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合 薛莎
軍隊療養院建立的成本核算體系在醫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
任新合 薛莎
文章通過闡述軍隊療養院建立的全成本核算體系在醫用設備管理中應用的基本經驗,論證其原則性及逐步完善和推廣的成效。指出在院、科兩級建立成本核算體系,能夠強化醫用設備管理,增強開源節流意識,降低醫用設備各項成本。同時能夠以規范的醫用設備成本管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療養院的全面發展建設。
全成本核算體系 大型醫用設備 一般醫用設備
1.建立全成本核算體系的原則。軍隊療養院全成本核算遵循“四一五全”要點、本著實用性兼顧經濟效益原則,運用于權責發生制在院、科兩級實施全面的成本核算。全成本核算的方法:全院、全員、全過程的管理,改變僅重視實際成本和診療成本的片面性,而要從醫院、科室、班組各個層次,診療、技術、經營、后勤服務等各個環節都實現成本管理,對不同的科室、不同的崗位和人員、不同成本采取不同的控制模式。
2.建立全成本核算體系目標設計。(1)完成軍隊療養院科室全成本分析與預測—全成本計劃與控制—全成本核算方法與原則—全成本核算報表生成與呈報。(2)完成創收科室的績效管理,進行經濟指標定義—經濟指標分析—績效管理輔助分析,從而客觀反映創收科室的收支以及結余情況。(3)進一步完善和優化軍隊療養院的績效管理體制,確定最優化的超勞補貼分配方案、超勞補貼核算、發放等功能。
3.建立全成本核算體系的方法。(1)完善各種原始記錄,健全各創收科室、為軍服務可是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我院內部各種物資、低值易耗品的入庫、請領、發放、報廢都要認真登記,并認真填寫材料流轉憑證,嚴格辦理各種收入、發放、請領、退等手續。對消耗量大的飲用水、溫泉水、電、天然氣等消耗性資源,應由設備管理科人員經常檢修計量器具,保證對創收科室計量準確無誤。、(2)編制合理的內部為軍服務價格和成本測算模型。(3)領導牽頭管理,以經濟核算科為全成本核算中心,創收科室、班組配備兼職核算員,形成一個自上到下,從領導到普通工作人員,從行政機關干部到臨床科室人員,全院全員,互相配合的全成本核算管理體系。
4建立全成本核算體系需要實現的效果.(1)建立健全成本核算體系,有利于費用的科學歸集與分配,也是全成本核算體系能夠順利推行的有力保證。(2)建立健全成本核算體系,有利于有效控制軍隊療養院運行成本(3)建立健全成本核算體系,有利于提高全院勞動效率。(4)建立健全成本核算體系,有利于全面提高療養院質量效益。
1.一般醫用設備直接成本核算的具體算法。(1)平均年限法: (也稱直線折舊法)將固定資產價值按其使用年限平均計入各個時期醫療成本的方法。此類方法適用于各個時期使用情況大致相同的而且折舊年限短的醫用設備、房屋折舊等。
平均年限法的計算方法如下:
固定資產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x100%或者固定資產年折舊率=1-凈殘值率/固定資產原值x100%
固定資產月折舊率=固定資產年折舊率/12
例如:軍隊療養院某辦公樓原值為140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40年,預計殘值64000元,預計清理費用8000元,則:
年折舊額=1400000-(64000-8000)/40=33600元
年折舊率=33600/1400000x100%=2.4%
月折舊率=2.4%/12=0.2%
(2).加速折舊法:就是將醫用設備每期計提的折舊數額,在使用初期計提得較多,后期計提得較少,從而相對加快折舊速度的一種方法。加速折舊法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兩種。年數總和法:以呈遞減狀態的年數分數對成本進行分配的方法。雙倍余額遞減法:以固定比率和遞減的折舊基礎對成本進行分配的方法。加速折舊法適用于中等價值而折舊年限短的醫用設備。
從軍隊療養院中等價值醫用設備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看,其效能隨著其使用壽命的減少而逐步降低。例如:心電監護儀、B超、電療、光療、專用維修儀器等。當這些設備處于較新狀態時,效能高,實際使用時間長,操作效率高,產品質量好,而維修費用低,所取得現金流量較大時,可為軍隊療養院提供較多的效益;而當這些醫用設備處于較舊狀態時,效能低,隨著維修次數的增加,操作效率和產品質量都會降低,所取得現金流量較少,不斷上升的成本降低了軍隊療養院的收益能力。因此,為使折舊的提取多少與固定資產的運營規律一致,按照配比原則的要求,應在中等價值醫用設備使用初期提取較多折舊,在使用后期提取較少折舊,折舊費用呈遞減趨勢,更有利于其價值盡快得到補償。采用該法將固定資產價值的大部分在其使用的早期收回,可以減少設備因其技術被淘汰而提前報廢時所發生的損失,同時也可承擔未來許多不確定因素,如:通貨膨脹等的影響。
