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連珍先生傳略
——謹以此文紀念連珍先生百年誕辰

2014-02-12 11:45:22程煥文
圖書館論壇 2014年7期
關鍵詞:圖書館

程煥文

連珍先生傳略
——謹以此文紀念連珍先生百年誕辰

程煥文

連珍(1914.8.15-2010.10.31),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創辦人,歷任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廣東圖書館學會會長、廣東省中心圖書館委員會副主任,全國高校圖工委委員、廣東高校圖工委副主任等職,是新中國成立后廣東圖書館事業的卓越領導人。

1 少年求學

連珍,曾用名連以奇、連思灝,1914年8月15日(農歷六月廿四)出生于浙江省樂清縣虹橋鎮峃前村一個富裕農家。曾祖父為農民,為脫貧致富,克勤克儉,省錢買田。祖父和父親連王維恪守家訓,厚樸勤儉,亦以買田致富為理想。經三代人奮斗,至連珍出生時,家中田地除自耕外,其余出租,生活殷實。連珍為長子,下有弟弟連若虛(琦)、連琳和妹妹連賽芬(小芬)①。

連珍深受疼愛。上輩沒有出過讀書人,祖父希望連珍能讀到鎮上的小學畢業,而父親則指望連珍能讀到中學畢業。家中將積蓄的大部分錢財用于三兄弟的培植上。

1920年2月,未到6歲,入讀峃前村初級小學,拜至圣先師。連珍恪守家訓,一心想掙得一件長衫,一輩子穿下去;會寫狀子,可自由出入小衙門,坐在家里不怕人欺負,還可光宗耀祖。三年后,跟冬烘先生讀了一年半私塾。

1924年7月,轉到縣立虹橋小學讀高小。

1927年7月小學畢業。

1927年9月至1928年7月,在溫州私立甌海中學讀初中一年級,上下兩學期均因患咳嗽病,中途輟學回家治病。

1928年9月,考入溫州浙江省立第十中學(現溫州中學)初中部,開始接受新文化,對胡適、蔡元培等人物十分景仰,思想開始發生變化,希望在實現父親的愿望讀完高中后繼續讀大學,最好是北京大學,期冀畢業后有資格做中學教員。

1929年春,因與同鄉的同班同學林國珽②和胡開明③相交甚密,思想開始發生重大變化。林國珽是一位進步學生,受其影響,連珍和胡開明加入反帝大同盟,開始接觸共產主義書刊和進步人士吳毓④、陳阜⑤等人,參加張貼標語、抵制日貨、演出戲劇等活動;創辦刊物,并在第一期發表林國廷的《論中國農村破產的原因》。

1930年,參加學校學生會領導工作。校外的共產黨和國民黨均爭取與學生會領導分子聯系,因為對共產黨有好感,連珍時常以共產主義者自居。

1931年7月,初中畢業,與林國珽、胡開明在溫州租房溫習功課,準備報考浙江省立第十中學高中部。學校當局認為三人有“赤色分子嫌疑”,不準報考,三人遂離開溫州,赴上海報考高中。9月,連珍與胡開明考入上海市立敬業中學,讀高中一年級;林國珽到杭州考入省立民眾教育實驗學校。入學不久,發生“九一八事變”,在學生運動中,連珍對國民黨的不抵抗主義和“攘外先安內”政策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更加相信共產主義。不到半年,因患鼻竇炎而休學。

1932年2月至7月,與胡開明、林肇蔭⑥等十人在溫州合聘一數學教師補習數學,并到浙江省立第十中學參加學潮。9月,因鼻竇炎日趨嚴重,為方便求醫,轉至杭州之江大學附屬中學,讀高中一年級。

1933年9月,因鼻竇炎久治無效,為方便求醫,再轉至上海新龍華惠靈中學讀高中二年級。

1934年夏至1935年春,休學,在上海白克路寶隆醫院醫治鼻竇炎。

1935年9月,在上海新龍華惠靈中學讀高中三年級。北平爆發“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后,連珍參加上海大中學生抗日救國示威游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完整。

2 投筆從戎

1936年7月,連珍高中畢業,9月考入燕京大學外文系。當時華北局勢緊張,學校劇烈的政治斗爭令人難以袖手旁觀。10月,經同學蔣晉圖、朱經堯介紹,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因鼻竇炎有惡臭,連珍經常有意回避同學,孤僻的生活習慣與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的要求格格不入。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學習革命理論,特別是聽了斯諾關于延安和西安事變的報告后,決心加入共產黨。

1937年“七七事變”前,入北京協和醫院接受鼻竇炎手術治療。病愈出院時,平津已淪陷,許多同學已離校。得知平津恢復通車后,8月14日乘火車逃離北平,不料在天津新站下車時被日本憲兵逮捕,囚禁在作為日寇兵營的河北省立工業學院。與連珍同時被捕和陸續被捕、關押在此的流亡學生達六七十人,連珍鼓勵學生不要害怕,不要哭,不要乞憐示弱,并利用轉移押禁的機會救出一位被錯認為是津郊游擊隊員的輔仁大學同學。連珍還經常代表同學向日寇提出有關醫藥衛生飲食和優待女同學等要求,因此,被囚禁的時間最長,被審問的次數最多。在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一再派代表交涉營救下,9月17日,連珍作為最后一個有問題的抗日分子,在經過個別訓話后單獨釋放。經過這次被日寇監禁的考驗,連珍更加堅定了加入共產黨的決心。

9月,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與國民黨閩浙皖贛四省邊區主任公署達成共同抗日的和平協議,浙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⑦。10月初,連珍懷著高度的抗日熱情回到溫州。溫州進步知識青年正在組織青年服務團,開展抗日救亡活動,連珍與他們取得聯系。當打聽到閩浙邊紅軍的情況后,回樂清幫助野夫⑧等組織樂清青年服務團,先到各鎮發動小學教師和滯留在家的大學生為抗戰服務,接著在虹橋鎮利用國民黨的抗敵后援會,組織進步青年和開明士紳下鄉開展宣傳活動。在虹橋鎮的宣傳工作有一定基礎后,轉到白象鎮,約好友住在白象小學,利用收音機收聽戰事新聞,出版油印簡報,組織歌詠隊到鄉村宣傳。不久,白象小學和鄰鎮的柳市小學都被動員起來。

