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勝 隋賢欽 胡宇翔
(菏澤市圖書館,山東菏澤274000)
文化新地標惠民新工程
——菏澤市圖書館新館掠影
張偉勝 隋賢欽 胡宇翔
(菏澤市圖書館,山東菏澤27400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一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引領,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讓人民群眾普享文化幸福,則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義之一。菏澤市圖書館作為菏澤市委、市政府打造的重點民生工程,從2014年1月1日開館試運行以來,以全新的服務形象,先進的服務理念,一流的服務設施為讀者和市民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嶄新的閱讀體驗和更多的服務便利。省、市有關領導,多次來館視察和指導,每天前來參觀考察和讀書學習的市民群眾絡繹不絕,成為菏澤市區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截止目前,市圖書館已辦理讀者證1萬8千余張,接待全國各地參觀考察和學習交流的代表團50余個,讀者達25萬余人次,為曹州人民奉上了一份滿意答卷,并成為了市民群眾的精神文化家園。
菏澤,是一座有著深厚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但由于歷史原因,長期缺少市級公共圖書館,菏澤市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已遠遠跟不上城市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十藝節”的承辦,在全省引發了新一輪文化建設高潮,為菏澤市公共圖書館事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機遇面前,菏澤市文廣新局及時跟進,乘勢而上,積極尋求領導和政府支持,同時就市圖書館建設相關問題進行了科學、系統的研究、考察和論證,提前為場館建設做準備。
菏澤市圖書館于2011年2月19日奠基,2013年12月交付使用,建筑面積2948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2292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6561平方米,圖書館館舍與勝利廣場占地共63畝,總投資近3億元。菏澤市圖書館設計總藏量約135萬冊(件),具備4000-5000人次的日接待能力。
菏澤市圖書館由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中國建筑設計大師唐玉恩教授主持設計,并特邀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中國圖書館學會建筑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高冀生,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建筑師、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專家組專家、教授級高級建筑師吳英凡,以及山東省建筑設計院、山東建筑大學建筑研究所、山東省圖書館、北京北林地景園林設計院的專家參與了設計方案評審工作。
菏澤市圖書館設計包括圖書館和勝利廣場景觀設計兩大塊。圖書館場館建筑外形呈豎向疊加的建筑形態,將建筑營造成一本立體的書,表達知識沉積的內涵,以“書墨·文韻”的建筑,巧妙地體現了“書畫之鄉”的文化背景。圖書館南部的勝利廣場通過對原有綠化樹木的保留,將場地自然分割成“南公園、北建筑”的格局,形成“館在園中”的獨特景觀,為市民營造一個集展覽、借閱、交流、存貯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文化休閑空間。綠化系統設計將以保留記憶和林蔭古道再塑造為著手點,保留古樹名木,配以地方色葉樹種,將保留的林蔭、古道以院落的形式與主體建筑融為一體,形成“館在林中,林在館中”的意境。
菏澤市圖書館位于菏澤市文化中心片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臨華英路,南臨丹陽路,西鄰趙王河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是菏澤的重要文化地標性建筑。
