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鑫磊
(上蔡縣委黨校,河南 駐馬店 463800)
上蔡實現富民的若干路徑探索
聶鑫磊
(上蔡縣委黨校,河南 駐馬店 463800)
隨著黨的十八大的召開,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點燃了中華兒女內心深處的無限激情。建設和諧上蔡、務實上蔡、富裕上蔡,堅持科學發展,實現富民強縣跨越式發展是150多萬上蔡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中國夢在上蔡的具體體現。論文想就上蔡縣在新時期富民強國的基本思路做一探索,以便加快改變我縣當前的經濟狀況。
上蔡;富民;路徑;探索
十八大提出了我國建設的新思路,開啟了共創更加美好未來的嶄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進一步描繪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藍圖,是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的重要體現和延續,道出了全國人民的共同心聲。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把廣大干群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八大精神上來。
(一)發揮社會一切力量,比如民間組織投入到招商引資工作中來,降低招商的成本
利用社會力量進行委托招商、代理招商,這是一種國際普遍適用的方法。但目前在中國由于社會招商機構發展緩慢,而且素質參差不齊,在委托社會力量進行招商中要注意規避風險,看是否擁有投資商資源、專業能力是否較強,還要看收費是否合理。同時,政府也要為中介機構提供招商平臺,保證中介組織充分發揮作用。
(二)改變現有的招商引資機制
建立合理的適合我縣的招商引資機制,真正為企業營造一個很好的環境。這樣,企業就可以根據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選擇地了解外商、邀請外商,按照企業自身發展需要與外商合作,使招商的整個過程得到進一步規范。
(三)良好的投資環境的建造
外商真正看中的是一個地區的長期投資環境,而不是政府能提供的優惠政策。隨著周邊國家競爭力的提高,優惠政策效應已經弱化,勞動力成本也在不斷提高,因此,真正能吸引外商的是當地的投資環境。所以,縣政府在從事招商引資工作時應該始終堅持提供優良的公共服務和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政府通過經濟、法律等手段,優化當地的金融環境,為投資者創造便捷,使一切行為有法可依。在政務方面,要盡可能簡化審批,減少收費項目,營造一個和諧、有序、競爭、開放的市場環境。
(四)縣政府角色的轉變
政府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堅決摒棄計劃經濟時代的政府包辦一切的做法。把縣政府主要職能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上來,減少各項具體的審批事項。具體到招商引資層面上來,就是要從直接的招商引資工作中解脫出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市場的監管、服務,以及如何把這些具體的措施法制化及規范化上來,還政府本來的功能。
按照“持續改造老城區、規劃新城區”的發展思路,以縣城為中心,以小集鎮為重點,以新型農村社區為支點,突出基礎建設和功能改善,努力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一)加快建設新城區。新城區以“四區”推進為抓手,以完善功能、拉大框架為目標,力爭一年有發展、兩年成規模、三年出形象。重點推進中心商務區和特色商貿文化旅游區建設。開工建設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進一步提高綜合承載能力。
(二)加快改造老城區。老城區建設以環境治理、改造提升為抓手,持續推進舊城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力求功能設施完備,環境整潔有序且更加適宜人居。
(三)加快小集鎮建設。以楊集、東洪等八個建制鎮為重點,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的理念,科學編制集鎮建設規劃,充分體現服務功能和地方特色。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集鎮建設,重點加強街道、自來水廠、垃圾收集轉運、通村客運等設施建設,抓好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四)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按照“就近集中、方便入住、群眾接受”的原則,八個建制鎮各規劃一個萬人以上社區,各鄉規劃建設一個五千人以上的社區。
按照“夯實農業基礎,保障農產品供給”的總要求,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加快農業產業創新、發展方式創新和現代經營體制創新,逐步形成現代農業發展新框架,開辟農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一)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扎實推進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穩定糧食種植面積230畝,力爭糧食產量突破10億公斤;壯大高效特色產業規模,積極推進“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發展模式,力爭全年落實高效農業種植面積25萬畝。
(二)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積極推行公司化運營、規模化生產,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提高全縣農業市場化和產業化水平。
(三)改善農業發展環境。加快土地整理、中低產田改造和土壤改良步伐,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切實抓好防汛抗旱工作,不斷增強農業抗災減災能力。加快農村安全飲水、道路、沼氣、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繁榮穩定發展。
以繁榮市場、擴大消費、調優結構為目標,以文化旅游、商貿物流、電子信息等為重點,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切實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新亮點。
(一)加快發展文化旅游業。保護性開發蔡國故城遺址,建設兩萬畝玫瑰觀光帶,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內涵、具有上蔡特色、體現生態文化的旅游景點。
(二)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業。堅持以物流業為引領,全面完成黃淮物流產業園規劃設計,打造融通三省十市的物流產業園。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推進商貿流通服務向農村延伸,逐步完善城鄉市場網絡體系。
(三)扶持發展新型服務業。緊跟現代信息技術產業,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快信息產業項目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新興信息產業,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快信息網絡技術應用。
堅持把務實發展、財政增收和民生改善統一起來,精心做好生財、聚財、理財、用財文章,切實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水平,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新活力。
(一)培育壯大財源基礎。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積極培育榮光鞋業等經濟效益好、稅收貢獻大的財源項目,扶持壯大漢帛服裝、奧祥皮業等優勢產業、納稅大戶和民營企業,為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奠定基礎。
(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按照建設公共財政、節約財政和服務財政的要求,在保工資、保運轉的前提下,增加對三農、保障性住房、教育事業、醫療衛生、公共文化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投入,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確保財政收支平衡和重點支出到位。
(三)強化金融支撐能力,加強對金融形勢的研判,引導金融業加大對地方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強土地收儲,通過城市土地經營管理、在儲土地抵押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破解城鎮化、工業化發展的資金難題。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強化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認真落實計劃生育獎扶政策,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繼續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不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建立完善鼓勵自主創業的政策措施,促進全民創業,不斷擴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和居民醫療保險覆蓋面,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鞏固城鄉低保提標擴面成果。提高社會福利院、農村敬老院和社區的服務水平,做好五保戶、低保邊緣戶救助工作,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和生態環境建設,大力發展農村有線電視,積極推動“三網融合”及電臺、電視臺合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努力維護社會大局和穩定。
面對國際競爭壓力,我們應該立足于我縣綜合國力的競爭優勢,加快縣城優勢產業的發展,拓展產業發展方略。
(一)增強文化產業的發展規劃和管理,促進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的整體協調
根據我國在當前所處的國際貿易環境,加強文化生產和監管的總體規劃,優先解決影響中國文化產業開發的瓶頸,減少競爭。在國內一些無序競爭情況下,增強我縣文化產業的一些關鍵技術實力,重點規范文化產權的保護。尤其是在特定的文化生產加工立項、審批和整頓上,嚴格管理,加強市場監管,積極協調發展文化產業等行業的不和諧因素,使得各地區、各部門能夠得到協調發展。
(二)增強文化產業資源的配置,加快文化資源的全球化
當前我縣的文化產業,不僅企業規模小、效率低,管理落后,而且資源分布散,其有形和無形的資產中生產設備、稅收優惠權、品牌力、商業信譽等需要依據整個國家的產業發展規劃來進行資源的優化和組合,以適應國家的競爭形勢,促進其硬件建設標準的國際化,推動軟件環境、經營理念來適應國際競爭的局面。
[1]胡洪江.全國興邊富民行動工作會議召開[N].人民日報,2010-11-22(001).
F29
A
1673-0046(2014)3-0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