此時閩浙邊紅軍改稱閩浙邊抗日游擊總隊,經與國民黨當局談判,在溫州設立辦事處,主持工作的是老朋友吳毓,連珍遂趕到溫州與吳毓秘密會面。吳毓告知抗日游擊總隊準備創辦救亡干部學校,要求連珍發動溫州知識青年參加學習,并約在臺州教書的林國珽一起到救亡干部學校工作。連珍遂趕回樂清發動知識青年,電約林國珽返回溫州。

11月,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在平陽山門籌建抗日救亡干部學校,培訓青年知識分子,何畏⑨、黃耕夫、鄧野農、林夫四人組成籌備小組,臨時省委組織部長、閩浙邊抗日游擊總隊司令員粟裕⑩兼任校長,何畏為副校長,黃耕夫為教育主任,鄧野農為校務主任,林國珽、梅康、張忍之任教員11。11月底,連珍與吳毓帶領第一批近40位進步青年到達浙南革命圣地平陽山門,見到閩浙邊臨時省委書記劉英12,以及老朋友林國珽、陳阜,參與抗日救亡干部學校的籌建工作。

1938年1月15日,抗日救亡干部學校借用平陽縣山門鄉疇溪小學及旁邊的舊教堂為校舍,在大禮堂舉行開學典禮。何畏主持典禮,劉英分析抗戰形勢,闡述共產黨的抗日主張;粟裕就發動群眾和全民抗日發表講話。典禮結束后,學員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13。學員有135人,其中女學員約30人。連珍負責編輯校內和街頭的墻報,以及學員的組織工作。

1月中旬,陳阜拿入黨志愿表給連珍,連珍莊重地填寫并提交入黨志愿書,幾天后組織通知連珍已批準入黨申請。于是經陳阜、黃耕夫介紹,連珍在閩浙邊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加入共產黨。

3月5日,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副書記兼組織部長曾山到平陽山門傳達中共中央政治局對南方游擊區工作的決議和東南分局的指示:閩浙邊抗日游擊總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七團隊,粟裕率部開往皖南集中,劉英帶領部分干部留在浙江領導救亡運動;撤銷閩浙邊臨時省委,成立浙江臨時省委,待中央批準后轉為正式省委。3月13日,在平陽北港水頭街成立新四軍駐閩浙邊后方留守處。選拔優秀的抗日救亡干部學校學員組成新四軍流動宣傳隊,連珍、林夫任正副隊長。3月15日,閩浙邊抗日救亡干部學校第一期訓練班結業,學校停辦。大多數學員跟隨粟裕開赴皖南;部分學員組成隨軍服務團,由陳雨笠帶領;留下的學員從事公開或秘密工作,公開的有新四軍駐浙辦事處(金華,吳毓負責)、新四軍駐溫通訊處(周飲冰負責)、新四軍后方留守處(平陽北港水頭街,黃昂負責)。何畏、陳阜、鄧掃空(后改名田野農)、林國珽、張忍之等在劉英的領導下到浙江各地開展地下工作。部隊開拔后,流動宣傳隊先在新四軍后方留守處集中短訓,準備宣傳資料。流動宣傳隊共有21人,其中16人是抗日救亡干校的干部和學員;另外5人中,1人是剛從國民黨監獄出獄的瑞安陶山暴動領導人之一的孫學耕,還有4人是負責挑運演出道具、宣傳資料和隊員行李的農民群眾。黃昂14在留守處主持了連珍等人的入黨儀式。

隨后,流動宣傳隊攜帶《閩浙邊抗日游擊總隊告父老同胞書》 《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等,從平陽水頭出發,經鶴溪、梅源、錢倉、塘川、鰲江、縣城、鄭樓等地,至瑞安林垟和縣城;再沿飛云江中上游進入山區,經仙降、馬嶼、平陽坑、高樓、營前、峃口、大峃、黃坦、百丈口(連珍因另有任務,在此地返回)[1]、洪口等地,到達泰順縣城;再經下洪、大安、三魁、東溪、泗溪、五里牌、彭溪、富垟、月湖等地,到平陽橋墩、靈溪、滬山、麻步、漁塘等地的農村山區,宣傳黨的抗日救亡和統一戰線政策,代表部隊向老區群眾告別。5月,回到后方留守處休整待命。在百丈口時,連珍因另有任務提前返回,林夫繼續帶領流動宣傳隊開展宣傳活動。宣傳隊一路上利用演講、演戲、唱歌、座談會等形式開展抗日愛國宣傳,很受群眾歡迎。宣傳隊的工作既緊張又艱苦,平均兩天轉一地。一律步行,邊走邊刷大標語,每次約走30里。每到一地,首先進行個別訪問并分發文件,晚上再進行演出、歌詠等活動。第二天上午繼續走路,下午訪問或邀請開明士紳、鄉鎮保甲長與知識青年舉行座談會,晚上或是再次演出,或是開學習會、排練,在浙南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國民黨浙江省政府向新四軍駐浙辦事處交涉,要求流動宣傳隊停止活動。臨時省委為顧全團結抗日大局,派人送來一封信,指示流動宣傳隊到新四軍后方留守處解散。

6月間,流動宣傳隊解散,全體隊員被分派到浙東南新區開展地下工作。林夫留在平陽,連珍潛行至溫州,投宿九柏園頭17號新四軍駐溫州通訊處。次日上午,通訊處主任周飲冰派通訊員帶連珍到小南門省委秘密駐地向省委書記劉英匯報工作。劉英派連珍參加由何畏(書記)、鄧掃空、林國珽等組成的永嘉中心縣委會工作,任青年部部長。回到通訊處后,本打算下午向何畏報到,不料,午飯后通訊員再次把連珍帶到省委秘密駐地,何畏已在此等候,開門見山地說:午前得到可靠情報,今晚國民黨要逮捕劉英,劉英和相關文件已轉移,為免使房東——地下黨員王哲珊受牽連,需選一兩個合適的人留宿。連珍明白用意,當即應承,并詢問了應對方法。當晚國民黨便衣前來搜捕,連珍、王哲珊和何畏的妹妹黃東君被捕。連珍堅稱自己是因流動宣傳隊解散,過境回皖南新四軍軍部。兩天后,連珍由新四軍駐溫州通訊處保釋,轉入地下工作[2]。

