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

2013年年底,多家企業拿到了夢寐以求的IPO批文,暫停一年多的 IPO市場之門被迫重啟。IPO開啟的當晚,眾投行微信群通宵火爆雀躍,拿到批文的如范進中舉一般,神情高度亢奮而又莫名不安,更是有保代在富凱大廈樓上嚎啕大哭,以抒長期被壓抑著的胸襟。
拿到證監會發放的上市紅頭批文的企業自然值得歡喜,在漫長等待IPO開閘的征途中,也有不少擬上市公司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退出,或被逼無奈,或苦口難言。截至2014年1月21日,兩市共有292家企業終止審查,其中滬深主板、中小板合計152家,創業板140家。包括頭頂“中國快遞第一股”光環的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臨陣退出,激起資本市場猜測四起。
結合自身實情,謀求多元化出路,是中途離去的擬上市公司應該深思的問題。雖然它們離去了,但還是會再次回歸。
繁華落盡各奔東西
注冊制前夜,對于申報IPO的擬上市公司,隨著證監會IPO審核工作流程依次推進,最終有兩種結果,“已核準”或“終止審查”。“已核準”即意味著企業已獲得發行批文;“終止審查”則意味著企業審查結案,未獲得證監會通過。
被終止審查的擬上市公司,一般均存在三種嚴重的情形:一是遭到他人舉報,舉報涉及股權變更、關聯交易、稅收、行政處罰、專利等方面,發行人及中介結構未能成功解決或解釋被舉報的問題;二是擬IPO企業業績大面積下滑,本身已經不符合發行條件;三是存在財務造假行為被發現。
擬上市公司能夠鯉魚跳龍門,獲得發行批文,自然喜不勝收,但對終止審查的IPO企業,則需要自謀出路。卷土重來、借殼、直掛新三板、境外上市、股權交易/托管中心掛牌、申請破產,已淪落為擬IPO企業終止審查后的宿命。
一曰:卷土重來
具體來看,擬上市公司存在階段性財務指標問題,均會再換個時機“卷土重來”,若遇到證監會審核政策問題,均會等待政策放行的那一天再申報。代表性企業是:從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轉戰創業板的鵬鷂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和從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轉戰上交所主板的上海至純潔凈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9月24日,鵬鷂環保遞交了終止審查申請,主動申請退出主板擬IPO隊伍;被終止審查僅一個月后的2013年10月24日,鵬鷂環保再次申報IPO,這一次與上次迥異,這一次是出現在了深交所創業板候審隊列,屬于換了個上市地,謀求登陸創業板。
上海至純科技的“回爐”亦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2012年3月,上海至純科技出現在深交所創業板初審企業名單中;2013年6月,證監會IPO財務核查風暴中,上海至純科技主動申請“終止審查”; 2013年10月17日,上海至純科技出現在上交所主板新增的初審企業之列。此次華麗轉板,其所屬行業也從“工業自動化”變為“其他專用設備制造業、建筑裝飾和其他建筑業”。 值得注意的是,披露的信息顯示,上海至純科技財務自查報告已屬“不適用”行列,令人遐想。
鵬鷂環保和上海至純科技的例子,也許會讓人感嘆歷史驚人地不可琢磨。
二曰:借殼
擬IPO企業終止審查后,選擇借殼成為經典案例的有之。代表性企業: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借殼華芳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它代表著的重大意義在于,這是中國證監會發布借殼上市門檻等同IPO新政后的第一家借殼上市案例,而載入資本市場史冊。
2013年12月2日,嘉化能源被證監會發審委終止審查;2013年12月3日,停牌逾兩個月的、2013年1-9月凈利潤虧損1187萬元華芳紡織揭開重大資產重組的面紗,主營業務主要為供應蒸汽能源嘉化能源作價58億元借殼華芳紡織。
2013年12月30日,華芳紡織召開年度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嘉化能源借殼華芳紡織上市事項。雖控股股東華芳集團回避表決,但是中小股東踴躍,重組方案以近99%的比例獲得股東大會高票通過。若此次不進行重組,華芳紡織將有可能面臨被ST或者退市的風險。相較而言,置入的資產目前賬面看還是一塊肥缺。
從嘉化能源被證監會中止審查,上市公司華芳紡織成功轉型成為一家大型化工企業,借殼盤活暫時離開資本盛宴的嘉化能源。
三曰:直掛新三板
2013年12月14日,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對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作出總部署,標志著新三板正式擴容。對全國近3000家準備在新三板上市的企業來講,可謂是年底的一份豐厚的禮物。
