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燕華
1976年福特競選總統失敗,卡特于1977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
1977年5月,卡特總統公開表示,要朝“同中國關系正常化的方向邁進”,下決心要在其任期內實現中美建交。他認為,1978年秋冬是中美建交的“機會窗口”,是阻力最小的時間段。那時國會大選后休會,反對派力量相對薄弱,很難立即組織起強有力的反擊。如等到1979年,國會開會,反對派集結力量從中作梗,而且又面臨1980年總統選舉年,如此重大的外交行動會成為總統競選的一個爭議問題。
卡特決心利用這個“機會窗口”,在1978年內完成中美關系正常化,1979年1月1日宣布建交。于是卡特派遣了他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訪華。1978年5月21日下午,鄧小平副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布熱津斯基,我擔任翻譯。會見前,他對中方的陪同人員說:“這是一個機會,一定要抓住。”
會見中,布熱津斯基表示美國重視中美關系,認為“中國在美國的全球政策中居中心地位”,“中美在共同反對全球霸權和地區霸權方面有共同利益,這種并行不悖的利益是最根本的和長久不變的”。他向鄧小平轉達了卡特總統的口信:美國將接受中國的建交三原則,即在美臺關系上,采取行動斷交、撤軍、廢約。以“日本方式”實現中美關系正常化。
小平同志微笑著回答:如果卡特總統下了決心,關系正常化是容易解決的。關鍵是下不下決心。布熱津斯基連忙說,卡特總統已經下決心了,總統準備承擔其國內的責任。
鄧小平說:“正常化與不正常化不一樣。現在中美貿易是4億美元,到本世紀,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時,不知要增加多少倍。問題是要下決心,下了決心事情就好辦。”
布熱津斯基急不可待地重申:“卡特總統確實已下決心了。”布熱津斯基提出雙方就建交問題開始談判。為避免國內反對派節外生枝,美方希望談判絕對保密。他承認“在華盛頓保密條件很差”,連白宮、國務院、國防部都不能保證不泄露。布熱津斯基提議在北京談。鄧小平笑著回答:“哦,我們這邊保密不存在問題。”
7月5日,中美雙方舉行第一輪談判。卡特指定美方聯絡處主任伍德科克和副主任芮效儉參加談判。中方是黃華外長、章文晉副外長等。美方提出了談判的時間表:12月15日達成協議,1979年1月1日發表建交公報。
我成為中美建交談判的唯一翻譯,既為中方翻,也為美方翻,在進入公報措詞談判時,還擔任了公報的筆譯、打字等工作,由翻譯室一位專家定稿,為了保密,筆譯只限我和專家兩人。
頭四輪談判,由于中美雙方談判策略不同,沒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美方提出四個議題,一個一個談,如:建交后,美在臺存在的性質;正常化時美方的聲明;正常化后美臺商務關系,以及建交公報的格式等。這種談判方式是本末倒置,在建交的大原則沒有達成一致的情況下,談具體問題是毫無意義的。因此黃華外長不得不一再申明,只有美方對中方提出的建交三原則做出明確響應才能考慮其他問題。談了四輪,雙方仍不知對方的底牌。
也許美方內部需要“統一思想”,調整談判方針,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消息。我以為這事又“黃”了。
鄧小平時刻關注著中美建交談判的過程。12月13日,他顯然覺得到了該他親自出馬的時候了。他讓外交部約見伍德科克。
外交部領導意識到這是最后敲定建交公報的時刻,通知翻譯室派一位專家和我一起帶著手提打字機到人民大會堂福建廳,以便當場把公報的英文稿敲定下來。
新草案實際已經過雙方討論,只是“廢約”的措詞改為“終止”,所以中文翻譯基本上是現成的。小平同志看了之后表示同意,但建議加上《上海公報》中有關反對霸權主義的一段,以“加重公報的份量”。對于“廢約”改為“終止”,小平也表示可以同意,但必須明確一點:美方在1979年條約有效期的最后一年內,不要向臺灣出售武器。對美方邀請中國領導人訪美,小平回答說:“雖然我是副總理,但我很愿意出訪美國。”
12月14日,伍德科克緊急約見鄧小平,轉達了美方同意重申反霸條款的建議,在公報草案中加進了這一段,交中方認可。
伍德科克還說,美方考慮了一下,在12月15日達成協議和1月1日宣布之間還有兩個星期的時間,夜長夢多,萬一走漏風聲,就可能前功盡棄。因此美方建議提前到12月15日晚9時(美國東部時間),美國電視黃金時段,北京時間12月16日上午10時,雙方領導人同時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美中建交。
這當然對我們沒有困難,小平同志爽快地同意了。
宣布前夕,12月15日下午,伍德科克又要求見鄧小平。已到最后時刻,有什么緊急事呢?我們心里都在“打鼓”。伍德科克進入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時,表情凝重,仿佛遇到了大問題。他坐定后,第一句話是“奉總統指示,要向中方澄清一個問題”。接著他說,1979年一年不向臺灣出售武器,并不意味以后也不出售。美方不會主動講此事,但若有記者問,總統將不得不說明這一點。
鄧小平反問:“難道正常化只管一年?”
對方無以對答。此刻大廳里一片寂靜,空氣仿佛凝結了。鄧小平用火柴盒輕輕敲打茶幾,仿佛要強調他說的話:“美國在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上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但要是繼續賣武器給臺灣的話,只會在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上設置障礙,最終可能導致武力解決。在中國和平統一方面,美國可以起相當的作用,至少不要起相反的作用。”他明確表示,如果卡特總統公開聲明要繼續向臺灣出售武器,中方不會同意,也要立即表態。
“這件事怎么辦?就這樣算了?”鄧小平眼睛盯著伍德科克問。伍德科克頓時臉漲得通紅,不知如何回答好。其實他本人是主張早日同中國關系正常化的,不贊成在這最后一刻提出如此充滿爭議的要求。
最后,鄧小平說:“我看這樣吧,我們還是15日宣布,先避開不談。但這事情沒完,以后還要再談。”
中美雙方在座人員都長吁了一口氣,伍德科克臉上露出了笑容,趕緊說:“好,好,謝謝副總理先生,我立即報告總統。”
12月16日北京時間上午10點,華國鋒主席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中美建交。
(摘自《我的外交生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