創建居民身邊的圖書館,為所有公民提供平等、免費、無區分服務,是現代圖書館的核心理念。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均等共享的文化權益,讓每一位市民都能充分享受到新館帶來的服務便利,菏澤市圖書館在充分吸收兄弟館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在新館內部裝修、空間布局、功能區劃、設施配備和服務項目提供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力求實現“現代圖書館,市民大學堂”的功能定位,為民眾提供一個整潔、美觀、安靜、優雅的讀書環境。
2.1 生態圖書館,智慧圖書館
新館內部裝修設計以節能環保、經濟適用為原則,適當融入閱讀和地方文化元素,力爭將新館打造成生態型、智慧型圖書館。其內部裝修設計在遵循國家有關設計規范和標準的前提下,盡量采用環保、節能、防滑、耐磨的新材料和新工藝,室內裝修使用淺淡的暖色調,并注意做好采光、通風、保溫、防火、防塵、防噪等防護性措施,以增加讀者的舒適感和安全感;進出口通道、洗手間等全部采用無障礙設計,為殘疾人讀者進出和利用圖書館提供人性化服務;墻面飾之文化藝術裝飾,將閱讀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整合在一起,營造出高雅、精致、明快、智慧的文化氛圍。
2.2 開放式管理,人性化服務
新館建筑主要由中部3層通高空間及其南北兩側的閱覽服務空間組成,兩部全景式觀光電梯和近300座席報告廳是其一大亮點,中庭屋頂天窗給整個空間帶來充足的自然采光。為便于開放式管理,人性化服務,為讀者創造全新的閱讀體驗,新館在空間布局和功能區劃上采用大空間、大布局、大流通的布局體制和布局模式,人性化設置,充分體現了人性化式服務和管理理念。讀者可以迅速便捷地獲取紙質文獻、電子文獻、聲像文獻,享受藏(館藏)、閱(閱覽)、借(外借)、參(參考咨詢)的人性化貼心服務,也可通過一層大廳自由出入報告廳、展廳等公共活動場所,輕松享受圖書館提供的講座、展覽、報告會及各種文化娛樂休閑服務。
2.3 依托新技術,全方位服務
菏澤市圖書館按功能具體分為藏書區、開架借閱區、其他特殊人群閱覽區、咨詢服務區、公共活動與輔助服務區、業務區、行政區、技術設備區、后勤保障區等。地上地下均設有停車場,地下車庫有近百個機動車停車位,地上60余個機動車停車位,300余個非機動車停車位。場館設施配備和服務項目設置中,引進多項高端服務設施,將人性化服務推送到新館每一個角落,為讀者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分布在各樓層的書目檢索機、室內自助借還書機、電子讀報機、自助辦證機和24小時室外自助還書機等均能實現“一站式”免費服務。這種形似“超市”的服務模式讓讀者擁有最大的自由度,只要一卡在手,便可坐擁書城,盡享書香。圖書館主要設施配備和服務功能如下:
一層主要由主入口門廳、總咨詢臺、讀者服務中心、讀者休閑中心、展覽廳、報告廳、書吧、視障人閱覽室、少兒閱覽室、少兒外借室、親子閱讀室、圖書漂流中心、檢索中心、政府信息公開查詢中心等構成。其中主入口門廳400平方米,是圖書館讀者服務中心和集散休閑中心,大廳由采用屋頂天窗自然采光,既低碳環保,又節能高效;少兒借閱室藏書6余萬冊,配置有自助借還書機3臺;檢索中心配置有電子讀報機4臺、自助查詢機4臺、自助辦證機2臺;視障人閱覽室配置有盲人電腦3臺、助視器4臺、盲文點顯器2臺、視障閱讀器2臺、陽光讀書郎20臺、盲文刻印機1臺、盲人語音電子地圖1臺、盲人圖書1100余冊;政府信息查詢中心配置微機4臺;一樓大廳外設有24小時自助還書機,使廣大讀者隨時都可以享受圖書館提供的流通服務。
二層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閱覽室、學術交流中心、老年人閱覽室、報紙、期刊閱覽室、過報過刊閱覽室。自然科學閱覽室、社會科學閱覽室藏書量約15萬冊,內設自助檢索機2臺、電子盤點車2臺、閱覽座席300余個;報紙閱覽室、期刊閱覽室、過報過刊閱覽室、老年人閱覽室、配置報紙300余種,期刊1100余種,閱覽座席200余個。
三層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外借室,公共電子閱覽室、聲像閱覽室、市民學習中心、視聽室;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外借室藏書量約30萬冊,內設自助檢索機3臺,自助借還書機4臺、電子盤點車2臺、閱覽座席200個。公共電子閱覽室設置計算機近120臺,聲像閱覽室設座席30余個,配置計算機、DVD播放機等設備30余臺;視聽室配有沙發軟座、電視、投影設備,可以方便讀者舉辦文化沙龍活動。二、三層挑空周邊設置閱覽座席約500個,以備人多時使用。
四層為專家閱覽室、書畫閱展中心、古籍閱覽室、地方文獻閱覽室、讀者自習室。書畫閱展中心設置有專門展柜、展臺,長期舉辦書畫作品展覽。讀者自習室設置座席200余個;古籍閱覽室擁有全套續修四庫全書、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等大型珍貴古籍典藏。
