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志剛
“10·28”天安門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中國對在新疆、西藏等地以外的一線城市恐襲事件高度警覺。構建和完善一套新的反恐機制和布局以應對恐怖威脅更顯急迫。盡管此前的8月27日,中國反恐體制已由原來的國家反恐怖工作“協調小組”升級為“領導小組”。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透露出中央加強反恐工作的強烈信號。盡管“國安委”的具體職能和組成尚未公開,但學界普遍認為,為應對整體的恐怖襲擊威脅,包括軍隊在內的反恐新格局或被推出,現存的國家反恐力量也將得到進一步動員、協調、整合并部署。
“10·28”天安門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僅十余個小時后,多地警方協作,迅速將其余涉案嫌疑人抓獲。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警方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已得到極大提高,沒有強大的反恐情報網的支撐,警方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上述戰果。
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國家反恐怖演習評估組專家鄭守華大校認為,無論在預防恐怖襲擊階段,還是在打擊恐怖活動和處置善后階段,情報搜集研判都極為重要。
長期的反恐高壓態勢,特別是控槍、控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迫使恐怖分子就地取材進行恐怖活動,恐怖襲擊的突然性增多。“這意味著情報搜集工作難度也在加大”。
據了解,目前反恐情報搜集主要由軍隊、武警、公安、安全部門負責,由于分屬不同系統統轄,且實行垂直管理指揮,各情報系統間尚未形成互聯互通的閉合系統,在反恐初期表現得尤為明顯。即便是當下,亦因通信器材制式頻率仍未實現互聯互通。
“必須組織全方位、多渠道、網狀化的情報配系,并建立一套情報上報匯總的網絡,重視和利用群眾情報網的作用,及時全面了解恐怖分子動向,為防范和打擊恐怖活動提供準確情報支撐。”鄭守華表示,只有做到“敵未動我先知,敵未動我先動”,方能在恐怖分子行動前將其一網打盡。
由于境外恐怖分子的滲透和傳授,經過訓練的恐怖分子的“恐怖之處”在于很會偽裝,往往分散在人群中,行動異常詭秘,無疑加大了反恐難度。
經過一系列的反恐斗爭,“反恐成敗的關鍵在基層”已成為共識。反恐機構已經意識到如果基層建設薄弱,恐怖分子極易做大恐怖組織,形成氣候。于是2013年始,新疆從自治區、市縣抽調干部下沉到鄉鎮村,指導基層政府反恐維穩工作。
在學者看來,通過干部下沉,加之此前已建立的從個人、家庭到社區的情報網,一個依托基層民眾中的積極分子、城市中的社區、街道組織與民兵、派出所、公安局、各級反恐辦以及武警、安全部門、軍隊形成的嚴密網格化反恐情報網漸已成型,這一情報網的搭建必將在反恐中發揮重要作用。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恐怖襲擊事件不斷出現的情況下,中國的反恐力量經過多年的建設,逐漸形成了以武警、公安特警和軍方為主的一線反恐力量。
鄭守華表示,目前國內打擊恐怖活動的專業力量中,軍隊、武警、公安各有側重,投入序列依恐怖襲擊的形式、規模、性質而定,這方面有極為嚴密的力量投入預案。
武警是目前中國反恐力量中最成熟、最專業的一支,已初步形成覆蓋全國的反恐力量體系。目前,駐首都和重點省會城市的反恐怖、反劫機分隊均配備了先進的反恐裝備,已具備向全國實施機動、進行較大規模反恐作戰任務的能力。
據公開信息,1982年成立的反劫機特種大隊,差不多是中國最早的專職反恐部隊,因成立日期為7月22日,故最初稱為公安部722警察部隊。1983年武警總部成立后,改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直屬特種警察大隊”。1985年更名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特種警察學校”,實行“隊校合一”,擔負“反劫機、反恐怖、反暴亂”和培養特種作戰、偵察人才任務。
