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志,劉勝輝,朱祝英,楊玉梅
(1.廣東海洋大學農學院,廣東 湛江 524088;2.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廣東 湛江 524091)
菠蘿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Lam.)原產于印度高止山脈以西,廣泛栽培于東南亞低海拔雨林地區[1-3],為桑科木菠蘿屬多年生喬木[4],集鮮果食用、藥用與林木為一身[5-6]。其成熟果果肉甘甜,營養豐富[7],在印度等地被稱為“窮人的食物”[8],菠蘿蜜可食部分包括果腱(不受精或受精不完全的雌花,花被發育而成)和果肉(由多個經受精發育膨大的花萼和心皮組成,也稱果苞),果肉口感最甜,是菠蘿蜜的最主要可食部分[4]。Jagadeesh等[8]對印度西高止山脈24 個硬肉型菠蘿蜜株系的果肉測定結果表明:總糖含量在18.1%~32.1%,總還原糖含量在8.63%~14.4%。國內對于菠蘿蜜的研究大部分限于菠蘿蜜香氣[9-12]的研究,而對其糖分組成分析的報道少見。Chowdhury等[13]用80%乙醇溶液為提取液,采用氣相色譜法測定了菠蘿蜜果實中的游離糖,主要由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組成。而Ong等[14]采用85%甲醇溶液提取,NH2柱作為分析柱,流動相為80%乙腈溶液,分析了除種皮外的菠蘿蜜不同部位的糖含量。本實驗以陽離子交換型CHO-820鈣型糖分析柱,以超純水為流動相,比較菠蘿蜜果實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提取方法并且對不同部位的糖分進行分離分析,建立一種同時測定3 種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譜法。
菠蘿蜜果實 廣東省湛江霞山區農貿市場。
葡萄糖、果糖、蔗糖(均為分析純) 上海晶純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E200高效液相色譜儀 美國PE公司;PE200示差折光檢測器、AT-130柱溫箱 天津奧特賽恩斯儀器有限公司;Universal32R高速臺式冷凍離心機 德國Hitachi公司;Elix5超純水儀 美國Millipore公司;CHO-820鈣型糖柱 美國Transgenomic公司。
1.3.1 標準溶液的配制
準確稱取葡萄糖、果糖、蔗糖各20 g,轉移至1 000 mL容量瓶中,用雙蒸水定容至刻度,得到各自質量濃度均為20 mg/mL的混標溶液,然后將混標溶液逐級稀釋至10、5、2.5、1.25、0.625 mg/mL。
1.3.2 色譜分析條件
色譜柱為CHO-820鈣型糖柱,柱溫90 ℃,流動相為超純水,流速0.5 mL/min,進樣體積10 μL。
1.3.3 樣品提取
菠蘿蜜果實中的可溶性糖主要包括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糖的提取方法有水提[15]、醇提法[16],因甲醇具有中等毒性,故本實驗采用雙蒸水、80%乙醇、100%乙醇3 種提取液。準確稱取經攪拌器攪碎混勻的菠蘿蜜果肉1.00 g,用4 mL提取液研磨,10 000 r/min離心10 min,殘渣加入2 mL提取液再提取,合并上清液,90 ℃水浴蒸干,定容至10 mL,漩渦混合后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提取樣液,經0.45 μm濾膜過濾后上機分析。每個樣品重復5次。
1.3.4 精密度與回收率
取待測的菠蘿蜜果肉提取液,分裝成10 份,裝于樣品瓶中,在1 d內重復進樣5 次,測定峰面積,計算相對標準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即為批內精密度;另外5 份樣品存放于4 ℃冰箱,分別于第1、2、3、4、5天測定峰面積,計算RSD,即為批間精密度。回收率測定參照張秀梅等[15]方法。
取各級標準溶液(20、10、5、1.25、0.625 mg/mL),進樣10 μL,所得的色譜圖疊加如圖1所示。以標樣質量濃度Y為縱坐標,標樣峰面積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溶液曲線,計算線性回歸方程,結果見表1。蔗糖、葡萄和果糖峰面積與質量濃度的相關性均在0.999以上,線性范圍在0.625~20 mg/mL。

