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尚卿
毛澤東是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之所以能夠領導工農(nóng)紅軍一次次打敗敵人,原因之一是我們的黨和紅軍善于團結(jié)群眾、發(fā)動群眾、依靠群眾,得到了人民群眾的真心支持和擁護。當年在井岡山,毛澤東時刻關心群眾疾苦、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的親民作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喚醒民眾、解放民眾的恢弘氣魄。毛澤東對勞動人民有著割舍不斷的深厚感情,并體現(xiàn)在一切為人民群眾利益上。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把“讓天下的勞苦大眾得解放”作為使命,并為之奮斗不息。中國共產(chǎn)黨在“喚起工農(nóng)千百萬,同心干”的過程中,同廣大人民群眾筑成了榮辱與共、魚水相依的血肉關系。
第二,深入群眾、關心群眾的博大情懷。毛澤東無時無刻把人民群眾的冷暖放在心頭。當年在井岡山,即使是在緊張備戰(zhàn)的情況下,毛澤東也堅持深入群眾、深入實踐進行大量細致的調(diào)查研究,關心群眾疾苦,真實了解群眾意愿,切實為群眾解決了大量的困難。
第三,依靠群眾、以民為師的深邃智慧。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十分重視凝結(jié)群眾力量,堅持群眾路線,集中群眾智慧,并將其作為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jù)。虛心向群眾學習,善于向群眾求教,許多物資上的困難迎刃而解。
當前,我們學習和重溫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的親民作風,對于廣大干部改進作風,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努力做到執(zhí)政為民。毛澤東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對我們今天的干部來說,就是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正確行使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第二,深入基層,關心群眾疾苦。只有在基層,干部才能與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才能摸到群眾的脈搏,貼近群眾的心窩,培養(yǎng)起與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廣大干部要轉(zhuǎn)變作風,深入基層,到群眾中去,交流感情,增進了解,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
第三,甘當群眾的小學生,虛心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毛澤東把人民群眾看作是中國革命和一切事業(yè)的力量之基、勝利之本。廣大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虛心向群眾學習,拜人民為師,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zhí)政本領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之中。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