起初,連珍隨鄧掃空到永嘉鄉下做組織工作,后負責樂清的巡視聯絡工作。當時樂清縣委由鄭梅迪(書記)、鄭梅欣、邱清華、鄭伯詠、陳行一、黃義陶等組成,受永嘉中心縣委領導,據點在接近雁蕩山麓的濮頭村。連珍每月從溫州乘帆船渡甌江,先到黃花山前陳行一家,檢查樂清縣西工作,然后向東到灘頭傳達指示,檢查一月來的工作;回頭再從黃花山前過江返回溫州。平均每月有一個星期在溫州,三個星期在鄉下。

10月,國民黨特務機關突然查封新四軍駐溫州通訊處,周飲冰和省委青年部長賴大超等被捕。

12月,吳毓因感情糾紛15,向浙江省委揭發何畏搞小組織,牽涉許多干部,省委要求何畏坦白聲明,指示永嘉中心縣委學習《展開反何畏的斗爭,鞏固浙南黨的組織》文件。隨后省委開展“反何畏思想斗爭”,撤銷溫州中心縣委,連珍受到撤銷青年部長的處理。何畏在寫過多次聲明書均無法令省委滿意的情況下,1939年春與陳阜、黃昂、鄧掃空、張忍之等永嘉中心縣委成員,以及何畏愛人陳錫榮、鄧掃空愛人黃木蘭等前往陜北,請求中央解決問題。連珍、林夫等沒有前往延安的30多人一籌莫展。當時溫州中心縣委由省委直接領導,領導成員的組織關系和生活費用均由省委書記掌握,找不到省委書記,黨的關系無形終止。于是,因“何畏事件”,這30多人脫離了與黨的關系。

3 尋找組織

何畏等赴延安后,林國珽到于潛任《民族日報》編輯,林夫到麗水加入國民黨浙江省建設廳合作工作隊,連珍則于1939年2月到平陽鰲江任《平報》編輯,與祝肇華同事。《平報》由進步青年組織,宣傳抗日和統一戰線。連珍曾發表兩篇文章,揭發當局開除小學教師,揭露反動派陰謀,對社內同志鼓舞很大。

1939年2月8日,連珍與浙江泰順縣人周守任16結婚。

6月,林夫自麗水托人帶信,要連珍接任國民黨第十集團軍創辦不久的《誠報》編輯。當時野夫從樂清到了麗水,沒有職業,住宿也成問題,如果連珍前去,可解決野夫的住宿與安全問題。于是,連珍化名連思灝,前往麗水任《誠報》編輯。連珍租兩間房,一間給野夫,另一間自己住。野夫撰寫《木刻手冊》,籌備成立木刻用品供應社。連珍召來新四軍流動宣傳隊隊員魯林杰(后改名林杰、林斤瀾)任校對員,祝肇華任收報員。8月13日浙東印刷廠的排字房被敵機轟炸,《誠報》停刊,連珍和林夫辭職[3]。因組織問題沒有解決,林夫商量連珍去延安。由于妻子周守任已懷孕六七個月,連珍不便前往,于是商定連珍先去桂林,兩人在桂林會合。

9月初,連珍與《平報》編輯林肇蔭結伴前往桂林,找不到工作,隨即前往廣西宜山,住在遷桂的浙江大學。連珍申請借讀,在外文系旁聽課程。一個多月后訓導委員蘇毓棻(溫州人)通知連珍,學校不批準借讀申請,須搬出學生宿舍。此時傳來消息說,林夫在路過平陽投宿《平報》報社當晚,恰逢國民黨查封《平報》而被捕。連珍茫然若失,離開宜山,繼續西行。

11月,連珍轉至云南澂江,入中山大學(以下簡稱“中大”)文學院外文系借讀大學二年級。入讀后,連珍馬上拜訪曾在溫州做過革命工作,后因赴日本而脫黨的同鄉陳竺同。在他介紹下,連珍結識了工學院的陸鑄平同學,參加陸鑄平主持的“一二九”紀念會,報告“一二九”后的北平學生運動情況。陸鑄平曾示意連珍入黨,連珍告知“何畏事件”,希望幫助尋找關系,后來沒有結果。

1940年夏,中大從云南澂江轉至粵北坪石,連珍隨校前往。適逢魯林杰、李碧蘭、周承棟、徐鎏等經粵北去重慶,林國珽路過坪石前往桂林,相談之下,均認為“何畏事件”如果不澄清,恢復組織關系難。連珍發動學生要求校方聘請洪深、鐘敬文等進步文化人士來校任教,積極與溫州同鄉——文學院中文系主任李笠和燕大時的老師——師范學院國文系主任陸侃如等聯系,促使鐘敬文、穆木天、彭慧、陸侃如、馮沅君等教授為學生多開課;發起魯迅逝世五周年紀念會;參加擁護許崇清續任校長運動;發動響應馬寅初在成都抨擊蔣孔的演講;勸阻受俞志遠指使的學生發動驅逐外文系主任洪深教授的風潮。

1942年7月在中大畢業后,洪深擬留連珍任助教,因受反動勢力壓迫,改在中大先修班任專任英文教員。8月連珍開始英文教員工作,一邊從事教學,一邊開展學生政治教育,擴大黨的影響,并利用組長職權保護賴以愚、曹思義等進步學生。