2000年,經中央軍委批準該校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特種警察學院”,任務拓展為擔負地面反劫機、反恐核心區武力突擊、培養特種作戰和偵察人才及對外軍事表演等。成為武警序列中首支“國”字頭反恐力量。
據了解,各省武警總隊都至少擁有一支特勤大隊或特勤中隊,或稱特戰大隊或特戰中隊,承擔本地區反恐核心區的武力突擊任務。此外,各省武警總隊視自身情況還擁有應急分隊、反劫機中隊等力量。
近年來屢屢露面的雪豹突擊隊被稱為中國的反恐精銳部隊,2002年12月組建,2007年8月29日正式命名,隸屬于武警北京總隊,專責處理反恐、平亂、處理爆炸品與劫持事件等任務。

在“合作—2007”中俄聯合反恐演習參演裝備展上,雪豹突擊隊展示的拐彎搶、“眼珠”無線監視器、“眼鏡蛇”隱蔽偵察攻擊系統等高科技武器裝備令人眼前一亮。雪豹突擊隊訓練有素,聲名顯赫,只要出現在涉恐區域,就會形成巨大的震懾力。2011年新疆連續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后,新疆武警發言人證實雪豹突擊隊已進駐南疆阿克蘇市。
武警之外,為提高公安機關反恐、防暴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2005年,經中央批準,公安部統一在全國36個重點城市組建了公安特警隊。之后又組建了四川甘孜、阿壩特警隊和新疆特警總隊。目前,全國共有特警隊900余支,總警力達4.8萬余人。據了解,公安特警里負責反恐的大部分都是解放軍偵察和特種部隊及武警特勤和雪豹突擊隊退役轉業戰士。
公安特警隊已成為一支擁有特殊裝備、具有特殊技能、能夠快速反應、整建制跨區域調動,執行反恐、維護社會穩定以及應急救援等任務的精銳力量。近幾年,公安特警的裝備也突飛猛進,部分城市及地區的公安特警裝備已相當先進,與歐美反恐精英SWAT相比,亦毫不遜色。無線視頻指揮系統、警用拐角操作平臺、5.8毫米微聲手槍、95式突擊步槍、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頭盔式微光夜視儀、四旋翼微型無人飛行器、云梯突擊車、反恐突擊車、裝甲防暴車、四輪水陸兩棲裝甲車等特種車輛一應俱全,北京等一線重點城市都配備了警用直升機。
“10·28”天安門暴力恐怖襲擊事件發生3天后,中國國防部表態,“中國軍隊在必要時將根據國家統一部署,打擊各種暴力恐怖活動”,意味著軍方強力介入反恐的通道已經打開。
軍隊介入反恐作戰是國際通行做法,美俄分別在阿富汗、車臣反恐怖作戰中大規模使用了軍隊。在軍方公開記述中,解放軍首次介入反恐是1990年4月平息新疆阿克陶縣巴仁鄉武裝暴亂的反恐怖作戰行動,后被寫入軍隊反恐怖作戰行動的經典案例。
“一般情況下,武警、公安力量已經夠用。”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國家反恐怖演習評估組專家鄭守華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軍隊是一種戰略拳頭,主要擔負公安、武警不便于完成的任務。比如戰略情報偵查,對大規模恐怖襲擊的防范和打擊以及恐怖襲擊后的大規模救護救援、外圍封控等。此外還承擔重要目標警衛、核化生爆監測、對空警戒、水下探摸和海上安保等任務。
軍方介入反恐,最為神秘的是特種作戰部隊。和其他國家一樣,出于保密原因,特種部隊行事低調,動向不為外人所知。外界只能透過軍方發表的少量報導和保密處理過的少數照片探尋這些精銳部隊的蛛絲馬跡。
更多的信息來自于反映中國特種兵執行任務與訓練的影視作品。1989年電影《代號美洲豹》以反恐、反劫機、反劫持為背景,解放軍反劫機突擊隊首次亮相;2002年電影《沖出亞馬遜》則取材真實,反映特種兵訓練,人物原型為蘭州軍區某集團軍偵察營營長黃和平及他的戰友。
中國在2009年國慶閱兵期間公開解放軍特種部隊承擔反恐任務。北京軍區特種兵大隊身著07式荒漠作訓服,攜帶新式微型沖鋒槍組成的特種兵方隊接受了檢閱,現場解說稱特種兵部隊擔負著反恐維穩、緊急處突及其他多樣化軍事任務。
據了解,此次公開的背景是解放軍某特種部隊2006年12月25日配合新疆警方發起代號為“滅鼠行動”的反恐作戰,在這次對東突恐怖分子訓練基地的圍剿作戰中特種部隊擔負核心區的突擊任務。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建立和發展特種部隊,廣州軍區1988年成立了解放軍首支特種部隊。在此之前,解放軍各主戰部隊均配有偵察營、連、排等帶有特種作戰雛形的作戰單位。對越自衛反擊戰輪戰期間,各參戰部隊的偵察大隊大出風頭,令對手聞風喪膽。
