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文網:余額寶不斷吸引傳統銀行儲戶
如今,余額寶正在變成傳統銀行存款的直接替代品。
李明洋一個月前剛剛開始使用余額寶,而如今他已把自己銀行戶頭里幾乎所有資金——近20萬元人民幣都轉移到這家在線基金了。李明洋表示:“再也沒什么理由把錢存銀行了。余額寶這種方式同樣可靠,又更靈活,收益也大多了。”
他的情況遠非個例。自上線僅6個月以來,余額寶在中國已有了逾3000萬注冊用戶。
起初,阿里巴巴對余額寶的宣傳定位是,幫助用戶管理在線支付賬務里富余資金的平臺。如今,余額寶正在變成傳統銀行存款的直接替代品。
據英國《金融時報》基于官方數據的計算,自6月份以來,中國企業和個人每向中國各銀行存入12元人民幣,就會往余額寶戶頭存入約1元人民幣。盡管與中國銀行體系的存款總額相比,余額寶吸納的資金仍然很少,但資金從銀行流向余額寶的速度正在不斷加快。到上個月為止,余額寶已籌集了1000億元人民幣,是首只達到千億級別的貨幣市場基金。
不過,余額寶的現金大部分最終仍流入銀行。但這些現金的回報率是按照市場價格確定的,而不是按照由政府控制的利率確定。盡管監管機構一直在放松對利率的管制,不過他們打算以一種漸進方式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有鑒于此,余額寶及其他基于互聯網的貨幣市場基金的成功有可能招致嚴格審查。
2社會
俄新社:外國男性關注中國女性
在亞洲和中國受歡迎度上升的同時,亞洲和中國姑娘的受歡迎度也在上升。
找個中國妻子這種“擺脫不開的念頭”,近年來在俄羅斯和西方都變得越來越流行。
約翰·阿巴特是提供結識中國女性服務的大型婚介網站的工作人員。他說:“毫無疑問,中國女性越來越多地受到外國男性的關注。這不只是媒體制造的錯覺,而是一種真實的現象。”在他看來,中國女性的成功可通過中國在世界上受歡迎度不斷上升來解釋。
與西方女性不同的是,中國女性樂意接受“家庭守護者”的傳統角色,這給西方男性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西方女性日益把婚姻視為一種職業,而中國女性通常認為出嫁是一輩子的事。
中國女性比西方女性吸引人的地方還在于,中國女性完全能保持動人的外貌,她們關注自己的健康。與此同時,西方女性打著“健康對待身體”的口號,已經發展到了將肥胖視為一種常態的地步。
不過外國男性要娶中國女性,還得考慮家庭壓力——中國女性的父母經常施壓,沒車沒房不能結婚。當然,也有一些中國女性想給自己的男友“恩惠”。
3商業
日本商業報道網站:東莞,巴西鞋匠的“黃金之鄉”
盡管許多巴西人辦的制鞋廠都逐漸轉移,但想來東莞的巴西人同樣大有人在。
東莞寬敞的大街和景觀令巴西人想起里約熱內盧的弗拉門戈海岸。這個中國最大的巴西人聚集地生活著約4000名巴西人。中國南部城市東莞有巴西燒烤店和教授巴西課程的高中。上世紀90年代巴西遭受經濟危機重創,制鞋企業的工人大批失業,許多人來到東莞謀生,這里也就成為他們的“避風港”。
59歲的阿里·菲利比尼來自巴西圣卡特林納州,已在東莞居住16年。他經營著一家為中國鞋廠和歐美顧客牽線搭橋的公司,年出口鞋子曾達3300雙,但現在只有約2000雙。菲利比尼初到中國時,員工人均月工資只有500元,如今這個數字翻了3番。而且當時人民幣匯率也比現在低。
巴西制鞋業者影響力減弱的原因不只是自身競爭力的下降,還因為巴西人帶來的縫制、裁剪和處理皮鞋的技術已被工資待遇更低的中國人掌握,這導致巴西鞋匠的競爭力下降。由于生產成本上升,許多巴西人辦的制鞋廠都逐漸轉移至越南、孟加拉國和印尼。盡管對于許多巴西鞋匠來說,東莞已不再是他們的“黃金之鄉”。但想來東莞的巴西人同樣大有人在,他們提前一年就辦好簽證,耐心等待機會。
4社會
《聯合早報》:中國農村人情負擔為何愈來愈重?
教育、送禮和醫療負擔已成為壓在農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中國貴州省某村農婦王薇這一周的日子不太好過。她在幾天內“連中四彈”——兩顆“紅色炸彈”和兩顆“白色炸彈”。
王薇所屬的村子那一周共有兩場婚禮,兩場葬禮,王薇得付出的禮金約合人民幣350元,相當于她一個月的收入。她原本想用這些錢給家里買個熱水器,或再湊點錢搞個電冰箱,但這會兒都甭想了。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對外開放,在農村傳統的人情送禮習俗并未減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國內學者的研究顯示,教育、送禮和醫療負擔已成為壓在農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對貧困地區的農民來說,為送禮不得不減少食品消費,并影響到了健康,這種送禮文化顯然已經變形。而貧窮農民如果不參與“禮尚往來”會被認為“不懂人情”而被孤立。送禮壓力加劇了農村的貧困差距。
也許在人際關系以外,中國人能從國家、社會得到的精神與物質保障太少,以致于人們不敢放棄經營由親朋戚友組成的小圈子。這才是送禮文化依然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