1944年秋,日寇進犯,坪石淪陷,中大師生疏散,連珍攜家眷逃至江西贛州。經胡秉業通過贛州國立第十九中學初中部主任傅雪巖介紹,擔任該校英文教員。冬,贛州淪陷,連珍帶著150余名響應蔣介石“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號召,簽名參加國民黨青年軍的浙江籍學生,隨學校向江西寧都轉移,沿途宣傳共產黨的抗戰理論,勸阻同學參加青年軍。到達寧都后,最終只有四五人參加青年軍,被校長劉信純發覺,乃決裂。于是連珍與傅雪巖夫婦赴浙南泰順。

1945年5月,應浙江大學龍泉分校之聘任講師。8月,抗戰勝利,隨校遷返杭州。

1946年7月,因幫助浙江大學學生會主席趙槐修改擁護政協、反對內戰的大會宣言,參加反內戰大游行和罷教運動,被浙江大學解聘。8月,經鐘敬文介紹,擔任廣東省立法商學院副教授。10月,李笠幫連珍弄到一張中大文學院外文系講師的聘書,連珍想返回母校,但又不便立刻言辭,于是兩頭兼顧了一學期。

1947年1月,連珍辭去廣東省立法商學院的教職,只在中大文學院外文系任教。夏,連珍擬入蘇北解放區,在上海黃宗甄家面見新四軍老干部林怡(后改名楊進)。林怡表示,到解放區或在后方工作意義一樣。因林怡旋即離開上海去西明山,未果。潛還故鄉,通過趙槐,與樂清縣委書記邱清華聯系。當時山后的三五支隊正與山前的國民黨軍隊戰斗,不敢前往,于是在浙大學生暑期下鄉工作團所辦的補習班任教,旋即該班被破壞,逃離,返回中大繼續任教。

1948年,開始與中大的同鄉王起、鄰居王宗炎、饒鴻競、劉榮等密切交往。

1949年9月,因生活困難,經王宗炎介紹,兼任華夏中學高中英文一班教員。

4 再次入黨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廣州市軍管會接管中大。在填寫軍管會文教接管委員會《文教機關舊任公教職工人員登記表》時,連珍與丘閩常取得聯系。得知丘閩常同樣是脫黨尚未恢復組織關系的積極分子后,連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中大臨時校務委員會成立后,連珍向陳慎旃17匯報了自己在溫州工作的歷史和“何畏事件”對自己的影響。

1950年3月,連珍加入中大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積極爭取重新入黨。連珍除擔任文學院外文系講師,還兼任文學院秘書、學委支會書記、臨時校務委員會秘書處秘書等職。

9月,經劉渠、陳慎旃介紹,連珍重新入黨。年終評為中大勞動模范。

1951年2月,經陳慎旃向中大副校長、黨組書記馮乃超18舉薦,連珍任校長辦公室秘書、黨組秘書、黨委委員。6月,參加中共廣州市委黨員訓練班學習。

1954年5月,因在校長辦公室秘書崗位上工作突出,被任命為中大副總務長,兼任衛生保健室主任,代理人事室主任。

1956年6月,許崇清校長任命連珍為校長辦公室副主任19,直至1958年5月。

5 代理館長

1958年春夏之際,中大圖書館館長葉啟芳20被打成右派,下放虎門人民公社參加監督勞動,無法回館工作。6月,許崇清校長任命連珍為中大圖書館副館長,代理館長職務21,連珍從此開始了10余年的代理館長生涯,在連續不斷的政治運動中,艱難地維持中大圖書館的發展。當時因為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大圖書館從廣州石牌校區遷到康樂園校區僅數年,剛剛完成院校調整后的書刊整理,圖書館館舍分中區和東區兩部分。中區圖書館是總館,位于1905年建造的我國第一座紅磚鋼筋水泥大樓——馬丁堂,收藏常用流通書刊;東區圖書館位于教學樓中,專門收藏舊書和所謂的有政治問題的書刊。1959年藏書量為1,355,057冊,另有碑帖、圖片、縮微資料、學位論文7萬余冊(件)[4]。

隨著“反右派”、“拔白旗”、“反右傾”等政治運動接踵而至,知識分子飽受政治運動、思想批判的沖擊。中大要求圖書館整風。副館長何多源、陸華琛曾先后主持過嶺南大學圖書館,是著名的圖書館專家,采編部主任周連寬亦是著名的圖書館學家和檔案學家,他們被認定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思想上或多或少受到震動和沖擊。連珍深感圖書館人才匱乏,一方面盡力保護和重用何多源、陸華琛、周連寬等專家;另一方面,鑒于全國僅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設有圖書館學專業,不能滿足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需要,便向學校提出開辦圖書館學專業、培養圖書館人才的建議。但受時代限制,連珍的建議石沉大海。

1958年8月22日,廣東省中心圖書館委員會成立。廣東省中心圖書館委員會由廣東省中山圖書館、中大圖書館和科學院廣州分院圖書館等9個圖書館組成,杜定友任會長,連珍推舉何多源擔任副會長。

按照大躍進的要求,為配合學校的教學科研,連珍帶領中大圖書館做了一系列工作:(1)分別整理撤銷、贈送交換或委托出售了大批積存書刊,化無用為有用;(2)排出全國主要報刊資料索引卡片6.5萬張,便于讀者查找;(3)恢復剪報工作,分類整理日報資料,為政治學習和科研提供最新資料;(4)編印中文期刊目錄,便于讀者使用6,000多種館藏期刊;(5)修訂圖書館的各種規章制度;(6)成立圖書訂裝小組,及時裝訂修補書刊,提高圖書的使用率。與此同時,在讀者工作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新舉措:(1)1958年10月設立毛澤東著作閱覽室;(2)設置政治理論期刊專架,陳列中央和各級黨委的理論期刊;(3)設立伏羅希洛夫主席贈書閱覽室,陳列伏羅希洛夫主席1957年4月訪問廣州時贈送給中大的2,500冊蘇聯原版圖書;(4)在圖書館設立“中蘇友好之窗”,經常展出圖片;(5)配合政治運動、教學改革和理論學習,舉辦有關資料展覽;(6)開門辦館,送書上門,當師生下放勞動時,將書刊送至工廠、農村,方便其借閱。由于堅持一切為讀者的方針,中大圖書館 1959年 1-3月的到館讀者達67,030人次,比1958年同期增加5,584人次;借出圖書30,589冊,比1958年同期增加3,967冊[5]。