1990年代后,解放軍開始密集組建特種作戰部隊。綜合《解放軍報》報道,目前解放軍七大軍區均有特種作戰部隊,規模與團的建制相當。命名主要以擅長偷襲、身手敏捷矯健的猛獸猛禽為主。如沈陽軍區的“東北猛虎”、南京軍區的“飛龍”、成都軍區的“西南獵鷹”等。除了陸軍特種兵部隊外,還有空降兵特種部隊和海軍陸戰隊等特種部隊。
在近幾年的影視作品中,中國特種部隊已遠不是戰爭年代特務連、偵察排“一根繩一把刀”的概念,已配備有先進的裝備,如夜視鏡、微光夜視設備、激光測距機、衛星定位設備、戰場電視、無人機、動力三角翼飛行器、95式槍族等。還有許多特種裝備因保密而無從知曉。
軍方媒體報導說,特種兵不僅精通坦克、裝甲車、越野車、飛機、直升機、動力傘駕駛操控技術,而且尖端電子設備得心應手。
特種部隊在突出實戰傳統的同時,特別加強了現代高科技武器的裝備與訓練,戰斗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據軍方反恐專家透露,特種部隊反恐作戰主要包括解救人質、聯合圍殲、心理戰、談判。
盡管目前反恐作戰在特種部隊執行任務和訓練中所占比例不為外界所知,官方公布的戰例極為有限,但從近年解放軍與外軍的聯合反恐軍演、訓練科目可以發現端倪:特種作戰部隊具備了越山跨海,遠程突襲、圍殲甚至引導斬首行動、摧毀敵方中樞指揮系統的能力。
在解放軍、武警、公安構成的三大反恐力量中,無疑解放軍處于反恐作戰任務中最高地位。2013年度中俄聯合系列軍演,特別是上合反恐軍演,將解放軍特種部隊作為中國反恐的拳頭力量展現即是一例。
中央對新疆、西藏等地區在反恐力量配置上都給予了更多傾斜。2009年以來,調動其他省區的公安特警、武警特勤及軍隊整建制的跨區域快速機動馳援,并進行了各種力量編成的演練,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對恐怖分子形成強大威懾。
此外,在反恐力量配屬中,除了軍隊、武警、公安特警保持高壓態勢外,民兵及預備役亦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配屬力量,特別是隸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應急民兵。
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事部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除預備役外,有民兵12萬人,各師、團場都建立了民兵應急營和應急連,遍布天山南北。從兵團民兵歷次參與的反恐維穩任務中可以看出,其裝備已達到了現代化水平,訓練依托駐地邊防部隊形成科學聯訓機制,執行任務能力大幅提升。
按照部署,任何一點一旦有事,從力量投入程序而言,截獲情報或事發后現場的執勤、公安人員要馬上報告,執勤分隊兩分鐘之內必須到達現場展開處置。現場處置力量到達以后,要根據事件的規模、傷亡人數和可能引發的后果迅速向上級報告。上級公安或武警的基本指揮所得到信息以后,指揮調動公安、武警備勤力量封控核心區,并根據相應級別啟動民兵軍隊后續力量。
通常情況下,封控完成后,武警和公安展開核心區的抓捕、偵查排爆,消除危險品任務。民兵、軍隊領受任務后,沿線民兵力量立即就近支援、軍隊則在外圍進行大范圍封控,為核心區圍殲和追殲殘余恐怖分子提供協同配合。最終形成“軍、警、兵(團)、民”四位一體的聯防體制。
“反恐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應該是全國一盤棋。”在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偉看來,一線武裝打擊力量只是反恐斗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隨著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成立,軍隊、武警、公安、外交、交通、能源、金融、商貿、醫遼、水務、民政等部門將構筑預防、打擊、后續處置等完整的反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