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2013年年初,H7N9禽流感成為了熱詞,但當時很多人對H7N9并不太了解,這種流感病毒怎么來的?有什么癥狀?和普通流感有啥差別?為什么有H1N1、H5N1、H7N7等不同病毒名稱?當年的4月5日,“央視新聞”官方微博貼出了關于禽流感病毒的種類和危害的“圖解新聞”。通過這一圖解,人們對H7N9病毒的毒性和傳播速度等馬上就有了清晰的認識和了解。
這就是圖解新聞的魅力。
一、圖解新聞的概念及特征
圖解新聞是一種區別于圖片新聞、圖表新聞、視覺新聞的新聞報道手段;它把新聞整體用多種圖解的方式表達出來,并以此來揭示新聞事件的內在關系。圖解新聞的概念雖然至今仍未有一個權威而又清晰的說法,但從實際操作中來看,圖解新聞的特征卻顯而易見。
1.敘事能力超強。相比于上千字乃至幾千字的大塊頭新聞報道來說,圖解新聞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它把全部文字幻化成一系列圖形后,只用些許的文字解讀一下即可。圖解新聞強大的敘事能力能夠讓枯燥的數字生動起來,能夠使已經逝去的場景再現,能夠脫掉難懂的專業問題的神秘外衣。在此過程中,一切冗長而又無用的信息將被過濾掉,留給讀者的是生動的形象。
例如: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亮相時,國內多數媒體都在自覺和不自覺中使用了圖解新聞這一報道手段,“遼寧艦”的火力、排水量、電子設備等關鍵信息一目了然。
2.表達方式多樣。之所以說圖解新聞有別于圖表新聞,是因為相比于后者,圖解新聞制作起來其實是非常繁瑣和復雜的;幾個柱狀圖、餅狀圖或制作兩個圖表絕對稱不上圖解新聞,充其量只能算作簡單的圖表新聞。
圖解新聞是要把整篇新聞稿件圖解化,配文幾百字足矣,最多也不會過千。正因為以圖為主,以文為輔,決定了其表達方式是多樣的。一篇新聞稿件,無論其長短,既可以用多幅漫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如餐桌浪費現象),也可以實景連發配文,閱讀起來就像連環畫一樣(如隕石擊中俄羅斯事件),亦可對新聞主體進行拆解分析(如“遼寧艦”亮相)。
3.易于讀者閱讀。由于圖解新聞具有超強的敘事能力、表達方式多樣等兩個特性,因此,在版面上這種新聞報道手段就顯得格外生動,新聞由靜變動,當然易于讀者閱讀。
首先,圖解新聞的構圖多樣,冗長的文字變成活躍的圖形,肯定會給讀者以閱讀的享受;其次,圖解新聞的顏色搭配比較豐富,有底色,標題色、數字和圖標顏色也各異,能夠根據主題不同挑選,做到符合氣氛與讀者的閱讀感受;再次,由于圖解新聞文字較少,而主要信息又非常突出,在某種程度上,它適應了當下部分群體的快速閱讀習慣。
二、圖解新聞的應用范疇
圖解新聞往往緊跟時事熱點和社會熱點,有自己的獨特視角,有對于數據的解讀,有對于報告的分析,有對于新聞事件的前因后果及演變過程梳理,最新科技、財經新聞、民生新聞是其主要的選題方向。
1.最新科技。在這一新聞報道領域,圖解新聞應用范圍最為廣泛。一般來說,最新科技多以實物的形式呈現,這樣,在新聞報道時以圖解的方式進行表達就顯得比較容易;其次,一些科技成果普通百姓一下很難讀懂,但他們卻又渴望了解其中的奧秘,而圖解新聞的運用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
例如:在國內節能屋、美國空天飛機出現在報紙版面上時,很多平面媒體都用圖解新聞的形式進行了報道。
2.財經民生。財經民生新聞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官方公布的常常是一些枯燥的數字和難懂的專業術語,不具備相關知識的普通市民閱讀起來備感枯燥乏味;而若在財經民生新聞這一領域使用圖解新聞,通過圖和表的方式,抽象的數字和內容會在瞬間轉化成具體可感的形象。
例如:它可用來解讀定期公布的CPI數據、國內和地區房價走勢等等,一些概念性的內容變成鮮活的圖形后,將便于讀者閱讀。
3.社會新聞。圖解新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能夠簡化濃縮一個復雜物體的基本特征,提供比新聞照片更多的有效信息。因此,在一些重大且較復雜的社會新聞發生時,圖解新聞這一手段也往往被派上用場。
例如:周克華被擊斃后,新華社在刊發這一新聞時,曾用圖解新聞的方式詳細解讀了周克華被擊斃的經過,以回應社會上的質疑。
三、圖解新聞在報道中應用的范例
2010年,上海世博會拉開大幕,在半年多的時間里,2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在黃浦江兩岸搭建起奇特壯觀的平臺,探討人類城市生活,詮釋“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
從2010年2月起,《遼寧日報》著手籌劃兩個有關世博會的大型特刊,一個名為《水墨世博》,另一個名為《行走世博》。
這兩個特刊以何種方式呈現,使其既有別于通常的新聞策劃,又能別具一格、莊重大氣,是擺在策劃組面前的一個難題。32個版均是場館實景配文,不可行,那時,一些重點場館還未建完……最終,策劃組敲定,用圖解新聞的形式來制作《水墨世博》。
其設想:《水墨世博》特刊總體上由32塊版(正反面16塊通版,猶如16連章的郵票)組成,單拿出一塊版是一個或幾個場館的全景圖,配以100-200字的說明;而32塊版組合起來則為世博全景圖,黃浦江以45度角橫貫32個版面,場館則矗立在江的兩岸。
為強調這是世界的盛會,在場館的選擇上,既有各省的地方館,也有國家館;同時還側重了一些國際館,各個大洲的國家館均有選擇。
16塊大幅通版囊括的全面資訊以及用水墨語言“雕刻”而成的巨幅組合畫卷,為讀者呈現出一個與眾不同的世博,展現出上海世博會非凡的中國氣質。精心策劃達兩月之久的《水墨世博》于4月1日隆重推出,特刊因其獨特創意,在遼寧乃至國內產生了強烈反響:已有藏家將其珍藏;世博會官網也要在其網站刊載。
同時,該特刊走進世博會遼寧館并在那里展出,全國乃至世界游客將通過這種紙質的新聞畫面欣賞到魅力無窮的上海世博。(作者單位:遼寧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