1961年,黨中央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全面調整國民經濟,同時調整文化政策。11月,陶鑄在中南局的講話中表示,今后在中南地區一般不要用“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個名詞,不要戴這個帽子,帽子滿天飛不行。廣東文化知識界思想沉重的局面有所改觀,何多源、陸華琛、周連寬等“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受到鼓舞。

同月,廣東省中心圖書館委員會召開擴大會議,倡議成立廣東圖書館學會。12月初,廣東省中心圖書館委員會第四次委員會決定正式成立廣東圖書館學會籌備小組,選舉葉得春、何多源、梁家勉、黃閏科、談榮森5人為籌備小組成員[6]。

1962年12月,廣東圖書館學會獲準成立,成為新中國成立后全國第一個圖書館學術團體和改革開放前全國唯一的圖書館學術團體。

1963年2月22日,廣東圖書館學會在廣東科學館召開成立大會暨1962年年會,50多名會員和300多名圖書館工作者與會。大會通過學會組織章程,選舉杜定友為會長,葉得春、何多源、陳振厚、梁家勉(兼秘書長)為副會長。連珍一如既往地尊重圖書館專家,推舉何多源出任副會長,而自己則低調地為學會服務。在學會成立后的學術研討會中,連珍和何多源主持了題為“關于參考書及資料室工作的若干問題”的研討會[7]。

1965年,中大圖書館藏書達1,705,931冊,比1959年增加350,874冊,7年間平均每年新增藏書5萬冊,居全省之冠[8]。其中中文普通圖書680,948冊,外文圖書240,589冊。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中大圖書館和廣東圖書館事業進入停滯階段。

1969年12月,連珍被下放到干校勞動改造。

1971年7月,中大任命楊彩萍為圖書館副館長、黨支部書記,代行館長職務,直至1978年。

1972年7月,連珍結束勞動改造,返回中大圖書館,恢復副館長職務。

1976年10月,十年動亂結束,圖書館事業百廢待興。

6 開啟山林

文革結束時,連珍已年過花甲,但為了圖書館事業,煥發了青春,勇于創新,開創了廣東圖書館事業的新局面。

1977年12月,極左路線尚未全面糾正,廣東圖書館學會悄悄恢復活動。

1978年1月4日,廣東圖書館學會正式恢復活動,重新登記、發展會員,成立由24名理事組成的第二屆理事會,梁家勉當選會長,連珍任副會長兼秘書長,趙平、徐化麟、郭作屏、佟德山任副秘書長,成為文革結束后全國第一個恢復成立的圖書館學會[9]。隨后廣東省中心圖書館委員會恢復活動,省科委副主任譚啟明任主任委員,連珍等10個成員館的館長或副館長任副主任委員。

1978年5月4日,中共中山大學委員會報請廣東省委組織部擬任命連珍為圖書館館長。1979年2月6日,廣東省委組織部批復同意任命連珍為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

廣東圖書館學會第二屆理事會成立后,連珍積極投入廣東圖書館事業的領導與組織之中。

1978年12月,主持廣東圖書館學會年會,會上交流20多篇論文。

1979年1月28日,主持召開廣東圖書館學會批判左傾路線及其在圖書館的流毒會議。

6月18日,邀請美國阿克倫大學馬琳玉女士做關于計算機在圖書情報工作中的應用問題報告會。

7月9-16日,中國圖書館學會舉行成立大會暨第一次科學討論會。梁家勉當選常務理事,連珍當選理事。

10月9日,邀請美國華盛頓大學圖書館編目部主任沈繼堯做關于圖書館現代化問題的報告,10月13日做關于圖書館學研究問題的報告。

1980年1月19日,廣東圖書館學會邀請以澳大利亞圖書館總館長G·錢德勒博士為團長的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代表團舉行座談會,梁家勉與連珍參加座談。

1月23日,廣東圖書館學會召開理事會擴大會議,討論成立學術委員會,推選周連寬為主任委員,與廣東省中心圖書館委員會聯合籌辦會刊《廣東圖書館學刊》(1981年創刊,現為《圖書館論壇》),連珍等7人組成編委會,佟德山任主任委員。

2月8日,主持廣東圖書館學會紀念杜定友先生座談會。

6月19日,主持廣東圖書館學會學術討論會,收到論文20多篇。

12月15-18日,廣東圖書館學會召開年會。15日上午舉行開幕式,連珍做題為《積極開展對圖書館事業的研究,為四化作貢獻》的工作報告。選舉產生第三屆理事會,梁家勉當選會長,連珍、黃灼耀、趙平任副會長,連珍兼秘書長,趙平、徐化麟、郭作屏、佟德山、商志馥、何家新、莊義遜任副秘書長。

鑒于中大圖書館館舍狹小、陳舊、落后,不能滿足學校發展需要,連珍提出建設現代化新館的建議,得到中大的支持。經調查、規劃、設計,1980年12月,選址在中大康樂園馬崗頂的新館破土動工。

連珍認為圖書館的發展僅有館舍建設遠遠不夠,關鍵在于人才建設。連珍再次向學校提出開辦圖書館學專業,為新館準備專業人才的建議,得到學校的支持。1980年10月15日,在連珍主持下,中山大學開辦兩年制圖書館學自費走讀大專班,招收43名考生,中大圖書館負責管理與組織教學,開設18門圖書館學專業課程,中大圖書館的周連寬、李峻聆(任教研室主任)、劉少雄、黃錦謠、陳修宏、譚迪昭(任秘書)和華南工學院圖書館的商志馥等兼任專業課教師,開創了廣東高校圖書館學專業教育先河。同年,周連寬教授招收圖書館學專業中國目錄學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1名(張郁芳),成為繼武漢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之后,全國最早招收圖書館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機構之一[10]。

