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龍
【內容摘要】對于農村初中作文教學,學生作文語言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組織語言以“說”代“寫”,即表達過于口語化。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書面語和口語語言的認識模糊,語言輸出和語言運用能力不高,對作文書面的特點認識不到位。因此,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是讓他們提高對書面語和口語語言的認識水平,糾正學生作文表達以“說”代“寫”的口語化現象,進而提高語言輸出和語言運用能力,切實提高作文水平。
【關鍵詞】初中作文 口語 書面語 表達
作文很大程度上是衡量學生語言輸出能力和運用能力的主要手段。它要求學生有明晰的思路、恰當的詞匯、合理的結構,清楚、連貫地表達意思。作文的語言風格有多種,但不管怎么分,無非是口語和書面語交叉,成份各占多少的問題。對于現在農村初中學生,因閱讀量和生活閱歷等原因,除了審題,選材,構思等一系列寫作技巧的生疏之外的問題,更多體現的是基本寫作語言的問題。學生寫作時,常犯的錯誤主要有:語病太多,詞不達意;連續性差,結構松散;表達零亂等。出現這些問題的主因就是對書面語和口語語言的認識模糊,作文表達以“說”代“寫”,表達太口語化。因此,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是讓他們提高對書面語和口語語言的認識水平,進而提高語言輸出和語言運用能力。
很多學生認為寫作就是日常的說話(這也是某些大家曾經強調過的),所以拿起得筆寫文章從不注意措詞,把漢字當表音工具,怎么想就怎么寫,表述口語化、運詞方言化,造成作文不堪一讀,錯別字太多,明明一個成語或精要的詞語就能表述的問題,往往要通過幾句話才能說清楚。其實,口語是聽覺符號,主要負責日常交際;書面語是視覺符號,主要表達心中的意象。從文字起源的角度看,口語和書面語雖有聯系,但卻是兩種功能和性質不同的符號系統,是有很大區別的。一般來講,每個孩子生下來就具備學習所有語言文字的潛能,但往往生活和教育等后天因素造成學生口語超前、書面語滯后的狀況。因此,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在兒童已有口語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學習語文,促進兒童口語和書面語同步協調發展。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習書面語為主,同時提高口語交際的品位。那么,讓學生學習用書面語進行交流和自我交流,糾正學生作文表達口語化現象就應是作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因此,在指導學生作文時應明確以下幾點:
一、會說并不一定會寫
說得好是寫得好的前提與基礎,但并不是說得好就能寫得好。所謂“我手寫我口,我口說我心”、“怎么說就怎么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學生從說到寫還應具備一定的因素,會說不等于會寫。初中階段的學生還有許多語言上的障礙,首先是語言基本功,如詞匯是否豐富,語言習慣是否口語化,其次是寫作思路是否新潮,方法是否靈巧,這些都關系到從說到寫的轉化能否順利進行。
1.說是口頭表達。說是外部的語言表現,是一種評價外在素質(口才)的體現。會說具備了掌握第一信息的傳遞,因為觀察某些事物,對這些事物有了初步認識,所以從言談中想傾吐自己的所知、所想,通過嘴巴告訴同伴或不在現場的人。
2.說,展示了事物的主要狀況。會說,作為學生的第一感官作文,它是通過“眼見”、“耳聽”、“心思”等形式知道某件事的主要情況,并能運用口頭語言直接陳述這件事的要點、經過,讓他人對該事物也有初步的認識與評價。
3.說側重于說事物的真相。事物的真相與原態為目擊者知悉,他們是最有發言權的,不是道聽途說,屬于一種實踐的自然狀態,這種現象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敘述的事情平白,甚至蒼白無力、平板,沒有吸引力,缺乏精彩的片段。
二、作文是書面表達,要求符合作文規范。
知曉事物的真態,其好處是表達了真情實感,避免了“滿紙荒唐言”的假話、套話、空話。會說,促成了文風的好轉,說得多了,對真實的樸素的習作帶來可貴的材料。但作文是書面表達,要求符合作文規范。
書面表達是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不再停留于口語表達。它要求規范,符合讀者閱讀,不僅僅是聽得懂,而且必須看得清楚,為大眾共同約定的表達形式。
1.表達的有序性與連接性。書面表達比口頭表達更有廣泛的有序性,只要他人聽得懂,怎么說都可以,但就是不能隨便寫,東拉一句,西描一句,前言不搭后語,應講究語言的邏輯性,有順序有條理地描寫,表達的內容前后有必然的聯系,能承上啟下,有一定的過渡與銜接。
2.修飾與雕琢。語言的原型必然平白,缺乏幽默與美感,因此,習作時,應該對口頭語言進行必要的修飾,加工雕琢,使其產生裝修與化妝的效果,經過雕塑的的口頭語言,轉化為合乎規范的書面語言,成為作文生動化的手段。
三、作文教學應注重語言運用的指導
在教學生作文過程中,不可能以說代寫,更不可能以寫代說,這樣勢必走向兩個極端,以說代寫忽略了作文課的教學目標。如果單純地練寫,學生則會對作文課厭倦,覺得作文課沒有樂趣,寫作文辛苦,缺乏同學之間的溝通,喪失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因此,以說代寫或以寫代說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語言力求個性化、精練、生動準確是初中作文的最基本要求。初中作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與傾聽身邊人物的說話特征,寫出不同人物、不同環境所表達的不同語言特色。
習作時,引導學生評析流水賬作文的弊端,如果把所說的全部記下來,則會變成一本流水賬簿,因此,應確立寫作重點與豐滿策略,怎么寫才能抓住重點,突出重點,圍繞重點展開話題,并運用語言藝術淋漓盡致地表達,刪除旁枝雜葉,涌現珍品。著力追求語言美、想象美、篇章美、細節美。語言美即美化語言使讀者朗朗上口,聲情并茂。想象美即允許增加符合實際的構想,初中學生的見識畢竟有限,許多新奇觀點可以通過想象達成,把說的內容用要點記下來,然后補充上聯想或想象的部分,使描述對象更豐富形象,有助于說得詳細,寫得豐盈。篇章美即讓學生的表達在圍繞一個主題闡述自己的見聞時,要求組成一幅風景畫,講究布局(布景)、剪接、著色、呼應、空白……然后形成完整的文章。細節美即讓學生刻畫描摹重點情節和主要細節,那么文章自然有血有肉,揀沙排金,呈現出局部的秀美之處。細節美給人一種永恒的記憶,每一個細節都出自于匠心獨運的刻畫,每一個細節都讓人留連忘返、愛不釋手。
總之,作文教學的過程其實質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書面語言反映客觀事物的活動,形成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要學會寫作,除了必備扎實的語言知識外,還必須掌握作文的寫作方法與寫作技巧。因此,如何根據學生認識客觀事物的特點和語言發展的特點,進一步探索作文教學的基本規律,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關鍵。使他們都能正確應用語言寫出富有真情實感、能表情達意、帶有創新的好作文來,這是我們最終的目的,也是我們應努力的方向。
(作者單位:甘肅省渭源縣龍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