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加慶
【內容摘要】一節完整的英語課,重復這一環節必不可少。從一節課開始到結束,課后鞏固及課堂筆記,重復始終融入其中。但對于學生來說,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在重復相同知識的同時,對其整理,形成一定的體系,并把它用于實際運用的語言環境中。
【關鍵詞】重復 記憶 整合 更新
“重復”一詞最佳的理解就是任何的行為和思維,只要你不斷的重復就會得到不斷的加強。在你的潛意識當中,只要你能夠不斷地重復一些人、事、物,它們都會在潛意識里變成事實。意思就是說,只要你一再重復做一件事,這件事就會成為你新的習慣。因此,這個概念給人的感覺僅僅是對已知信息一種乏味的反復。其實不然,在英語教學這一方面,重復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它是建構學生英語學習認知體系中必不可少的鉚釘,也必將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流程。
一、“重復”在課堂復習——鉚牢基礎
一節成功的英語課,在進入新授課之前復習這一步驟是非常有必要的。按照教學規律,新授課之前,教師應常規性地對上一節課所授的內容進行復習。目的有兩個:一是通過重復的方式對學生學過的內容進行檢查;二是在重復已學知識的基礎上向新授課過渡。在這一環節中,重復的重要性得到了極大的體現。不論是對已學詞匯的默寫,對上一節課所學知識點的回顧,還是檢查課文的背誦,進行句子的翻譯練習,重復在其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重復其實也是記憶的一種有效途徑。人的記憶周期是有一定規律的。如果不能在記憶的有效周期內對已學知識進行重復鞏固,那么,在很短時間之后,所獲得的知識或信息將不復存在。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研究發現,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丟掉幾個,隔幾天又丟幾個,而是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后來就逐漸減慢了,到了相當長的時間后,幾乎就不再遺忘了,這就是遺忘的發展規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則。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并根據他的實驗結果繪成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而英語學習過程中包括詞匯、短語、句子,甚至文章的學習部分是通過記憶來完成的。從“記”到“憶”是有個過程的,這其中包括了識記、再認和回憶。很多人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只注重了學習當時的記憶效果,但實際上要想做好學習的記憶工作,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單純的注重當時的記憶效果,而忽視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認同樣達不到良好效果。學習要勤于復習,而且記憶的理解效果越好,遺忘的也越慢。
二、“重復”在新知學習——層層出新
整個新授課流程中,重復手段這一運用也得到了極大的體現。例如,在講授一個單詞用法的時候,教師通常會把學生已熟知的知識當作是一個突破點,隨之逐漸深入,最終讓學生全面了解這一單詞的相關用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達到舉一反三,層層出新的最佳效果。學生可以反復接觸已學的知識,重復記憶又在這一環節發揮其功效。在此基礎上,已習得的詞匯與新學的詞匯相互聯系,學生能迅速并清楚地掌握它們的關系和區別。這樣,學生對這一系列的詞匯會有一個整體的概念,形成一種詞匯體系。這就是通過重復記憶,并加以鞏固,更新,區別的一個教與學的過程。
此外,重復還可以用于課堂上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提問其中一個學生,在學生給出正確答案后,教師可以出其不意地讓另外一個學生重復。這種做法的好處是讓全班同學都參與到課堂中,并一直以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融入到整個課堂。反之,在有的課堂上,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其余的學生就抱著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這樣的提問方式,無疑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現代社會的文化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這樣的生活環境只,有著各種各樣的誘惑。因此,讓孩子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學習上是很難的一件事,這尤其體現在課堂上。那么,教師在設法使自己的課生動有趣,并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同時,課堂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學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是一種必要的手段。
英語教學過程中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那就是對已學課文的復述,這又是對重復這一過程的優化。課文復述可以以不同的形式進行。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課文大意的理解能力,英語思維能力和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
三、“重復”在課堂筆記——固化新知
課堂筆記毫無疑問也是英語學習過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同時也是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體現。俗話說得好:“好幾記性不如爛筆頭”。一節課僅有45分鐘,學生不可能把老師講授的所有內容完整的記憶下來。即使有少量同學語言基礎比較扎實,記憶力好,學習能力也很強,但是他們的記憶只是短暫的。根據遺忘的規律,一段時間之后,如果不能對所學知識及時鞏固,已學得的就會被逐漸遺忘。因此,記錄課堂筆記就顯得尤為重要。
課堂筆記要包括以下內容:
1.老師授課時所講的重點、難點。
2.老師板書的提綱、大意及要點。要記下老師所講授的所有內容是不符實際的,所以只要大概記錄,保證其準確就可以了,但一定要在課后加以整理。
3.記疑點。這些疑點可能是老師忽略而你又沒弄懂的要點或難點,也可能是你沒聽清楚的,應下課主動向老師提出。
由上可見,學生在記課堂筆記的時候,第一步就是對教師講授的內容進行重復記憶。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的內容,或者是口頭講授的內容,學生多是重復性的記下相同的東西。在短時間內能迅速有所反映,清楚應該記下什么內容,什么又沒有記錄必要的學生畢竟占少數。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利用課后花上一些時間對課堂上所記的內容進行梳理,整合。這一過程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擅長做筆記的學生在重復的同時,會在筆記上突出重點。
例如在講授非謂語結構的時候,其中動詞不定式的用法是學生掌握的難點。這一語法的學習要求學生記憶一些有規律可尋的語法規則,如動詞不定式在句子中所充當的成分,動詞不定式的時態語態,動詞不定式的省略現象及一些句型結構。動詞不定式在句子中充當主語、賓語、賓語補足語、表語、定語和狀語,這屬于一定的語法規則,對于這一類知識,學生應該進行完整的,重復的記憶。而動詞不定式還有一些特殊點,是試卷中頻率較高的考點,這需要學生課后整理,歸納。對于這類知識的記錄,學生應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可以用紅筆在筆記本上標出,或用不同的標記標注。
此外,每節課的課堂筆記,課后還有一個不能省略的步驟,一課一個Tip。Tip中的內容是要經過總結整合的,主要是關于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特殊點和一些主要考點。學生在集中復習的時候,只要翻開筆記,就能迅速地抓住重點。這樣既能節省時間,又能高效。所以,在記錄課堂筆記這一環節,學生要做的就是在重復的基礎上對所記內容進行處理,突出重點。
四、“重復”在教后應用——升華認知
重復還體現在教后鞏固這一環節。很多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采用隨堂練的鞏固方法。而隨堂練的習題結構多以本節課所授內容為主,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化。那就意味著學生在重復,死記硬背的同時,還能根據不同的題型和語境,把所學的語言知識靈活地運用,使所學新知得到升華,還能有效促進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由此可見,重復這一策略在英語教學的整個環節中具有實用性,可行性,高效性。在今后的教學中,這一策略還可以經過改進、升華,使之更有效地運用于英語教學中。
(作者單位:江蘇省灌云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