1981年4月,香港漢榮書局董事長石景宜首次向中大圖書館捐贈書籍。

5月31日至6月11日,連珍和副館長黃漢華應香港大學圖書館邀請,訪問香港大學圖書館等香港高校圖書館。

9月16-25日,教育部召開全國高校圖書館工作會議,討論和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學校圖書館工作條例》,連珍出席。會議成立全國高校圖工委,中大圖書館和華南師范學院圖書館被聘為委員單位,連珍任委員。

1982年1月6-12日,廣東省高等教育局召開第一次廣東省高等學校圖書館工作會議,成立廣東省高校圖工委,廣東省高等教育局局長林川兼任主任委員,連珍和華南師范學院圖書館館長黃灼耀任副主任委員。

7月,經過兩年學習,中大圖書館學自費走讀班的41位學生獲得大專畢業證書,全部走上圖書館崗位,其中大部分留在中大圖書館。

鑒于圖書館學自費走讀班的成效,經連珍努力,廣東省高教局同意撥專款20萬元,委托中大圖書館開辦圖書館學專修科,滿足廣東省圖書館事業建設的人才需要[11]。8月,中大圖書館學專修科成立,連珍任專修科主任。9月1日,圖書館學專修科開學,招收兩年制圖書館學專業大專生40名。

9月1日,中大圖書館新館落成開放,建筑面積14,500平方米,其中書庫6,202平方米,閱覽室3,144平方米;設有閱覽室15個,閱覽座位1,500個,還設有古籍善本、珍貴報刊、期刊檢索、校史資料、魯迅研究資料、日本贈書和陳寅恪教授紀念室等。除提供借閱外,還提供靜電復制、縮微拍攝復制等技術服務,開展縮微閱讀、視聽服務;裝備了國際聯機檢索終端,推進應用計算機管理和服務計劃,建成中文采編和西文采編兩個子系統,成為我國最先進的圖書館之一[12]。香港孔安道紀念基金會向中大圖書館捐贈港幣25萬元,用于購買經濟、文化、教育類英文圖書及港臺中文圖書。

1983年3月23-26日,廣東圖書館學會召開學會成立20周年紀念大會暨1982年年會,以及第三次科學討論會,收到論文100多篇。

同月,中大圖書館換屆,李燮均任館長,紀經緯、趙希琢任副館長。連珍年近古稀,專任圖書館學專修科主任一職。

9月,中大圖書館學專修科第二次招生。為充實師資,相繼從外地調進50年代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畢業的張誠和華勛基,以及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1981年畢業生萬述紅、劉曉玲,選留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畢業生汪光松,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畢業生曹樹金、鄧小夏等擔任專任教師,圖書館學專業教育蒸蒸日上。在開辦圖書館學自費走讀大專班和圖書館學大專班,積累較多辦學經驗的基礎上,連珍通過學校向教育部申請開辦圖書館學專業本科。

10月31日至11月6日,中國圖書館學會召開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連珍當選為理事。

11月3日,教育部批準中大開設四年制圖書館學專業本科。

1984年3月8日,中大成立圖書館學系籌備組,連珍任籌備組組長,譚迪昭、黃平任副組長。

3月21-23日,廣東圖書館學會召開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連珍作題為《努力開創我省圖書館學研究工作的新局面》的工作報告。選舉產生第四屆理事會,連珍當選為會長,黃灼耀、佟德山為副會長。

9月,通過全國高考,中大招收第一屆四年制圖書館學專業文理科本科生63人。從圖書館學系成立之日起,連珍就為中大圖書館學教育的發展埋下了具有遠見卓識的伏筆,招收的第一屆圖書館學專業本科生分文理兩個班,文科班側重于圖書館學,理科班側重以計算機為主的情報學。這種辦學模式一直堅持到中大設立情報學專業。

11月,中國圖書館代表團赴泰國考察圖書館學教育事業,連珍派中大圖書館學系教師張郁芳參加。

1985年2月8日,廣東圖書館學會舉行“迎春學術座談會”,連珍致開幕詞,會議選舉連珍等作為代表參加廣東省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

5月31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圖書情報學院M.D.庫珀教授應中大圖書館和圖書館學系邀請來訪,做“美國圖書情報服務”的學術報告,并舉辦圖書館自動化問題座談會。9月25日,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館長馬丁·格蘭博士和遠東圖書館館長鄭炯文應邀訪問中大圖書館,做“美國大學圖書館自動化”的學術報告。

1985年工資改革,連珍是正處級,實際工資188.6元,不屬于套改工資范圍,保留原工資,加食品補貼等,合計改革后的工資為216.6元。

1985年9月,通過全國高考,中大圖書館學系招收81位新生。連珍始終重視師資建設,親赴全國各地延攬人才。繼1983年調入張誠、華勛基,1984年調入夏國錚之后,1985年調入商志馥、胡繼武、沈名森、梁仁居、駱偉等中年專業教師。連珍特別強調學生的素質教育,認為數學和語文是本科生最重要的基本素質,為此調入數學教師羅守潔、中國語言文學教師岑婉薇、英語教師石運華、張蕓等。

在從各地調入教師的同時,連珍深感自己年事已高,須延攬圖書館學學科帶頭人來主持中大圖書館學系,為此,從圖書館學系成立之日起,便致力于說服廣東梅縣人、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謝灼華教授擔任系主任。

1986年6月,連珍與中大圖書館學系黨總支書記黃平、林耀先主任到武漢大學聘請謝灼華教授,因武漢大學始終不同意,無法遂愿。于是,連珍轉而說服已確定留校任教的謝灼華教授單獨指導的第一個應屆碩士畢業生程煥文到中大圖書館學系任教,以便為謝灼華教授將來前往中大做準備。

10月9日,鑒于連珍年逾古稀,圖書館學系各項工作走上正軌,中大撤銷圖書館學系籌備組,組建圖書館學系行政領導班子,駱偉任圖書館學系副主任(在沒有正主任前主管系行政工作),黃平、譚迪昭任副主任?。新班子成立后,連珍仍惦記著圖書館學系的發展,不遺余力地游說謝灼華教授擔任系主任,直至離休。

