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賈龍



關于生死,國人的傳統是避而諱談。對普通人來說,殯葬行業也顯得有些神秘。近日,號稱“內地殯葬第一股”的福壽園(01448.HK)在港招股引發投資者熱烈關注,這也為普通人了解中國殯葬業提供一個窗口。
福壽園2013年12月9-12日在香港公開招股,計劃發售5億股,每股作價2.88-3.33港元,擬募集資金14.4-16.65億港元。龐大的市場需求和殯葬業的高利潤使福壽園受到資本市場追捧。其公開發售部分超額認購678倍,凍結資金1140億港元,吸引超過7.7萬散戶參與認購,成為港股2013年以來認購人數最多的新股。
雖然上市僅3天福壽園就面臨了改制過程中涉嫌將國有資產賤賣給管理層的質疑,股價一度出現三連陰,但這也改變不了整個殯葬業在多方條件支持下處于上升周期的事實。而受益老齡化和城鎮化,再加上自身超低價拿地的優勢,福壽園近年來的毛利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遠高于房地產行業的30%。
拿地價格超低成就暴利
福壽園1994年開始在上海經營墓園,是首批進入中國殯葬服務業的私營企業之一,其收益主要來自墓地銷售。其招股書顯示,2013年上半年,福壽園收入近九成來自墓地服務,同期毛利為2.464億元,毛利率高達80.4%。
和房地產業務類似,拿地是殯葬企業的關鍵環節,拿地價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企業的利潤。以上海福壽園為例,墓地的收購成本只有每平方米190元,而每個墓地的平均售價接近14萬元。在動輒超過10萬的售價面前,百元的拿地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殯葬企業的暴利程度也可見一斑。
和商品房70年產權相似,墓地銷售并不涉及所有權,而是一種使用權,產權最低的只有20年,最高70年。福壽園公司的招股書更是直接指出,“客戶于銷售合約結束時可繳付續期費為其墓地試用期續期,若客戶未能續訂合約及取回骨灰,公司有權全權酌情處理骨灰”。
另一方面,墓地也有公攤面積。墓地銷售合約內規定的可銷售面積不僅包括所售墓地的專用面積,也包括一部分市政面積,中國殯葬協會表示這是行業慣例。例如一款墓地面積為3.64平方米,實際建墳面積為0.99平方米。
與分期付款的房地產相比,殯葬業的好處還在于稅收較少,并且墓穴皆是一次性付款,沒有后期結算風險。因此殯葬公司的資金大都較為充裕,目前福壽園的負債率只有11.3%,遠遠低于房企動輒超過70%的負債率。
比買房還折騰
由于資源稀缺,近年來,一些城市的墓地價格漲幅甚至超過了高漲的房價。哈爾濱同樣的墓地2007年價格為8000元,2013年已漲到了將近3萬元,6年時間翻了兩番。青島市內的墓地價格低于3萬元的已經不多,稍微好一些的要價都達到五六萬元,比海景房單價還要貴。在濟南市區一些陵園,一塊占地1平方米左右的墓地要價三四萬元。
買墓地比買房還折騰已經成為了眼睜睜的現實。部分公墓無現墓,有的甚至連“期墓”都賣光了。在龐大的市場需求下,市場上還出現了小產權墓、經濟適用墓等。
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墓地不僅價格昂貴還出現了緊缺狀況。北京一個0.6平方米的墓穴售價最低近萬元,條件稍好則動輒十余萬、數十萬元,豪華大墓更是在百萬元以上。有人感嘆“生前當房奴,死后變墳奴”。
受益老齡化和城鎮化
中國老齡人口正在快速增長,這為殯葬行業帶來了持續穩定的需求增量。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死亡人數為970萬人,全球最高,而火化率穩定在約50%的水平。
中國人關于殯葬有許多傳統習俗,半個世紀以來,內地民眾開始接受火化,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火化率接近百分之百,大中城市的火化率在八至九成以上。目前,中國五大殯葬服務提供商全部位于一線城市,其中四家在上海,一家在廣州。
福壽園60%的業務就來自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且程度最高的上海。截至2012年底,當地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增至367萬,占全市總人口的25.7%,老齡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按照常住人口計算,上海的城市化率已達89%以上。
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開始大幅降低,人口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未來像上海一樣人口老齡化的城市將越來越多。中國是目前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2億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老齡化市場(附圖)。未來,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加劇,每年死亡人口也將快速增加,中國殯葬業蘊含巨大商機已引起越來越多的淘金者關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