地下一層設置有書庫、停車場、后勤物業設備管理中心等,夾層為圖書館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3.1 數字化生存,全媒體服務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發展的大潮,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迅速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給人類帶來嶄新的生存體驗——數字化生存。市圖書館順應這一變化,將數字圖書館作為新館建設的重中之重,大力加強新館的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建設。
為推進數字圖書館建設,市圖書館引進100多T大容量磁盤存儲設備、千兆核心交換機等設施,建立了千兆光纖的網絡系統和服務器集群系統(菏澤市圖書館網絡信息中心),并以此為依托建立了RFID自助借還系統、電子閱覽室系統、無線上網系統、信息資源展示使用系統、文化共享工程服務平臺、數字圖書館、掌上圖書館(OPAC)、OA自動化辦公系統等多種服務新平臺,圖書館實現了全面自助服務;實現了無線網絡全覆蓋;對紙質文獻、電子資源和網絡資源進行深度加工和多維整合,構建了體系化、特色化的知識資源庫群,提高了數字資源的可獲取度;面向全市開放的“書香菏澤全民閱讀數字平臺”,使讀者在菏澤的任何地區,上網免費閱讀10萬冊有聲圖書和近2萬個小時的音視頻資料;菏澤市數字圖書館擁有近50萬冊的電子圖書供讀者在館內外上網免費閱讀;掌上手機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書目查詢、網上續借、借閱查詢等服務;借助移動通訊、廣播電視、互聯網及VPN等現代網絡技術,建立了覆蓋全市的數字圖書館服務網絡,促進了全市數字圖書館系統資源與服務的共建與共享。依托新平臺,圖書館還將以海量信息資源為根本,綜合運用各種現代技術,積極拓展網上閱讀、信息發布、網上續借、資源點播、信息定制和推送等多種形式的網上信息服務;推進圖書館智能化,實現高效精確的典藏管理與服務,為手機用戶開辟查找館藏資料的新捷徑;加強門戶網站建設,建立綠色網絡,實現網站與自動化管理系統的無縫鏈接;綜合運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音像、網絡、電信等各類傳播工具,用文字、聲音、影像、動畫、網頁等形式,為市民提供全媒體服務。
3.2 惠民新中心,服務一卡通
新館建成運行后,已成為全市的文獻信息中心和文化惠民服務中心。為充分發揮其核心和樞紐作用,市圖書館將按照結構合理、發展平衡、網絡健全、運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則和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繼續加強圖書流動站、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曹州大講堂建設,全面提升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在加強業務管理自動化、網絡化和共享工程平臺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優化整合全市的文獻信息資源,建立區域性文獻資源保障體系,并以此將市館與縣區館粘合成一個相互融通的,資源高度共享的緊密型圖書館共同體,讓市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的服務便利。
菏澤市圖書館落成開放,實現了一次華麗的新生和發展,成為開放型、多功能的現代化圖書館。市圖書館將以此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努力將新館打造成全市的文獻信息保障中心、全民閱讀推廣中心、數字圖書館服務中心和文化惠民服務中心,并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服務、一流的管理,為市民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免費服務;在全面提升自身服務功能的同時,盡快籌建圖書館理事會和市圖書館學會,吸納社會各界人士參與管理,以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推動圖書館服務與群眾文化需求的有效對接;積極為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各類特殊群體在內的所有人提供書刊借閱、講座展覽、文化培訓、藝術欣賞等多元化服務,使其真正成為菏澤的“文化新地標,惠民新工程”,讓文化惠民成果覆蓋所有人,并進而為建設書香菏澤,促進菏澤市文化繁榮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偉勝,男,菏澤市圖書館書記兼副館長,副研究館員;隋賢欽,男,菏澤市圖書館,副研究館員;胡宇翔,男,菏澤市圖書館,助理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