1986年3月26日,廣東圖書館學會舉辦1985年年會暨第四次科學討論會,連珍致開幕辭。

1987年9月23日,廣東圖書館學會舉行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連珍致開幕詞。選舉商志馥為第五屆理事會會長,梁家勉、連珍為名譽會長,連珍從此退居二線。在1984-1987年連珍擔任廣東圖書館學會會長期間,學會先后舉辦16次各種類型的學術討論會,學術研究活躍。1987年8月31日,《廣東圖書館學刊》獲得國內統一刊號,成為正式刊物。

7 安享晚年

1987年1月24日,中大黨委對連珍的脫黨問題復審后,認為在“反何畏思想斗爭”中受到撤銷青年部長的處理并因而被迫失去黨的關系,應予平反糾正,恢復政治名譽,決定恢復連珍黨籍,黨齡從1937年12月起連續計算?。

7月24日,鑒于中共浙江省委[1985]52號文件為“何畏事件”平反,“決定撤銷1938年省委關于開展‘反何畏思想斗爭'的決議和撤銷溫州中心縣委的決定,為黃先河同志平反,恢復政治名譽。對在‘反何畏思想斗爭'中受到錯誤處理或者株連的同志,亦一律予以平反糾正”,中大黨委研究決定:連珍同志參加革命工作時間,按照中組發[1981]1號文精神,應從1937年11月參加閩浙邊救亡學校時算起;按照國發[1982]62號文規定,同意連珍離休,離休后享受廳級政治生活待遇;按離休前標準工資(218.6元)每年增發一個半月工資作為生活補貼?。

1988年5月10日,廣東省委宣傳部批復:連珍離休后享受廳級政治生活待遇?。

1990年9月25日,廣東圖書館學會召開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六屆理事會,連珍第二次當選名譽理事長。

1992年12月11日,廣東省委組織部批復:同意連珍參加革命工作時間從1936年10月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時算起?。

1993年12月2日,廣東圖書館學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第七屆理事會,連珍第三次當選名譽理事長。

2002年11月8日,廣東圖書館學會舉行學術年會,經理事長程煥文建議,首次設立和頒發杰出貢獻獎,連珍榮獲廣東圖書館學會“杰出貢獻獎”,并在頒獎儀式上發表感言。

2003年7月19日下午,中大圖書館和中大信息管理系聯合在廣州白天鵝賓館隆重舉行“連珍先生九十華誕慶祝大會”。中大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李萍,中大原黨委書記、校長黃煥秋及夫人張杰,中大原黨委書記黃水生,中大原黨委副書記曾桂友,國家圖書館原副館長、中大信息管理系原主任譚祥金,廣東圖書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館長李昭淳等領導和嘉賓,連珍親屬,以及中大圖書館、中大信息管理系歷任領導出席。慶祝大會由中大信息管理系主任陳永生主持;李昭淳館長代表廣東省圖書館界致以衷心的祝賀和誠摯的祝福,敬獻壽聯“樂享晚年莫道世間難百歲,宜登上壽且看添閏再十年”;中大圖書館館長、廣東圖書館學會理事長程煥文回顧連珍先生主持中大圖書館和創辦中大信息管理系的歷程;李萍副校長代表中大致辭,充分肯定連珍先生60多年來對中國革命事業和中大圖書館事業做出的貢獻,高度贊揚連珍先生的圖書館精神,號召學習連珍先生的革命創業精神和圖書館精神。為表彰連珍先生對圖書館事業的貢獻,中大圖書館授予連珍先生“中山大學圖書館榮譽館長”稱號,李萍副校長頒發“中山大學榮譽館長”的牌匾。程煥文館長和陳永生主任代表中大圖書館和中大信息管理系贈送生日禮品,連珍子孫敬獻鮮花,連珍長子連志誠致答謝辭。

離休后,連珍深居淺出,上午在中大蒲園區的家中揮毫潑墨,練習書法;下午與妻子周守任一起在蒲園區的西翠園漫步,生活清靜安逸。

2009年,經中組部批準,連珍享受副省級醫療待遇。

2010年夏,連珍在早晨起床時不慎摔倒,從此健康狀況每日愈下。9月,入住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多次進入重癥病房,遠在加拿大的女兒回國照料。

10月31日凌晨1時5分,連珍因病醫治無效,在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與世長辭,享年96歲。

11月7日10∶30,連珍遺體告別儀式在廣州殯儀館青松廳舉行,中大黨委書記鄭德濤,副書記、副校長喻世友,校長助理李祥之等領導,中大圖書館、中大資訊管理學院負責人和師生,連珍家屬、親友等200余人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進獻了花籃和花圈。

11月10日,在86周年校慶之際,中山大學隆重舉行最高級別的執業榮譽獎勵“中山大學卓越服務獎”頒獎儀式,連珍名列榜首。

注釋

①連珍自傳(1950年8月4日),中山大學檔案館藏。

②林國珽(1914-1986),與連珍同時入黨,同因“何畏事件”脫黨。新中國成立后,任浙江師范大學中文系講師。早年學習世界語,1963年擔任杭州世界語協會籌備組成員,1980后更積極從事浙江世界語運動。

③胡開明(1913-1997),原名胡啟法,學名胡志彪、胡焜。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察哈爾省委常委、察哈爾省政協副主席,張家口地委第一書記,河北省委常委、河北省常務副省長,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副省長等職。

④吳毓(1911-1943),1931年入黨,中共浙南特委負責人之一,1943年12月10日在永嘉、仙居交界的黃山小坑被國民黨所收買而偽裝成地下黨的土匪殺害。

⑤陳阜(1910-1997),原名圣阜,又名鐵漢,1931年入黨。1932年任中共浙南委員會委員,1946年任中共冀熱遼分局社會部情報站站長,1949年任天津軍管會軍法處處長,1950年任天津市公安學校校長,1953年起任天津市法院和中、高級人民法院院長,1984年任天津市顧問委員會委員。

⑥林肇蔭,1950年代任浙江農學院講師,兼農場副場長。

⑦??陳彤,閩浙邊抗日救亡干部學校.平陽黨建.http://www.pyxdj.gov.cn/show.asp?id=194&cid=00100008.