圖1 標樣色譜圖Fig.1 Chromatography of standards in 6 levels

表1 回歸方程、相關系數和線性范圍Table 1 Regression equations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nd linearity ranges of three sugars

圖2 菠蘿蜜果肉的色譜圖Fig.2 Chromatography of jackfruit pulp

表2 不同提取液所提取的糖含量Table 2 Sugars contents of jackfruit pulp extracted by different solvents g/100 g
經上述色譜條件分析由1.3.3節提取出來的菠蘿蜜果肉樣品,經上機分析后所得結果見圖2、表2。100%乙醇提取液提取出來的蔗糖含量為5.94 g/100 g,顯著高于水提取蔗糖含量4.17 g/100 g;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顯著低于80%乙醇提和水提,其中葡萄糖含量極顯著低于80%乙醇提;80%乙醇提蔗糖含量顯著高于水提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與水提取無顯著差別,3種糖的總量提取最高,達14.01 g/100 g。結果表明:單提取蔗糖,用100%乙醇效果最好,而葡萄糖和果糖提取,則以80%乙醇溶液效果最好。3 種提取方法所提取的總糖含量在統計學上無差異,以80%乙醇含量最高,且各重復間重復間標準偏差小,結果更穩定可靠。

表3 方法的精密度Table 3 Precision of the method
菠蘿蜜果肉提取液,同一樣品在1 d內重復進樣5 次,測定峰面積,由表3可見,3 種糖的批內精密度,分別為蔗糖1.51%,葡萄糖2.29%,果糖1.52%;連續5 d進樣,批間精密度為蔗糖7.01%,葡萄糖6.11%,果糖5.17%,說明方法精密度良好。

表4 方法的回收率Table 4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由表4可見,3 種糖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8.55%、102.33%、100.37%、RSD小于3%,說明該方法具有較高的準確度。
根據2.2節中優化的提取條件,以及色譜條件,將菠蘿蜜果腱、果肉、種皮組織進行前處理后,進樣10.0 μL進行液相色譜分析,測定出葡萄糖、果糖、蔗糖的色譜峰峰面積,代入工作曲線計算出其含量,結果見表3。菠蘿蜜總可溶性糖含量果肉>種皮>果腱,三者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果肉中蔗糖含量最多,5.66 g/100 g約占總量的40.40%,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接近,各占約30%。種皮中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分別占總量的40.63%和42.89%,含量與果肉無顯著差異,蔗糖含量為1.68 g/100 g,占總量的16.49%,極顯著低于果肉含量。無論是種皮、果腱還是果肉均含有幾乎等量的葡萄糖與果糖。