2.一般醫用設備間接成本的分攤方法。一般醫用設備間接成本具體實施分攤時,通常按照受益原則進行分攤、即誰受益誰分攤。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階梯分攤法、重疊分配法、聯立方程法等。其中,階梯分配法可通過核算非常明晰地表明間接成本的構成;重疊分配法則更適用于軍隊療養院中小型醫用設備間接成本的分攤。聯立方程法是最最精確,但操作復雜,是一種集合了各種分配的綜合分配方法,適用于水電費等復雜成本的分配核算。
3.大型醫用設備直接成本核算的方法。療養院的大型醫用設備包括:心血管造影機、彩色多譜勒B超、DR、CT和核磁共振等。(1)完全成本法和制作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一定期間將所有變動費用和固定費用都計入成本的方法。這種成本核算方法適用于全成本核算。制造成本法將費用分為制造費用和期間費用,將固定費用作為期間成本計入當期損益、變動的費用計入產品成本,從而作為最終總收益的減項。而對于軍隊療養院的大型醫用設備,則非常需要使用完全成本法進行核算,準確、全面
(2)完全成本法。大型醫用設備的查體費用是療養院業務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如何對大型醫用設備進行引進和合理使用,關系到推動軍隊療養院進一步經濟發展。大型醫用設備完全成本測算模型:
成本=分類系數x〔E(固定資產原值x年折舊率)+E(變動成本x分類指數)〕.E為權重系數。
同時還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資源配置標準,以上參數涉及工作量、人員崗位配備、折舊年限、檢查次數等。
(3)大型醫用設備長期成本管控方法。引進使用大型醫用設備是軍隊療養院內部的一項長期投資,特點是設備變現能力差,初期投入資金量大。如果不經過事先嚴格測算、分析就盲目引進,會造成巨大的浪費。所以,要進行成本進一步管控必須要對大型醫用設備經過“預算—決策—計劃—控制—評價”等系列控制反饋活動,才能充分發揮其管理職能。管理應從成本測算提高到成本預測、成本管控提高到成本評價。同時還應將凈現值、折舊率、投資回收期等大型醫用設備的成本評價指標與成本預測值進行對比分析,考查投資效益。從而達到準確管控的目的。
4.軍隊療養院醫用設備維修成本核算方法。
(1)醫用設備維修成本核算測算模型:
維修成本=技術維修服務費+基礎成本費
技術維修服務費=技術服務費+專用維修儀器(折舊后);費
基礎成本費=零配件費+耗材修理費+交通運輸費
專用維修儀器費(單次):核算標準為雙倍余額遞減法按當年折舊費的5%收取。
例如:門診部有一臺1萬元的眼底照相儀,使用壽命為10年。
折舊費計算為:2000元
專用維修儀器費:2000元x5%=100元,因此按200元/次/件收取。
(2)關于小型簡易設備的維修成本核算。小型簡易設備(<1000元)在使用中的損壞淘汰率相當高,但這一類設備在軍隊療養院門診查體設備中占比重很大。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門診工作人員使用不愛惜、保養不到位、設備維修人員覺得技術維修服務成本低不愿修等矛盾。療養院設備管理人員經過摸索發現:小型簡易設備的維修成本統一定為50元/件/次較容易得到工作人員認可。
從軍隊療養院醫用設備配置和績效管理現狀來看,醫用設備成本具有較大的彈性空間。因此,通過運用全成本核算系統,對醫用設備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從而進行成本管控,進一步促進醫用設備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益,這種優勢已經在市場運營過程中越來越得到凸顯。
關于大型醫用設備使用的“成本—效益績效管理考核體制”已經在軍隊療養院投入運行,對規范大型醫用設備管理更加科學。與原有的設備管理方式相比該系統的應用獲得的數據分析也更加準確,使得設備使用情況的評價也更加趨于客觀公正。
[1]胡良勇,吳峰,伍平陽.談醫用設備單機核算[J].醫用設備信息,2001(9)
[2]山東大學醫療服務價格成本測算課題組.醫院醫療服務成本測算辦法
[3]高介惠,林國紅,韓雄,等.醫院實用醫療成本管理[M〕.第1版.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2
[4]魯建興,朱小梅.軍隊全成本核算的難點與重點[J].軍隊財務,2007.11
(作者單位:蘭州軍區臨潼療養院經濟管理科 陜西西安 710600)
(責編:若佳)
F234
A
1004-4914(2014)1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