⑧野夫(1909-1973),原名鄭育英(毓英),又名紹虔,字誠之,樂清萬岙鄉寺嶺村人。畢業于上海美專。20世紀30年代初在上海先后參加一八藝社、春地畫會、野風畫會、鐵馬版畫會、上海繪畫研究會、上海木刻工作者協會、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等組織。1938年8月入黨,11月任樂清縣青年服務團城區特支書記。1939年3月因叛徒出賣被捕,出獄后脫黨。1950年后先后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總務長、上海幻燈廠廠長、全國美協副秘書長等職。

⑨何畏,后改名黃先河,曾任合江省民政廳廳長、浙江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等職。

⑩粟裕(1907-1984),杰出的革命家、軍事家、戰略家。

?劉英(1905-1942),江西瑞金象湖鎮竹崗村人,1932年任紅15軍44師政委,1934年7月任北上抗日先遣隊政治部主任,1935年2月任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政治委員會書記兼政治委員,1935年10月任閩浙邊臨時省委書記兼軍區政治委員,1938年5月任浙江臨時省委書記,1942年2月因叛徒出賣在溫州被捕,5月18日在方巖馬頭山上被國民黨殺害。

?黃昂,1950年任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

?據回憶,吳毓曾與溫州中學學生陳錫榮熱戀,陳錫榮進入閩浙邊救亡干部學校學習后,戀上何畏,后與何畏結婚。

?周守任(1920.6-),父親周元曾當過幾任縣長;母親張竹蘭出身商人家庭,17歲嫁給周元,1940年夏脫離夫家,到浙江樂清與大女周守儉和女婿趙文祥生活。1947年,連珍將岳母接到廣州后一直生活在一起。

?陳慎旃,1949年前為中山大學地下黨黨員,后曾任華南農學院黨委副書記。

?馮乃超(1901-1983),廣東南海人,生于日本。1927年入黨,1930年擔任左翼作家聯盟第一任黨團書記兼宣傳部長,后任香港華南局文委書記等職。1949年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兼人事處處長,1950年任人事部副部長兼第四局局長,1951-1975年先后任中大副校長、廣東省文教部副部長、中大黨組書記、黨委第一書記等職,1975年任北京圖書館顧問。

?中山大學[56]中辦字第1313號《任命通知》 (1956年6月5日),中山大學檔案館藏。

?葉啟芳(1898-1975),廣東三水人,畢業于嶺南大學經濟系,著名翻譯家和新聞學教授。1925年在黃埔陸軍軍官學校任政治教官,后任武裝團體訓練班政治部副主任。1929年應商務印書館之約,翻譯德國畢爾的《社會斗爭史》、考茨基的《基督教的基礎》、洛克的《政府論》,美國布爾的《國際關系論》等社會科學名著。抗戰爆發后到香港任《晨報》主編、《大剛報》總編輯、《廣西日報》社長等職。廣州解放后,應召回廣州任廣東省政協委員、國民大學教務長、華南聯大文學院院長等職。高校院系調整后任中大中文系教授,1956年任中大圖書館館長,1958年被劃為“右派”,1959年下半年“摘帽”,繼續講授外國文學史,后以“摘帽右派”身份終老。

?中山大學[58]中人字第 08143號 《任命通知書》(1958年6月20日),中山大學檔案館藏。

?中大黨組[1986]083號《關于駱偉等同志的任職通知》(1986年10月9日),中山大學檔案館藏。

?中大黨委[1987]008號《關于連珍同志脫黨問題的復審意見》(1987年1月24日),中山大學檔案館藏。

?中大黨委[1987]034號《關于連珍同志申請離休及離休后提高待遇的意見》 (1987年7月24日),中山大學檔案館藏。

?中大黨委[1988]019號《通知》(1988年5月10日),中山大學檔案館藏。

?粵組審[1992]46號《關于連珍同志參加革命工作時間的批復》(1992年12月11日),中山大學檔案館藏。

[1]連珍,林斤瀾.記新四軍流動宣傳隊[J].平陽黨史資料,1985(1):45-50.

[2]連珍.記浙江省委機關巧妙應對國民黨搜捕的一次經過[J].溫州黨史,2003(1):21-22.

[3]連珍.憶林夫兼記浙南往事[J].浙南革命斗爭史資料,1982(9):15-21.

[4][5]何多源.躍進中的中山大學圖書館[J].圖書館學通訊,1960(1):45-46.

[6][7][9]程煥文.廣東圖書館學會40年[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

[8]廣東省圖書館事業大事記[J].廣東圖書館學刊,1982(S1):1-20.

[10]程煥文,潘燕桃.在變革中發展 在發展中壯大——中山大學信息管理系20年回顧與前瞻.大學圖書館學報,2001(4):68-73.

[11][12]廣東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廣東高校圖書館十年(1979-1989) [M].香港:漢榮書局,1990.

程煥文,博士,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教授,圖書館學專業與歷史文獻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館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全國圖書情報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等學術職務,出版學術著作30多種。

2014-02-22

猜你喜歡
圖書館
去圖書館坐坐
發明與創新(2021年6期)2021-03-10 07:13:54
圖書館
圖書館里送流年
圖書館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2
夜間的圖書館
幽默大師(2019年5期)2019-05-14 05:39:38
圖書館里的小驚喜
圖書館 Library
幼兒畫刊(2018年11期)2018-12-03 05:11:44
時間重疊的圖書館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0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飛躍圖書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免费看片|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va在线| 欧美www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青草91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性69交片免费看|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亚洲福利网址|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无码AV动漫| 午夜国产小视频| 日韩在线中文| 欧美有码在线|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婷婷午夜影院| 91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超碰色了色|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日韩a级片视频|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正在播放久久|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欧美在线一二区|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色综合中文| 精品视频91|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天天色综网| 亚洲天堂久久|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视频| 黄色在线不卡|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伊人色婷婷|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app|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熟女日韩精品2区|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成人第一页|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天天色综合4|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精品三级网站| 天天色天天综合|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91|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天堂区|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