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總經理 高志纓
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總經理 高志纓
2008年12月,國務院頒布《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研究對養老保險投保人給予延遲納稅等稅收優惠”的議題。2009年4月,《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國發〔2009〕19號)中更明確表示,“鼓勵個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由財政部、稅務總局、保監會會同上海市研究具體方案,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產品試點”。19號文的出臺為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奠定了政策基礎。
2014年8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十條”)發布。政策一出臺,立刻在保險業內引起熱議。“新國十條”提及多項保險業務的發展,從10個方面、31項內容描繪了保險行業轉型升級的新藍圖。其中最為業內關注的話題之一是“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按照中國保監會的部署,試點工作將于2015年開展。
關于個人稅收遞延養老保險試點的討論已持續了近6年,曾一度停滯擱置,最終隨著“新國十條”的頒布獲得試點確認。
通常,投保人在投保商業保險時,是以計算個人所得稅后的收入繳納保險費。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是指投保人在稅前列支保費,在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保險產品。稅延型養老保險有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延遲納稅相當于占用了相應稅費直至領取時間,獲得了稅費的時間價值;另一方面,在人的生命周期中,退休后收入下降明顯,由于投保人在退休前后收入水平不同,可能使用較低的邊際稅率,因此可以減少稅費的繳納。
人口老齡化,是指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超過10%或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總人口的7%。民政部《2013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4.9%。我國已經邁入老齡社會且人口老齡化呈現出加速趨勢。據預測,2030年,我國將迎來人口老齡化高峰,老年人口將達到3.51億。
作為東部發達地區城市,上海已提前進入了人口深度老齡化階段。《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監測統計調查制度》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上海全市戶籍人口1432.34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387.62萬人,占總人口的27.1%,比上年增長5.5%。據預測,2010~2025年的15年將是上海老齡人口的快速增長期,年增速將上升至5.7%,預計到“十二五”末,上海60歲及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比重將超過30%。
(一)有利于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
1.促進“三支柱”體系發展均衡
面對老齡化問題的逐步加深,養老體系也更顯力不從心。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對作為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依賴度過高。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雖然覆蓋面廣,但保障水平比較低。由于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養老金賬戶“空賬”、養老金賬戶缺口等問題逐年擴大。第二支柱是補充養老保險,包括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尚未建立)。目前實施企業年金的多為優勢行業及大企業,壟斷行業較多,參與率低,覆蓋面較小。第三支柱是商業養老保險。由于對基本養老保險的過度依賴,民眾普遍對商業養老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第三支柱發展緩慢。
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依靠稅收遞延的激勵,鼓勵企業和個人依據自身水平選擇相應的養老保障方案,促進企業年金及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
2.促進養老保障制度的結構性調整
在稅延政策的討論中,經常涉及政策的公平性問題。如果我們換個角度考慮這個問題,將有利于正確認識養老保障調整的結構性意義。
事實上,個人稅收遞延政策限額的制定在本質上類似于提高個稅起征點。由于不是提供補貼性的政策,只是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的納稅壓力,因此不應被視為對低收入者的歧視。而更高收入者由于限額的限制,其可以獲得納稅減輕的額度也非常有限。通過稅延的激勵,中等收入、高收入人群提高自身的養老保障水平,可以減輕基本養老對于這部分人群的二次分配壓力,轉而將更多的資源用于低收入人群的基本養老保障支付。
(二)有利于壯大中產階層
從國外的稅收遞延政策來看,稅收遞延政策制定了限額和比例上限,其主要目標是中產階層。稅收遞延限額的政策效果類似于提高個稅起征點,對低收入階層并沒有影響,而稅收遞延比例上限又限制了高收入階層避稅的動機。
上海目前的試點方案采用的是限額方式。假設一名月收入1萬元的上海工薪階層,扣除三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1800元后,以當前個人所得稅起征點3500元計算,應納稅額為4700元。適用20%的邊際稅率,減去速算扣除數555元,需要繳稅385元。而以上海版個人稅收遞延方案,稅延總額度為1000元,其中300元用于企業年金,700元用于商業養老保險。假設三險一金扣除數不變,那么月收入1萬元的應納稅額將降至3700元,適用10%的稅率,再減去速算扣除數105元,應繳稅265元。如果完全使用了個人稅收遞延政策,每月可以少交稅120元,一年則可以節稅1440元。
由于適用的納稅檔次不同,收入越高的人群,有可能節省更多的稅費。所繳的1000元養老保險金將進入個人賬戶進行管理,等到退休時,根據當時的收入情況和個人稅收起征點及稅率情況再確定需要繳納多少所得稅。一般來講,退休后的收入通常不會高于工作時的收入,因此退休后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也較低,再扣除通脹因素,稅收負擔進一步減輕。
(三)有利于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
“新國十條”提出,促進保險市場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的協調發展。進一步發揮保險公司的機構投資者作用,為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稅收遞延政策的實施有利于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的壯大,為資本市場注入更多的長期穩定資金。同時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為企業年金以及商業養老保險獲得更有競爭力的長期投資收益提供了平臺,形成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與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相互促進和依托的良性互動。

表1 “三支柱”養老體系概況

表2 稅延保險對個稅的影響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