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笑
2013年,正能量成為一個高頻詞,積蓄正能量、讓正能量大放異彩成為社會的共識。廣播主持人要勇做潮頭領航人,認識正能量,提升正能量,傳播正能量,為社會主義服務型政府的建設貢獻自己的才智與力量。作為黨的喉舌、深入一線工作的廣播主持人來說更應該正己化人,提升正能量。筆者認為廣播主持人若想提升自身正能量,就要長養浩然之氣。
通過多年工作實踐,筆者發現廣播主持人要做到“四養”:即養心、養德、養慧、養能,就會養出浩然之氣,形成正能量的氣場,通過電波傳遞給受眾,傳向社會。以下談談我粗淺的認識,借以拋磚引玉。
養心——主持人要養一顆仁愛之心
多做公益節目,多行公益之事。鞍山經濟廣播十周年臺慶策劃了一期大型公益活動《讓愛傳遞》。具有仁愛之心的主持人通過精心策劃制作出這期感人的節目。它以“扶貧助困、傳遞愛心”為主線,把新聞故事、文藝演出、現場拍賣融合到一起,突出“讓愛傳遞”主題的同時,鼓勵聽眾捐出愛心,傳遞出暖暖的正能量。鞍山經濟廣播還制作了很多傳遞正能量的公益廣告,如《大愛托起美麗鞍山》、《讓愛永遠傳遞》等,并獲省政府獎。
養德——主持人要修養自身品德
只有注重品德修養的主持人,才會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何以養德?從“儉”入手。德行的提高在于對自身的約束,而“儉”就是對于自身的一種約束,對于德的修養無疑是有好處的。我臺某主持人經常把抄完天氣預報的廢紙翻過來用它的背面做直播節目的記錄,常年堅持,堪為節約模范。另一位主持人每次吃飯時盛的很少,餐盤里沒有一粒剩飯,多年來一直是“光盤一族”,這些細微之處充分體現出“儉以養德”的品質。古訓說得好“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主持人若能以此古鏡今鑒,多思考、多沉淀,就會去掉浮躁;多節儉、少浪費,就會讓自己的德高。若再能以“淡泊名利,寧靜致遠”來修身養性,那么一些媚名、媚俗、媚錢的行為就會少之又少。
養慧——主持人要把自己培養成智慧型的
1.培養記者的采寫和應變能力。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著名主持人沃爾特·克朗凱特曾向中國新聞同行介紹說:“我們美國三大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全國廣播公司(NBS)、美國廣播公司(ABC),所有播出新聞的人員都是新聞記者。”沃爾特本人就是一名出色的記者。
2.培養編輯的辨析和組織能力。主持人應該像編輯那樣善于對稿件進行準確的判斷、估價和編選。從新聞線索的把握,從組織采訪到編寫制作節目,主持人都要唱主角。因此,主持人沒有較強的組織才能是難以勝任的。鞍山經濟廣播曾有一位編輯組織能力很強的主持人不僅節目做得十分精彩,而且還憑借自己的智慧榮獲“金話筒”獎。
3.主持人應培養自己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即使即席發揮,也能出口成章,應對自如。同時還要不斷“充電”,多讀書,多學習,多借鑒,才能應對節目展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成為智慧型的主持人,散發出個人魅力。
養能——主持人要培養高能級
不論是書籍、食物、衣服、人、動物、電影、音樂等等統統都有一個確定的能量級。那么廣播節目主持人如何培養自身的高能級呢?或許您也猜到了,就是放棄低能級的東西,和高能級的東西待在一起。當主持人自身能級提高時,我們在策劃、制做節目時就知道取什么舍什么說什么了。如鞍山經濟廣播《愛在897》欄目名字能量高達500。《開心茶館》欄目名字能量達到540,此欄目曾榮獲省政府十佳欄目金獎。
播音主持專業的同仁們都知道我們在發聲訓練時要用“丹田氣”型呼吸法,它為我國傳統戲曲演員所使用。京劇藝術家程硯秋總結的“氣沉丹田,頭頂虛空,全憑腰轉,兩肩輕松”,精辟地概括了丹田呼吸方法的基本內容。練好“丹田氣”,廣播主持人就能駕馭自己的聲音,讓聲音更具魅力。做到“四養”——養心、養德、養慧、養能,廣播主持人就會養出一身“浩然正氣”,讓人格散發魅力。
(作者單位:鞍山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