但對上海揚訊計算機科技股份公司、 上海四維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世紀東方國鐵科技股份公司等不幸被證監會發審委終止審查的擬IPO公司來講,轉戰新三板,更是一樁難得的幸事。
因受行業形勢影響,2013年上半年專注于手機增值軟件領域的高科技公司揚迅科技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61.84%、68.87%;截止2013年上半年,揚迅科技深受員工離職潮影響,在職員工同比下降37.84%。2013年4月3日,揚訊科技IPO被終止審查。
四個多月后的2013年8月20日,位于上海楊浦區的揚訊科技決定毅然在新三板正式掛牌,之后揚訊科技啟動了定向發行,發行對象主要是公司董監高和核心員工,募集資金僅50萬元。
終止審查的擬上市公司借道新三板,大多是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借助新三板擴容至全國的春風,被中止審查的擬上市可接著在新三板里面孵化,擬上市公司的PE股東們則可以通過新三板這一渠道退出,可謂一舉兩得。
四曰:境外上市
除了選擇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的,也有少數終止審查的企業選擇到境外市場上市的,代表性企業:曾做著A股加H股IPO兩手準備、首家赴港上市并遇冷破發的商業銀行之重慶銀行。重慶銀行不僅是三年來第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中資銀行,同時也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城商行。
重慶銀行A股IPO中止審查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其實是沒達到某些監管標準而導致被終止審查,但是日后并不排除重慶銀行會再次重啟A股IPO進程。
五曰:股權交易中心掛牌
除了曲線境外上市以外,代表性企業如安徽五星食品股份公司、青海弘川新源實業股份公司在IPO終止審查后,卻分別選擇安徽股權交易托管中心、青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
與大多數被終止審查的擬上市公司把撤回上市申請的原因都歸于業績不同,五星食品主動撤回材料的原因卻是“禽流感”三個字。五星食品申請IPO期間,恰逢禽流感肆虐,大面積爆發,五星食品股東、當地政府迫于輿論壓力考慮,決定撤回申報材料,等準備充分、選對時機了再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圈錢。
2013年9月30日,坐落于合肥高新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內的安徽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正式對外營業。當天,在安徽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首批掛牌的企業有15家,包括專業從事肉雞養殖的五星食品,上市首日開盤價達到每股10元,每股凈資產2.59元。
2013年以來,全國各地以券商主導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紛紛成立。主要是為非上市企業提供登記托管、掛牌交易、股權融資,為私募債券提供備案、信息披露、轉讓服務,為各類金融產品提供掛牌和交易服務。更重要的是,為終止審查的擬上市公司又多開了一條現實的出路。
六曰:破產
并不是所有終止審查的擬上市公司都能夠急流勇退、幸運的找到出路,在滬深兩市292家企業終止審查的名單中,一家名叫恒基光伏電力科技股份公司(簡稱“恒基光伏”)還沒有等到上市的那一天,卻在終止IPO上市5個月以后,即身陷“破產”漩渦,不可自拔。成為繼2013年3月無錫尚德破產后,又一家族式光伏企業宣告進入了破產程序。目前,湖州市政府工作組已經進入該公司的破產重組工作。
恒基光伏創立于2007年,董事長胡新妹,總裁徐建榮,夫妻店。創建恒基光伏之前,徐建榮從事紅木家具發了一筆大財,后來被政府一鼓吹而看好光伏行業,但是卻不知道這個市場到底是啥樣,于是就冒然轉行進入光伏領域,一時間竟成了浙江湖州當地新能源的代表和驕傲。恒基光伏宣告破產,除了因產業過剩原因之外,保薦機構光大證券極不負責任也是被認為破產原因之一。近幾年,光大證券保薦項目被否率一直居高不下。2013年6月20日,光大證券因天豐節能項目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12年至今,除了恒基光伏因IPO遭到滅頂之災以外,IPO遇阻的光伏擬上市公司已超過10多家,包括:快可光伏、日地太陽能、天能科技、歐貝黎、江蘇輝煌太陽能等,IPO均被終止審查。
資本盛宴的缺憾
因為種種難以言表的或所謂眾所周知的原因,深滬兩市目前共計有292家擬上市公司缺席了這場久違的資本市場盛宴。它們有的離場之時轟轟烈烈,有的則悄無聲息地走,無論如何,在撤回IPO申報材料之后,它們何時登陸資本市場也必將再次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在為新股批文喝彩的同時,呼吁關注資本盛宴中那些默默離去的擬IPO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