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鋒
甘肅省隴西縣文峰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藥房,甘肅 隴西 48100
香砂六君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療效觀察
陳睿鋒
甘肅省隴西縣文峰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藥房,甘肅 隴西 48100
目的探討香砂六君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臨床效果。方法選取該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胃輕癱患者140例,以隨機抽樣方法分為對照組(70例)和試驗組(70例),分別給予西醫常規藥物療法和香砂六君丸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水平等。結果試驗組患者近期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胃腸激素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試驗組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相較于西醫常規藥物治療,香砂六君丸用于糖尿病胃輕癱治療有助于緩解胃部癥狀,改善排空功能,降低胃腸激素水平,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香砂六君丸;糖尿病胃輕癱;療效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飲食習慣改變,糖尿病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1];而胃輕癱是糖尿病常見消化系統并發癥之一,常表現為胃腸蠕動降低和胃部排空功能障礙[2]。目前常規西醫藥物治療糖尿病胃輕癱效果不佳,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為探討香砂六君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臨床效果。該次研究選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胃輕癱患者140例,分別給予西醫常規藥物療法和香砂六君丸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水平等,探討香砂六君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臨床效果。
1.1 臨床資料
選取該院消化科收治的糖尿病胃輕癱患者140例,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1999年糖尿病防治指南和《中醫內科學》診斷標準[3-4],并排除消化道潰瘍及惡性腫瘤者。入選患者以隨機抽樣方法分為對照組(70例)和試驗組(7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37例,年齡52~75歲,平均年齡為(57.26±6.32)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為(7.10±1.21)年;試驗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36例,年齡50~77歲,平均年齡為(57.20±6.30)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為(7.15±1.2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西醫常規藥物治療,包括多潘立酮(10 mg/次,1次/d)和莫沙必利(5 mg/次,1次/d);試驗組患者則采用香砂六君丸治療,12丸/次,3次/d;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均為4周。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4周采用放射免疫法行血清胃腸激素(胃動素和胃泌素)水平測定,即抽取靜脈血5~10 mL,3500 r/min離心吸取血清,放置于-80℃冰箱保存。
1.4 療效判定標準[4]
①顯效,癥狀體征消失或明顯緩解,胃排空時間恢復正常;②有效,癥狀體征有所緩解,胃排空時間較治療前縮短;③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1.5 統計方法
數據錄入分析軟件采用Epidata 3.01和SPSS19.0;統計學方法選擇t檢驗和χ2檢驗。
2.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試驗組患者近期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胃腸激素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試驗組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水平比較(±s)
組別例數胃動素胃泌素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試驗組70 70 517.46±88.92 515.26±88.57 453.20±75.38 370.94±66.12 153.26±31.52 152.84±31.44 135.49±28.30 91.46±20.71
胃輕癱患者是一種非機械梗阻性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以惡心嘔吐、胃脹及上腹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糖尿病胃輕癱發病機制已被證實與機體植物神經功能嚴重失調有關。祖國傳統醫學認為糖尿病胃輕癱屬“痞滿、胃緩”范疇,多因消渴久損素體,血瘀氣滯,脾胃失營,濕濁阻塞,胃滿內蘊所致;故治應以合胃健脾,祛濕降逆為主。香砂六君丸方劑組成中白術益脾潤腸,木香消積利氣,人參補中溫甘,砂仁補氣醒脾,陳皮降氣消滯,半夏止嘔燥濕,而灸甘草則可調和諸藥以奏合胃益氣,健脾消積之效。
該次研究結果中,試驗組患者近期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中醫治療糖尿病胃輕癱在改善癥狀體征,提高胃部排空功能;兩組患者治療后胃腸激素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試驗組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香砂六君丸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胃輕癱患者胃腸激素水平,這可能是其加快胃腸運動,促進胃部排空功能主要機制。
綜上所述,相較于西醫常規藥物治療,香砂六君丸用于糖尿病胃輕癱治療有助于緩解胃部癥狀,改善排空功能,降低胃腸激素水平,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1]劉云,孫巖,薛綺萍,等.糖尿病胃輕癱的診斷及發病機制[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7,15(3):290-293.
[2]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編寫組.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7.
[3]周仲瑛.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198-199.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41.
R587.1
A
1672-4062(2014)07(a)-0011-01
2014-04-08)
陳睿鋒(1971.10-),男,主管中藥師,大專學歷。