界各國蔚然成風。
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是建設學習型社會、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1997年1月,由中宣部、文化部等9個部委共同發出《關于在全國組織實施“知識工程”的通知》,提倡全民閱讀,建設學習型社會。2000年,全國知識工程領導小組把每年的12月定為“全民讀書月”,更加確定了“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性。2006~2007年間又相繼開展了豐富的全民閱讀活動,使得社會上的“全民閱讀”氛圍越來越好。但是,有數據表明,2012年我國人均讀書僅為4.3本,遠遠低于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公眾閱讀率仍然低迷的現狀不得不讓我們深思。近10年來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國民閱讀率一直在47%~57%這一區間徘徊。從這個數據中可以看出,全國大約有一半人是不讀書的,這種情況著實令人擔憂。另外,讀書的那一半人閱讀情況如何,也是值得我們去認真研究的。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國國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這種環境下,每個人的閱讀習慣都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必須要認識和解決阻礙全民閱讀的主要問題,才能更好地建設“全民閱讀、終身閱讀”的學習型社會。
我國人民擁有著熱愛讀書的優良傳統,數千年的文明歷史長期延續著耕讀文化的優良傳統,國民重視讀書,勤奮好學。但是,由于科技的高速發展,電視、電腦等高科技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對未成年人的影響較大。他們的業余生活已經從“讀書”漸漸地轉為了“網絡”,電視、音像、電腦已經成為了最受歡迎的三大傳播媒介。電視、網絡等充滿感官刺激的形式無疑更加能夠吸引未成年人的注意力。再加上學生的學業日趨繁重,在學習的壓力下,就更加渴望業余的放松,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在學習的疲憊之余利用閱讀課外書籍來放松。盤錦市圖書館為了全力配合國家推出的“全民閱讀”活動,了解了盤錦市幾所優等學校的學生閱讀情況。據調查顯示,有36%的學生一年中從未購買過一本課外書,17%的學生幾乎沒有去過圖書館、書屋等地閱讀書籍。雖然現在的青少年在學校學習期間都知道了我國古代四大名著是什么,但是60%的學生從未讀過其中的任何一部作品。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現在的閱讀狀況著實令人堪憂。
國民閱讀率下降與與國民自身的閱讀意識弱化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其實,青少年的課外閱讀時間和精力有限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課內的知識內容也在不斷地充實自我。國民閱讀率的下降不僅僅體現在未成年人身上,走出了學校的青壯年應當是我們加強閱讀推廣的主要群體。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城市居民閑暇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但是人們用在讀書、看報上的時間卻日益減少,本應是圖書閱讀主力的青壯年,現在卻不愿意利用休息時間閱讀書籍。所以為了不讓這種現象繼續發展下去,公共圖書館應當發揚“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職能,成為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中堅力量。
近年來,政府對社會上的弱勢群體關注度越來越高,我們應當響應國家號召為他們提供幫助。例如貧困山區兒童、留守兒童等特殊的弱勢群體,我們更應發揮公共圖書館的職能優勢,在貧困地區開展公益性圖書事業,為貧困兒童提供讀書場所,逐漸扭轉部分經濟發達地區的青少年有書不愿讀,而經濟落后地區或者富裕地區的貧困家庭讀不起書的局面。其次,現代社會的圖書出版商為了盈利、追求最大利益而絲毫不顧及過于娛樂的書籍對未成年人不利的影響,一味地順應網絡、電視等娛樂媒體,以至于一部分未成年人對于名著等有益課外讀本越發沒有興趣。然而貧困地區的孩子們非常渴望讀書卻沒有購買能力。有些山區學校的圖書室也是因資金緊張等原因而不能滿足兒童的閱讀欲望。公共圖書館理應加強這方面的意識,幫助建立山區圖書室,從而使這些兒童有書可讀。
建立“全民閱讀”的學習型社會,除了政府的大力號召外,社會各界也要團結一致為了這一目標而努力奮斗。圖書館作為全民閱讀活動的主力軍,應當充分發揮公益性事業的優勢,做好全民閱讀活動的倡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角色。
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深入優化青少年閱讀環境的工作刻不容緩。現在的網絡環境是把“雙刃劍”,我們應當在早期就提供給青少年良好有益的閱讀方向,并培養閱讀興趣。早期閱讀非常重要,在指導教師和家長的有效參與下,能夠幫助青少年走向獨立閱讀,培養兒童熱愛閱讀的終身習慣,同時也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圖書館也應開辦一些少兒讀書活動,形式豐富多樣化更能激起少兒的閱讀興趣。例如盤錦市圖書館曾開辦過的“小鳥杯講故事大賽”“少兒寫作”等活動皆為有力證明,參加過比賽的兒童更加愿意來本館閱讀。
近幾年眾學者感嘆“有了網絡,人們漸漸都不讀書了”,這一現實情況的確值得我們思考。圖書館應當提供優質的閱讀資源,通過延伸服務進而完善圖書館的服務體系。圖書館是文獻信息的收藏中心,是公眾閱讀的場所。為了擴大“全民閱讀”群體,理應為更多的人提供豐富的書籍與舒適的閱讀場所。另外,應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將豐富的文獻資源數字化。數字閱讀并不是對傳統閱讀的否定,而應當是有益的補充,使得閱讀更加方便、快捷。其次,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認知度,有效地利用各種媒介讓全民都能了解圖書館、認識圖書館。
開展有效的“全民閱讀”活動并不是最終目的,圖書管理者的后續工作一定要跟上并且做好。加大對圖書館的宣傳力度、開展青少年閱讀活動、豐富圖書館圖書資源等這些并非目的,而是手段措施,目的是使全民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通過這些活動來激起全民的閱讀興趣,完成從“要我讀”到“我要讀”的重大轉變。由國際圖聯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頒布的《公共圖書館發展指南》指出“圖書館應當定期評估其推廣和宣傳工作,并確保評估的結果能夠成為未來項目規劃的參考依據”。所以后續的評估調查工作很重要,調查出有效的辦法繼續策劃,發揮好圖書館的先進帶頭作用。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黨在國家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就。在經濟建設方面,綜合國力和國防競爭力明顯增強,使日益崛起的中國更受世界的矚目。在文化建設方面明確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圖書館是引導全民閱讀的重要“服務者”,所以要充分利用文獻資源等優勢,成為引領大眾閱讀的主要推行者,在建設“全民閱讀”社會的進程中發揮中堅作用。
[1]曾小敏.“全民閱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圖書館論壇,2006(5):104-105.
[2] 陳韶華,陳韶春.圖書館如何推進全民閱讀[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1):79.
[3] 林祖藻譯.世界圖書日與推動全民閱讀的海外經驗.國際圖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服務發展指南[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