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陳長偉,熊 飛
近年來,隨著三網融合的快速推進,有線網絡的發展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方面,網絡視頻、IPTV、互聯網電視等的崛起不僅構成了對有線電視視頻業務的替代性競爭,而且電信運營商采取的語音、寬帶、視頻等業務的打包捆綁策略也讓有線電視運營商腹背受敵;另一方面,在經歷了數十年的高速增長之后,有線在發展用戶方面日益面臨天花板效應,近幾年用戶增長趨緩,而渠道的多樣化進一步提高了用戶對有線電視收視費的價格敏感度,一些地方甚至已經出現用戶流失現象。
因此,無論是從市場競爭角度,還是從企業發展角度而言,業務多元化是有線電視運營商不得不正視的問題。建設雙向的HFC網絡,加快有線電視光纖化、雙向化改造步伐,是有線網絡搶占先機的基礎。逐步實現雙向、交互、多功能、多業務,全面提升有線電視網絡技術水平和業務承載能力,加大新業務新服務的開發力度,則是在三網融合的大潮中發展壯大有線電視行業的必經之路。
在經過多年的數字化、雙向化改造之后,目前,寬帶業務已成為眾多有線電視運營商的發力之處,其不僅是有線電視互動業務和諸多增值業務的發展基礎,通過開展數字電視、寬帶接入業務和交互電視業務,還能夠直接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套餐和穩定的收入增長點。
對于新疆廣電網絡而言,考慮到地處邊疆和多民族特征的實際,以及行業發展和市場競爭的需要,公司以天山全媒體電視為依托,制訂了重點發展高清、互動、民語(即少數民族語言節目)、回放和寬帶這“五駕馬車”的戰略,在數據業務方面則重點發展寬帶。為此,新疆廣電網絡積極進行以NGB為基礎的雙向化建設和改造,通過豐富市場營銷渠道和推廣手段、引入外部合作力量等推動寬帶業務的發展,近幾年全疆特別是烏魯木齊之外的分公司的寬帶用戶實現了快速增長。
新疆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前身為新疆有線電視臺。2003年,在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在自治區廣電局等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通過網絡整合等文化體制改革建立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統一管理的覆蓋全疆、集約化規模運營的有線網絡體系。公司于2011年開始引入電廣傳媒、華數、百視通等戰略投資者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工作,企業整體變更設立為股份有限公司。
按照自治區人民政府89號文件的精神,自2003年起,新疆有線開始進行全疆廣電網絡的整合,目前,除石河子(兵團)、克拉瑪依(中石油)外,全疆所有地州所在城市和10多個縣市的有線電視網絡的資產、人員以行政整合方式重組進入網絡公司。全疆其余各縣按照自治區縣級網絡整合方案,以干線聯網、提供數字電視信號和多業務共同運營方式實現了業務整合。
目前全疆84個縣市網絡中已有68個實現行政整合或業務整合,其中62個縣市網絡以及4家兵團網絡通過干線聯網實現了互聯互通、數字電視節目覆蓋和新業務開發,基本實現了全疆一網、互聯互通、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及統一運營。截止到2013年,全疆200萬戶家庭可通過新疆廣電網絡收看電視、廣播和電信增值業務等綜合信息服務,是區屬骨干信息和文化產業。
在三網融合背景下,新疆廣電網絡于2007年啟動數字化整轉工作,目前數字電視用戶占比已經達到90%以上,在全國位居前列。2012年,公司進一步自主研發推出了天山媒體云電視,不僅可提供高清、互動、民語、回放等主要視頻產品,還融入了廣播、報紙、雜志、互聯網等多種媒體,匯聚了音樂、游戲、商城、商店、兒童、體育、健康、教育等精品欄目。