表5 菠蘿蜜果實不同組織中的糖分分析Table 5 The contents of sugars in different parts of jackfruit fruit g/100 g
糖的高效液相色譜測定,主要使用兩大類色譜柱,一類是使用化學鍵合相色譜柱,以硅膠為填料,即NH2柱;另一類是用陽離子交換柱或凝膠柱。前者通常使用70%~75%的乙腈作為洗脫液,后者則以水,醋酸或稀酸作洗脫液[17-20]。乙腈的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為Ⅲ級(GBZ 230—2010《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且價格昂貴,而CHO-820柱使用超純水作為流動相,經濟又環保。本實驗中100%乙醇提取測得蔗糖含量最高,80%乙醇溶液提取含量次之,水提含量最低,可能是由于乙醇能夠抑制菠蘿蜜果肉中水解酶的活性,質量濃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80%乙醇溶液提取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5 次重復之間RSD最小,3 種糖總含量最高,因此是同時測定3 種糖的適宜提取液;精密度實驗中,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蔗糖的含量有降低趨勢,葡萄糖和果糖則稍有增加,可能是樣品中的蔗糖逐漸水解的緣故,因此提取的糖液不宜久放。
若只測定蔗糖含量,以100%乙醇提取效果最佳,若同時測定3 種糖,80%乙醇溶液為適宜的提取溶液,進樣體積10 μL,CHO-820鈣型糖柱,柱溫90 ℃,超純水為洗脫液,流速0.5 mL/min,示差折光檢測器,在16 min完成單個樣品分析。菠蘿蜜果肉中3 種糖總量高達14.01 g/100 g,蔗糖含量最高,種皮中總量為10.19 g/100 g,以葡萄糖和果糖為主,果腱中含量最低,僅3.54 g/100 g。不同果實部位果糖與葡萄糖含量相近。
[1]ACEDO A L.Jackfruit biology, production, use, and philippine research[M].Arlington: Forestry/Fuelw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2: 51.
[2]SAMADDAR H N.Jackfruit[M]//BOSE T K, MITRA S K, SADHU M K.Fruits of India: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Calcutta: Naya Prokash,1985: 487-497.
[3]SOEPADMO E.Artocarpus heterophyllusLam[M]//WESTPHAL E,ARORA R K.Plant Resources in South-East Asia, No.2: Edible Fruits and Nuts.Leiden: Backhuys Publishers, 1991: 90.
[4]農業部發展南亞熱帶作物辦公室組.中國熱帶南亞熱帶果樹[M].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8: 241-245.
[5]焦凌梅.菠蘿蜜營養成分與開發利用價值[J].廣西熱帶農業,2010(1): 17-19.
[6]毛琪, 葉春海, 李映志, 等.菠蘿蜜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 2007,23(3): 339-343.
[7]AHMED K, MALEK M, JAHAN K, et al.Nutritive value of food stuff[M].Bangladesh: University of Dhaka/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Food Science, 1986: 16-17.
[8]JAGADEESH S L, REDD Y B S, SWAMY G S K, et al.Chemical composition of jackfruit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Lam.) selections of Western Ghats of India[J].Food Chemistry, 2007, 102(1): 361-365.
[9]納智.菠蘿蜜中香氣成分分析[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 2004,12(6): 538-540.
[10]郭飛燕, 紀明慧, 舒火明, 等.海南菠蘿蜜揮發油的提取及成分鑒定[J].食品科學, 2010, 31(2): 168-170.
[11]李洪波, 劉勝輝, 李映志, 等.頂空固相微萃取和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菠蘿蜜果肉中的香氣成分[J].熱帶作物學報, 2013, 34(4): 755-763.
[12]鄭華, 張弘, 甘瑾, 等.菠蘿蜜果實揮發物的熱脫附-氣相色譜/質譜(TCT-GC/MS)聯用分析[J].食品科學, 2010, 31(6): 141-144.
[13]CHOWDHURY F A, RAMAN M A, MIAN M J.Distribution of free sugars and fatty acids in jackfruit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J].Food Chemistry, 1997, 20(1): 25-28.
[14]ONG B T, NAZIMAH S A H, OSMAN A, et al.Chemical and fl avour changes in jackfruit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Lam.) cultivar J3 during ripening[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06, 40: 279-286.
[15]張秀梅, 杜麗清, 謝江輝.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菠蘿果實中的糖分[J].食品科學, 2007, 28(11): 450-452.
[16]趙仁邦, 劉孟軍.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棗果實中的糖分[J].食品科學, 2004, 25(8): 138-141.
[17]高娃, 張欣, 孔祥輝.高壓液相色譜法分析常見單糖、雙糖[J].生物技術, 2000, 8(2): 44-46.
[18]甘賓賓, 蔣世瓊.食品中糖類的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J].分析儀器,2000(3): 38-41.
[19]吳莉, 周紅.應用氨基柱測定奶粉中的糖份[J].武漢化工學院院報,2002, 24(2): 4-5.
[20]黃紅霞.應用高效液相色譜快速測定奶粉中的乳糖、蔗糖、葡萄糖[J].福建輕紡, 1999(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