新疆廣電網絡開展數據業務的時間甚至要早于開展數字電視業務的時間,早在1997年,公司就開始在全疆范圍內建設寬帶綜合信息網絡,1998年開始開展數據業務。2000年,開通了第一個基于DOCSIS標準的雙向化小區,實現了小區數據業務的開通。2003年,開通MPLS VPN專網,開始在烏魯木齊市范圍內開展專網業務。隨著自治區光纜干線網絡一期工程的建設完成,覆蓋全疆的IP數據網建設完成,新疆廣電網絡開始在全疆范圍內提供專網接入服務和互聯網寬帶接入業務。
截止到2011年底,新疆廣電網絡已基本完成全疆雙向網絡改造,雙向網覆蓋率達到90%以上,并建設完成了省干環網,實現了全疆網絡互聯互通。其中烏魯木齊市雙向網覆蓋超過95%,各地州分公司全網雙向覆蓋率達到88%,超過了國家廣電總局在《關于加快廣播電視有線網絡發展的若干意見》(廣發[2009]57號)中“全國大中城市城區有線電視網絡平均雙向用戶覆蓋率要達到60%以上”的要求。
在雙向化網絡改造技術選型方面,根據各地市的特點,烏魯木齊主要采用CMTS+CM技術雙向網覆蓋,輔以少量EPON+EoC技術,目前開通的雙向光機達2 000多臺,而各地州分公司則主要采取EPON+EoC覆蓋。
為積極響應“寬帶中國”的戰略,全面提升網絡承載能力,滿足企業未來各項新業務大發展的需要,新疆廣電網絡于2013年啟動了數據網絡的整體升級改造計劃。在啟動第一階段的接入網絡升級計劃之后,現已在前期EoC測試的基礎上,即將完成全疆范圍內的網絡設備升級工作,此外DOCSIS3.0升級總體規劃及建設也已開始。特別是考慮到光進銅退的發展趨勢,新疆廣電將進一步利用NGB技術深化網絡的升級改造工作,計劃在烏魯木齊市展開NGB試點,制訂建設規范,為后續的NGB網絡建設奠定基礎。新疆廣電網絡的目標為:通過接入網的升級,逐步使企業在全疆具備20M(即20 Mbit/s)的接入能力,其中,部分區域可以滿足100M的接入能力。
在完成接入網改造的同時,新疆廣電還搭建了獨立的城域數據網,主要由路由器和交換機相互連接構成,其在核心前端通過防火墻、流控、核心路由器等設備實現與其他運營商的互聯互通,能夠提供互聯網接入、VPN專網等服務,同時通過自建的IDC機房,還可為用戶提供內容服務。此外,新疆廣電在啟動數據網擴容的建設中也對城域網進行了整體優化調整:一方面對庫爾勒、伊犁、喀什等地的互動及寬帶業務鏈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帶寬擴容,實現了骨干網傳輸容量的全面提速;另一方面簡化網絡結構,將原來的VPN專網融入現有的新建數據網絡。
在出口帶寬方面,新疆廣電網絡主要采取與中移動等第三方運營商合作的方式解決出口問題,目前出口帶寬已經達到5G(即5 Gbit/s)以上,在短期內能夠滿足網內用戶需要。
在雙向化改造具備良好網絡支撐的基礎上,新疆廣電網絡的寬帶業務發展迅速,2010年,全疆個人寬帶用戶數尚不足5萬戶,2011、2012年快速發展到5萬~10萬水平,2013年就已經達到10多萬,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5%,處于快速增長態勢,特別是烏魯木齊之外的各地州寬帶用戶幾乎從零起步發展到數萬戶,業務增長率非常高。
在用戶增長的同時,寬帶用戶的續費率則穩步提升了10多個百分點,這表明寬帶業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持續發展的。
從帶寬來看,雖然目前1.5M產品仍然是訂閱主力,但是2M、4M產品的比例在快速提升中,10M產品也逐步得到了更多用戶的認同。
除了基礎數據網絡的保障外,新疆廣電網絡不僅從產品設計和產品推廣等層面來提高用戶認知度,而且還通過各種營銷策略不斷挖潛。
在產品設計方面:除單獨訂閱之外,用戶不但可以訂閱包含了寬帶服務的天山云互動電視套餐產品,還可以訂閱新疆廣電網絡與中移動合作的套餐等,通過多元化的套餐產品滿足不同類型的用戶需求,比如針對假期學生的上網需求,新疆廣電網絡特別推出了假期學生上網套餐,用戶持學生證就可以隨時辦理。為了應對電信在網絡質量、出口帶寬穩定性方面的優勢,新疆廣電網絡的產品設計采取了低價方式,以吸引中低端用戶。
在營銷渠道方面:目前,新疆廣電的寬帶業務營銷渠道分為自有渠道和合作渠道兩種模式,除通過自有營業廳、呼叫中心等渠道外,還與社會代理商、中移動及蘇寧等渠道商展開了合作,從而打破傳統廣電業務只能在營業廳等用戶上門的現象。比如新疆廣電網絡與中移動合作的寬帶產品就是利用了對方的營銷渠道,達到借船出海的目的。
在宣傳推廣方面:新疆廣電網絡除了利用自有營業廳及天山云電視短信進行宣傳之外,還采取了快速公交流動廣告、手機短信推送、電臺廣告投放、紙媒廣告投放以及各種線下活動的宣傳單頁、X展架、宣傳橫幅等多種方式,以讓更多的用戶知道有線電視也能提供“質優價廉”的寬帶服務。
在促銷手段方面:新疆廣電網絡主要是通過促銷手段來提高用戶的續費率及提高訂閱的寬帶產品登記,如連續訂購2年,免安裝費;繳納一年以上網絡使用費,即送無線路由器;1.5M用戶按原有資費續費一年即免費提速至2M或按相應資費續費一年即提速至相應帶寬等,以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參與感。
隨著新疆廣電網絡數據網絡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以及通過自建IDC、租用出口帶寬、業務合作等方式解決了出口帶寬問題,新疆廣電網絡正準備推出高帶寬產品,從而跟上電信運營商的帶寬升級節奏,而不是牢牢被按在低端市場。
特別是圍繞有線電視的視頻服務優勢,新疆廣電網絡下一步將重點依托天山媒體云電視平臺,以云存儲、云緩存、云檢索和云匹配技術為支撐,推出天山云寬帶產品,為老百姓提供云寬帶、云WiFi、綠色寬帶、經濟寬帶等層級式服務。同時,還將通過天山云平板電腦一體機等終端,為用戶提供觸摸式家庭寬帶PC、手寫筆家庭寬帶PC等服務,以滿足不同人群使用PC和寬帶服務的需要。

經過多方面的努力,目前,新疆廣電網絡無論是在數據網絡建設還是在用戶規模增長等層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在電信運營商光纖到戶背景下,電信帶寬大幅度提高,而有線電視運營商則難以解決缺乏出口帶寬造成的網絡質量不穩定等問題,新疆廣電網絡的寬帶業務也面臨著很大的發展困難,這也是整個廣電行業的寬帶業務面臨的困局。
從整體來看,廣電行業的寬帶業務面臨著外部和內部兩方面的發展問題:
首先來看外部的限制因素,第一,歷史原因造成的電信運營商相對于有線電視運營商在寬帶業務上的優勢,加上與語音、視頻等的捆綁銷售,讓有線電視的寬帶業務市場競爭力降低;第二,即使在三網融合下也無法解決的出口帶寬和網間結算問題,讓有線電視運營商的寬帶成本居高不下,這一不合理的政策至今未看到局面改變的可能。
其次來看內部限制因素,第一,由于更多是自籌資金進行網絡建設,因此各地有線電視網絡的施工質量參差不齊,在雙向化改造過程中無法維護一張高質量的數據網,特別是出于成本考慮,有些地方采取的低帶寬改造方案,造成用戶上網體驗下降,也不符合遠期的帶寬發展需求;第二,相比于電信的全員營銷以及豐富的促銷手段,有線網絡仍然存在一些事業屬性,市場化營銷手段不僅相對單一,且存在一定的坐、等、靠思想,不利于市場競爭;第三,全行業缺乏網絡互連互通和IDC,不能將2億有線電視用戶的規模優勢發揮出來,不能將廣電內容優勢帶來的流量截在網內,間接也造成了帶寬成本的提高。
目前,整個有線電視寬帶用戶規模約為1 000萬左右,僅為電信運營商的5%,在收入規模上僅為電信運營商3%左右。在帶寬差距上,有線網絡的主流寬帶產品普遍在2M~4M之間,而很多地區的電信帶寬已達到20M以上,差距也十分明顯。可以說,整個有線電視在寬帶業務方面都與電信存在巨大的差距。在電信“光纖入戶”和“寬帶中國”戰略的帶動下,如果有線電視運營商不能未雨綢繆,這種差距將越來越大。就像有些地方形象稱呼有線做寬帶業務是輪著做一遍用戶,當這個地區的用戶都被開發一遍后就面臨著巨大的發展阻力,這種高流失率的用戶發展是不可持續的。
放眼現在,遠眺未來,有線網絡行業的寬帶業務如果要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和市場競爭力,在出口帶寬、網間結算、基礎運營商地位等方面獲得政府層面的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拋開這些外部促進因素,在行業層面形成各地網絡間的互聯互通,形成各家IDC的互聯互通,在企業層面建設一張高質量的數據網絡,提高寬帶業務的運維與營銷水平,發揮廣電視頻業務優勢的連帶效應等,這些內部促進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也都是全行業都看得見的問題,新疆廣電網絡也不例外。對于廣電寬帶業務而言,市場留下的時間真的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